基于传承与发展的红色文化的理性挖掘

2020-01-02 18:19张伟程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革命红色文化

张伟,程莹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53140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渊源。时至今日,红色文化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价值。

1 红色文化的渊源

1.1 红色文化蕴含“美好”“信仰”和“革命”因子

“文化基因”和“生物基因”有着相似之处,都关乎生命兴亡,可复制,也可能变异。生物基因关乎生命传递,文化基因则关乎中华文明延续更直接影响生命价值。因此,坚守红色基因,深挖红色文化渊源,构建红色文化的现代话语权是红色文化研究的重要命题[1]。

“红色”在中华文明中占据重要位置,古代先民把“红色”当作太阳图腾的标记。他们认为“红色”代表吉祥和喜庆,代表激情和斗志,能给族人带来好运和幸福。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在颜色运动中,红色运动就是红色革命,其首要属性就是革命性。近代中国,无数先烈为了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解放甘洒热血,支持他们无惧无畏,舍生忘死的是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为中国的伟大复兴和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红色”信仰。20世纪初,中国革命运动出现了“红旗”“红军”“红色武装”“红色政权”等一系列新符号、新词汇。从此,“红色”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标识,逐步成为当代最具褒义的词汇。红色文化是建立在革命文化基础之上又超越革命文化的新文化形态。相比于其他的革命文化,它不仅要革除旧制度,而且更注新新世界重建。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民众的优良品格,饱含着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是中国人民用最淳朴的符号对革命和社会建设时期先进文化的称呼。步入新时代,红色文化更应踏准时代节拍,充分展示自身价值优势,传承好中华精神,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

1.2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耦合的历史产物。

1.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红色文化提供了孕育沃土和精神底蕴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中国传统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源泉,离开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就成为无本之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2]”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根植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是世界上唯一发展至今、没有中断的古文明。五千年来光辉灿烂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厚重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特别是有东方“空想社会主义”之称的儒家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其主张的“民本思想”,其提出的“修己安人”“厚德载物、兼收并蓄”“勤俭廉政”“精忠爱国”等命题,追求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天下一统的思想等和谐社会因素勾勒出未来社会美好蓝图,表达出先民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这些精神经过长期传承,融入了人们的思想,刻入中华民族的骨髓,为红色文化提供了精神底蕴的同时,更成为人们在民族国家危亡时刻的行动准则。

1.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框定了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核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伟大纲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习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紧相连,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红色文化的理论基石。没有马克思主义,红色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同时指导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有效剔除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非理性成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精髓不断融合发展,进一步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坚持独立、崇尚自由的民族精神。这种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改造了的革命文化,就是“红色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检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莠,框定了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核,其合理的文化内核逐渐积淀为红色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指引。

2 红色文化的内核

红色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步凝练出鲜明的精神内核。

2.1 红色文化之基——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红色文化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基础。自古以来,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历史造就英雄。恩格斯说过,“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或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4]唯物史观始终坚持物质世界第一位,它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实践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引发了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决定政治属性和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唯物史观坚持从“非文化本体论”(即跳出文化看文化,把文化本身放到决定概念发展、变化的、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探索其内涵和外延)的角度探讨红色文化发展轨迹。它认为社会历史首先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劳动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是红色文化的创造阶级。正如马克思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一元论”是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根本逻辑起点,也是我们研究红色文化核心理念前提和基本理论经纬。基于此,对红色文化的思考,我们要真正坚持辩证的多维视野的基点,厘清红色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还原红色文化的经济、政治实践维度和以人民为核心的发展观点。

2.2 红色文化之源——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永葆党的先进性是红色文化不断发展、蝶变的源动力。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红色文化的产生提供可能性。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人民苦不堪言,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旋律,几千年来的爱国主义得到空前升华。中国人民上下求索,无数仁人志士奔走疾呼,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道路”问题。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才发生根本转变,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和解放全人类作为己任,把为劳苦大众谋福利为宗旨,自觉担负起民族独立之大任。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和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根本性胜利。红色文化的主体性和先进性也在此阶段逐步生成。

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谋求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征程,为红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践载体。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一场伟大的胜利,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渲染。但红色文化毕竟不是“空中楼阁”,其先进性在伟大实践中不断凝练、积淀。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文化的引领作用。他指出对于文化建设的认知要跳出一般工作的层面而被赋予理论高度和政治品格。“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的总方针。毛泽东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为中国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新方向。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八月失败后,毛泽东同志一篇《井冈山斗争》深刻全面阐述了革命受阻的原因,向中央提出了:“在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等建设性意见,字字珠真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阐述了革命定将走向成功、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鼓舞了红军的士气,终成旌旗遍山的大好革命形势。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强调:一支不重视文化的军队不可能打胜仗。我们之所以常打胜仗,是因为我党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德总司令带领的“握枪杆子的军队”,另一支是“鲁迅总司令”指挥的“拿笔杆子的文化军队”,而文化军队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持。

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走到哪里,文化宣传工作就做到哪里,党的理论就宣传到哪里;党的军队走到哪里,宣传版画、革命标语就写到哪里。也正是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那些干惯了农活的手,为什么能写出感人肺腑的诗篇;在那战火弥漫的年代,满身补丁的人为什么能创作出慷慨激昂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窑洞的煤油灯下,为什么也会催生不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巨著。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提供源动力。“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个有远大理想的政党必然具备先进的品质,一个有崇高追求的政党更显坚强有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最终建立新中国,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也正是秉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一初心,革命先辈才会有无产阶级革命理想信念高于一切的精神维度,才能孕育出红色文化经久不息的内动力。

