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盛名之下的焦灼与流连

2020-01-02 14:35阎小鹏
文学自由谈 2020年6期
关键词:莫言

□阎小鹏

时隔八年,莫言获诺奖之后的首部小说集《晚熟的人》(以下简称《晚》书)终于面世了。这是一个久违的消息,可谓十年磨一剑,王者又归来。说“归来”倒不准确,莫言诺奖加身后,得到中国读者的热烈追捧,这项前无古人的殊荣,也让莫言既风光又疲劳,我们时常看到他出席各类活动的身影,有时似乎也是“被出席”。网红异军突起,为了“吸睛”“吸粉”,那么多人无所不用其极,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莫言以其空前的荣誉和名分处世,自带流量的同时,纷扰和绑架在所难免。然而莫言仍能以淡定从容、内敛谨慎、朴素谦和的姿态与“主播”们共舞,可以想象他坚守自持的不易。简言之,作为一名作家,他获奖后的创作环境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差了。但是,莫言以五十七岁壮年获奖,读者毕竟会期待他继续写作。这一等竟是八年,未免有些让人着急。

《晚》书貌似厚重,仔细一看,实际是十二个短篇的堆积,创作时间集中在2012、2017、2020这三年。莫言当年可是以“快手”著称的,他一向自鸣得意的是自己的写作速度——《丰乳肥臀》写了八十多天,《生死疲劳》写了四十多天……如此神奇的创作速度堪称奇迹,连素有“鬼才”之称的贾平凹也不能比。作为一名以长篇见长,以文体革新著称,以高产为荣的大家,莫言获奖后八年时间漫不经心写出十二个短篇,已经见其荒疏与力不从心。

对于这本书,莫言说:“我希望读者能够从这本书里读到自己,读到微妙之处能会心一笑,感觉到仿佛在写我的故事。我也希望读者能够从这本书里读到他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人物,知晓世界上原来有人是这样生活的。我想,这是一个作家很高的追求。读者能够从作品中发现自我,又会发现与自我完全不一样的人物。”从这段含混啰嗦的话语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出,莫言对这本书是自信的,是满意的。莫言是为了宣传该书故做噱头,还是真以为自己写出了别样的人物和世界,不得而知。《晚熟的人》一书仍然是写乡土,写小人物,写对过去时代的回忆,但这些人和事,委实如同残存在其记忆深处的故事,陈旧的时代烙印,煞有介事的讲述,突如其来的大反转后卒章显志戛然而止,除了标志性的莫言腔调,其余实在乏善可陈。

莫言早期的中短篇其实是非常出色的,他的《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白棉花》《司令的女人》《倒立》等作品,或壮丽绚烂、朴野有致,或沉重阴郁、凄美压抑,总显得宽广深厚,语言节制,收放自如,既有随性所至、天马行空的洒脱,又有因缘附会,随物赋形的沉着,堪称不可多得的佳作。但是,莫言的声名和光环主要来自于长篇,特别是在《丰乳肥臀》等鸿篇巨制之后,进入长篇创作的莫言从此开启了他混沌磅礴、汪洋恣肆的艺术境界,也开始了他冗长拖沓的弊病。他的长篇充斥太多的繁复混杂、粗糙又密集的细节构成,早期短篇中形成的精密架构和传神刻画渐渐令其不屑。针对这些问题,李建军、王干、郜元宝等人曾在早年提出过尖锐批评,为此莫言在《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一文中曾不无愠怒地说: “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一伟大文体的尊严”,“我的长篇小说《檀香刑》,是一部悲悯之书……那些别有用心地把作品中的人物心态和作者的心态混淆起来的人,那些自己不动脑子、拾人牙慧、鹦鹉学舌的人,不可能理解它。这些人不仅不可能理解我的《檀香刑》,也不可能理解我的《丰乳肥臀》、《酒国》、《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长篇小说不可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少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我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么写。”——何其固执,令人生畏。此后莫言变本加厉地“这么写了”,他坚持了自己的长度、密度,却放弃了写作的难度。这一点邵燕君早有详细论述,不再重复。