2.3 红色文化之魂——实事求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没有实事求是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红色文化更无从谈起。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会促进革命的发展。1917年俄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更激发了全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0年,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等一同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一马当先,引万马奔腾”。北京党小组成立后,全国党小组势如雨后春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仅一年的时间就领导全国罢工180多次,进而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启北伐之征,国内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边区政府建立“三三制”政权,团结了抗日力量,激发了各阶层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大义,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国共开启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抗日,消灭和牵制大量日伪军,对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脱离“实事求是”路线,要付出血的代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革命带来很大的危害,他们否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极力推行“城市中心论”,无视实力悬殊,命令中央红军进攻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大城市;毫无统一战线意识,武断地认为国民党各派和中间派都是“最危险的敌人”,把革命重心放在打击妥协的反革命派上,致使中国革命力量严重受损。四年间,革命力量和根据地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直至1935年1月,“遵义会议”适时顺应客观形势发展变化进行党内调整,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中国革命才重回正途。毛泽东同志曾批判“左”倾冒险主义,他说: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6]。

这些历史剪影是红色文化发展的时空坐标。史实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党的革命事业才会一步步走向胜利。以“实事求是”为灵魂的红色文化,并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相反,它会在新时代闪现出了更为璀璨光芒。

3 红色文化的特征

丰富内核必然孕育出鲜明的特性。红色文化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它将物质、制度和精神融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革命性和先进性。

3.1 人民性——红色文化的根本特征

一种文化只有成为大多数个体的文化,才会让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此中,才会成为人民的文化;一种文化只有为人民服务,才会充满勃勃生机。这种人民性正是红色文化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落脚点。

一是红色文化由人民群众创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人民群众始终把握着历史变迁的脉搏,始终是红色文化缔造阶级,始终是红色文化的传播力量。正如毛泽东曾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脑中反映的产物。文艺创作的源泉只能是生活、是工农大众的革命和劳动实践。一旦离开人民,红色文化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群众路线”,获得多数阶层的支持和拥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所有支持世界范围的内的所有爱国分子,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统一战线。最终打赢了“八年抗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红色文化作为人民群众创造的、推动革命不断胜利的精神食粮功不可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广大文艺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再次把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作为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红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红色文化的发展始终体现“人民创造”的内在要求,真正实现红色文化的人民性自觉。

二是红色文化要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要认清文化为谁服务的问题,并把它提高到阶级斗争和政治立场的高度。战争年代红色文化作为宣扬革命斗争精神的正能量,帮助广大劳动人民群摆脱封建思想禁锢、众划清敌友,启迪劳苦大众精神层面的新觉醒。红色文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群众之于文化的主体地位,有效推动了思想解放和人格独立,实现了从文化客体向文化主体以及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向文化主动创造者的身份和角色的历史性转换。

习近平同志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文化工作的指明灯。他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二为”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坚定国民信心、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新形势下,我们更要理直气壮地践行红色文化的人民性,发挥好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2008年开始,国内革命纪念馆、历史伟人故居、革命历史遗址等景区逐步实施免费开放。作为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承载了历史,记录了伟大,时刻警醒国民铭记过去,不忘英雄,是弘扬民族精神和开展爱国主义的优质资源。这些革命历史景点面向全国人民免费开放,为人民群众接受精神洗礼和革命文化教育拓展了平台,直接体现了物质红色文化服务人民的宗旨。

3.2 政治性——红色文化之首要特征

列宁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都直接反映出统治阶级的政治使命,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习近平同志说: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红色文化产生之初就旗帜鲜明地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划清“朋友”和“敌人”,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上,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不同阶段的任务。正如《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多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中国共产党依靠武装力量和“文化部队”的相互配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同国民党的反动文化、帝国主义的奴役文化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文化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中,红色文化不断深化拓展精神内核,有效推动了各阶层的思想改造运动以及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运动,为新生红色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红色文化的政治属性并没有消退,反更凸显。红色文化逐步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其政治属性再一次泾渭分明的划出了真命题和伪科学,强有力的抵制了各种反马克思、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各种错误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扫清了思想障碍。

鲜明的政治性让红色文化成为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重要思想保障。90多年的发展,红色文化俨然已成为社会生活、政治活动的“精神指示牌”,在每一次社会变革中充当着不可忽视地“政治风向标”。

3.3 革命性——红色文化之最鲜明特征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推翻统治阶级;也只有革命,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才能抛弃自己身上一切陈旧肮脏的东西。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显著区别恰恰在于铺就的革命底色。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红色文化作为体现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社会改革建设阶段的政治理想、政治价值和政治观点的文化形态,要上升为执政文化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必然要彻底摧毁各种形式的反动文化。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对抗性必然催生其鲜明的革命属性。但是与其他革命文化形态相比,红色文化不但要革落后陈旧制度和腐朽阶级的命,更重注破坏后的重新建设。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1934年,毛泽东进一步阐述文化必须要为革命斗争服务。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用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让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苏区文化建设解除了反动统治阶级压在工农群众身上的精神桎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培养了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意识,红色文化成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的精神支持。

4 结语

红色文化正是建立在革命文化基础上又超越革命文化的新文化形态。任何“着色”的文化名词都没有“革命”更能精确地反映红色文化的特征。越久远,越浑厚。红色文化作为承载光辉岁月的历史瑰宝理应在新时代发挥更耀眼的光芒。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仍需要红色文化凝练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已经不仅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惧无畏,而是要肩负起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使命,在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坚定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筑牢信念之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增强“四个自信”,淬炼思想之魂,全方位形成用“四个意识”导航,用“两个维护”律己的个体自觉。

猜你喜欢
革命红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