如今,文满乾坤的莫言,经历了八年沉默,仍然沉迷于煞有介事、猎奇涉险、自以为是、自觉庄严的主观臆造。

二十万言的集子,大体写的是一些执着的忍辱者、诡异的边缘人、多舛的冒险者。《左镰》讲的是田奎的悲苦命运,他从一名少不更事的愣头青,成长为坚毅隐忍的沧桑看惯的成年人,他成长的代价便是因少年时戏耍欺负了同村智障男孩而被父亲砍去了右臂。失却右臂的他,只能用左镰劳动,而为他打制左镰的,便是远近闻名的铁匠父子。《左镰》的故事突兀而抽象,没有连贯的情节和浑然的人物关系,只是一尊尊背影。他们各行其是,背对读者而立。作者对铁匠的描写和歌颂热情似火,对田奎的隐忍苟活却漠然视之。田奎少年失臂,苦难生活的磨砺让他不怕吃苦,不惧蛇虫,也不拒与连克二夫的欢子成婚。他对一切厄运照单全收且满怀救赎之心。用莫言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写出一种“恩仇并泯的和谐状态”,实际上是匪夷所思的臆想。就算田奎的命运是一桩没来由的命运悲剧,作者对铁匠父子的礼赞与田奎的命运并行交织,但铁匠父子在小说中只是完成私人订制的资深手艺人。此二者在一个小短篇中共同呈现,在有限的篇幅内,进行生硬切换,又故意大量留白,一方面看出莫言的大胆,同时也体现出它的主观随意。小说可以多线并举,可以多重解读,也可以无因无果无解,但叙事不能没有基本的艺术逻辑。

《晚熟的人》《斗士》《红唇绿嘴》都是写一些乡间的另类人。这些作品的主人公确实具有相当的典型性。蒋二之类的投机者,在时代变幻的浪潮中傻人有傻福,从当年连保有自己姓名的权利都不具备的边缘人,一变而为富甲一方的老板。《斗士》写的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凶残的弱者。《红唇绿嘴》写的是一个醉心革命的流氓无产者的曲折命运,他曾经冠冕堂皇锲而不舍地追求既得利益,而在互联网时代,却摇身变为道貌岸然的民间维权者,成为无孔不入的谣言贩卖者。说实话,在基层民间,投机者、钉子户、上访户的故事远比小说生动。莫言自诩“以老百姓的身份写作”的民间立场,其实他对这些人已经非常隔膜了。和许多作家对市场经济商业腐败的揭露一样,莫言总是在一星半点传闻和经历的启发下,在直觉的支配下,按图索骥大搞细节造假。他常常使出早年铺陈叙事及大肆渲染、夸张变形和反讽的手法,在人物形象刻画上却极其粗疏。

莫言自称《晚》书都是有原型的,只是这些原型已经与作品人物差距很大,可以说“毫不相干”。莫言对他过往生活中的人和事念念不忘,时间久了就想写出来,但他写出来的这些人与“这一个”相差甚远。旧时人物还是旧时模样,这些作品如果不看创作年代,不注意一些时代特征的细节描写,往往让人觉得是二三十年前的旧作。莫言向来不以社会历史批判为目标,正如当年写《红高粱》一样,他没有复述和重温抗战历史的冲动,他关心的是战争的人性面貌,而不是历史面貌。他写出了个性自由、豪侠不羁的生命意志,人物便成为这种现代价值观念的美学载体,莫言由此独树一帜并大放异彩。如今,功成名就的莫言,放低或放弃了他早年一味张扬的艺术冒险,同时又缺少平心静气细工慢活的现实主义功力,这使他的作品常常出现概念大于形象的弊病。《晚》书的诸多篇什暴露了他的缺陷,而自己却仍然自信满满,在作品之外絮叨这一些不相干的追求和宏愿,但是作品却相形见绌。他说:“整本书的气息是没有断掉的,视角基本上是统一的,尽管有些作品完成得比较早,但读起来还是能够一以贯之,并不像一个作家在两个时期写的两种作品。”恰恰相反,书中很多篇什总有一种旧货翻新和硬炒冷饭的嫌疑。《地主的眼神》《红唇绿嘴》《等待摩西》《晚熟的人》等作品,短短的篇幅往往有巨大的时空转换,写旧时故事真实生动,写当前生活和新兴事物却空洞虚假,凭空想象。比如对商业投机和网络炒作等描写,就非常缺少真实感和艺术性,原因就是莫言对这些东西大概真是一知半解,写出来的东西自我陶醉,实际上离生活很远,或者落后于生活。对此,莫言浑然不察。

《晚》书还有一类作品是描写那些寄生的假知识分子。《诗人金希普》《表弟宁赛叶》写的是两个醉心写作又志大才疏不务正业一事无成的文学“受害者”。此二人一个沦为骗子,一个变为偏执狂。这类人同样非常典型,生活中不乏其人。但这两个假诗人,形象干瘪平板、乖张怪异,令人生厌。这些因自身性格、经历和环境原因不断堕落又自命不凡的人,往往具有复杂性、多面性,令人憎恶又值得怜悯,看似偏执、荒诞又情有可原。莫言对复杂人性的开掘没有耐心,无休止的反讽、嘲弄,把两个人都写成了恶人、小丑,失去艺术价值和典型意义。表弟宁赛叶后期与“我”进行蛮不讲理的争吵和抬杠,毫无是非之辨和羞耻之心,活脱脱一个变态无赖的形象。写这样的无聊人,也是无聊至极。前些年,铁凝写过一个短篇《阿拉伯树胶》,讽刺的便是一个钟情艺术又懒于实践却自命不凡的画家,落魄之后仍念念不忘贩卖他多年前先人一步知道的关于阿拉伯树胶功效这一常识,殊不知,随着技术进步,阿拉伯树胶早被其他材料替代,不再是什么前卫的美术材料。读之令人捧腹,又哀其不幸,叹其不争。而莫言写这些小人物,总是把他们的丑,彻彻底底撕开来,撕开来又不认真讲故事,硬植一些丑行恶德,让人物丧失了该有的典型性与丰富性。这时候的莫言,恰似那个知道“阿拉伯树胶”的青年,他所讲述和试图揭示的一些东西,实际上已经很陈旧,很乏味。

值得称道的应该是《贼指花》。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一帮所谓作家,一群红男绿女,萍水相逢,互行渔猎,尔虞我诈,待时过境迁,当年一些传奇秘事渐渐浮出水面,而早年一桩失窃案的嫌疑人却指向当年高大英武正直勇敢众女追捧的武英杰,也或许指向无辜的“我”。故事扑朔迷离,人物香辣生艳,可读性很强。

如此看来,莫言八年沉默,渐生“野人怀乡,小草恋山”的自然情愫。他怀念成就他的“高密东北乡”这一个人创作的富矿。出身微寒历经苦难的莫言,仍然不忘本不忘根,他有继续书写高密东北乡的执着愿望和宏大愿景,但目前看来,他已丧失了早年激情书写立地成文不拘一格的才情和精力,于是有些焦灼。从《晚》书来看,他现在熟悉的不再是高密东北乡的小人物,而是上流社会和中产阶层,但在这种焦灼之后,又缺少贾平凹那样大隐隐于世的沉着与坚定,也缺少汉语写作的深厚功底与艺术修养、禀赋,所以一旦落笔,竟是这般捉襟见肘。

同时,莫言又有一股强烈的自信和偏执。他多次引用《圣经》中的那句“我是唯一一个逃出来给你送信的人”,同时说:“我说它是黑的就是黑的,我说它是白的它就是白的,作家也好,导演也好,应该有这种开天辟地的勇气,持这种唯一的报信的勇气……我要按照我的想法来做,哪怕只有一个读者,我也要建立这种唯一向你报信的态度”,“诉说就是目的,诉说就是主题,诉说就是思想”。莫言类似的表达不绝如缕,他也践行了自说自话的一贯主张。如果他对读者的反应依旧充耳不闻,坚持“我就这样写”,终将会离读者越来越远。当然,以莫言的声望,实现畅销依然问题不大。

猜你喜欢
莫言
过去的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爱如莫言
莫言对话白岩松——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军旅雅士
一点儿都不“丑”
莫言与鸟叔的关系
莫言:虚伪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