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梅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肩负着在“大计”中为国家和党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什么人”是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艺术院校更应该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按照文化繁荣、后继有人的要求,从解决“首要问题”的根本举措着手,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协同发力,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教育部于2018年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明文规定:本科生必修的五门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专科生必修的三门思政课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此外,各高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关选修课程。
高校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艺术院校德艺双馨、崇德尚艺的文艺人才培养主渠道,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文艺观、艺术观的主阵地,是弘扬中国精神,彰显文艺精神的主课堂[1]。
思政课经常先入为主地给人以说教、强迫的印象,怎样才能理直气壮呢?那就要求思政课在回答深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上下功夫,以彻底的理论不回避、以透彻的学理性分析善回应,用真理的强大力量说服并引导学生,将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营养丰富”,甚至要“美味可口”“回味无穷”,展现思政课的理论魅力和逻辑美感。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色之一,而课程作为育人的最基本单元,必须协同发力。在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阵地和主渠道的基础上,各门课程都要守好渠、种好田,形成多门类、多角度、多功能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较好地回应了这一要求。
“课程思政”从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有效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成为了重中之重。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明晰了其他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和使命。各门课程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舞台,更是价值引领的阵地,所蕴含的育人功能都应挖掘出来,使课程都成为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在课程整体设计上应更加注重切入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主观能动地挖掘思政元素,明确知识点所能够延伸的思政基因。任课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寻找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政元素切入点,把握恰当的时机的“植入”点。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育人作用的发挥,并不像思政课程一样显性直接,而是更加隐性间接,在和风细雨中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思政课程“一枝独秀”显然不行。“一花独放不是春,春色满园才是春”。如何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春色满园”?全体高校教师都要树立“课程思政”意识,践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在各自课程教学中能主观能动地挖掘思政德育元素,系统有机地渗入课堂教学中,全体教师、全方位、全过程实施思想价值引领,营造浓郁的氛围,有效而丰富地构筑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平台。在此基础上,要努力构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心圆,使二者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即思想价值内容为专业知识教学增加深度和力度,专业知识教学为思想价值引领提供载体和渠道。
艺术的永恒价值是追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心灵经受洗礼,进而去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人格的美。戏比天大,德如地厚。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而言,立德是最高境界,对于艺术生更是要通过学习明大德、立大德,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院校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教学中尤其要引导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积极主动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艺术表现更好地展现中国道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因此艺术院校的思政教育既要以理服人,启人以大德;又要以情感人,引人以大美。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第一主课,思政课要练好“内功”,要积极发挥对其他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突出理论色彩,增强以艺说理的本领,引导大学生站在理论高度思考问题,提升理论素养,为大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进而达至艺术的高峰打基础、做铺垫。思政课教师要精准把切社会的思想动脉和学生的所思所想,增强“迎着问题讲”的实力和底气,能够说出实际背后的“道道”、分析清问题中间的逻辑,避免在教学中由概念而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枯燥,让学生体悟到“有学”“有道”的思政课,进而承担在“大合唱”中“领唱”的角色,以知启德、以学弘道,让艺术生在深度、广度、高度、温度中感受到什么是“大德”,明晰什么是“大我”,感悟到什么是“大美”。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对的?马克思主义运用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追溯人类的起源,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密码,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共产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人类发展的最终社会形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和全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武器第一次站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现未来的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方法,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校思政课教学,就是要让同学们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真理性,并通过中国发展的成就和实践,使他们更加认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真理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什么社会主义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思政课的阐释不能浅薄化,要从追溯“社会主义”一词的本源讲起,厘清这个舶来词是如何在西风东渐的过程中传入中国的。要从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角度讲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什么关系,两者不是截然对立的,按照哲学的观点,社会主义“新事物”是对资本主义“旧事物”的扬弃,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要发扬,落后的私有制要抛弃,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这样的“新事物”才更好,要在对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让学生明晰社会主义的好。在此基础上讲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为什么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到“和谐”,再到“美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制度方面有哪些特色?优越性在哪里?政治制度方面有哪些特色?优越性在哪里?在文化制度方面有哪些特色?优越性在哪里?在社会管理制度方面有哪些特色?优越性在哪里?在生态文明制度方面有哪些特色?优越性在哪里?用学理性的链条把要讲的东西融会贯通,学生听到的就不再是空洞的教条,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从学理中增加认同感。
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留给我们的三大法宝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论证过程中必须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在历史中回顾党的领导机理。在旧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情形下,中国共产党从众多党派中脱颖而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确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并且为之坚持不懈,勇敢斗争,带领中国人民从黑暗中崛起,不沉沦不气馁,历经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人们头上太久的“三座大山”,站起来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曾断言,新中国不出三年将会被拖乱拖跨。然而实践铿锵有力地证明了共产党不但能打天下,同样也能坐天下。凭借着勇敢担当,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攻坚克难,“万丈高楼平地起”,敢叫日月换新颜。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有力地驳斥了种种疑问。环顾古今,对比中外,从来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坚守初心,几十年矢志不渝地为人民的利益而持续奋斗。为此,时年19岁的中共党员曹火星同志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50年毛泽东同志亲自在“中国”前面加了一个“新”字。历史证明:在近代中国一百多个党派中为什么其他的党都相继沉沦了,这些政党中有的曾经比共产党成立之初强大的多,不言而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它不是自封的,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思政课是开展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铸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在青少年“三观”形塑期立心铸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毛泽东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思政课是强健精神的重要课程,其核心任务和主要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理性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不同的大学思政课程,阐明的道理可能不同,但都要服从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大道理,要给大学生以科学化、规律化、系统化的教育引导,契合大学生成长过程的迫切需求。明白了这样一个大道理,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才能把一个个小道理讲清楚。课堂上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不同领域道德规范的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从人的社会性这一本质属性出发,围绕“利益”这一核心问题,讲清楚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其核心就是体现了多数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所以能够形成最大公约数,所以称为了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个体来说,无论是在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的成长,还是在知法、用法、守法、尊法方面的进步,其实质都是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公共利益的关系问题。思政课在阐证道理时要能够很好关切学生实实在在的各种心头之惑,才能发挥好育心铸魂的作用。
专业课与思政课从来不曾割裂,高校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高校应该形成课程门门讲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立德树人”氛围,不仅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精神成人。
情是最具感染力的思政元素,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感性存在。人是理性加感性的存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相互渗透,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感性载体,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打动人,只有超越狭隘个人主义情怀才能真正感染人。没有真情实感的人,没有家国大情怀的人,根本不可能以真情实感去感动人。人的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了解在资本逻辑下劳动人民苦难生活和为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矢志诉求;必须深入社会历史深处,深入研究党史、国史、民族史、世界史,以史为镜,从中把握历史发展之“大道”,体味人类追求自由与解放之“苦旅”;必须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了解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彰显出来的“精气神”,了解伟大的中国精神;必须深入社会实践,倾听社情民意,关注社会发展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为维护社会秩序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就是要使各门课程在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的基础上,凭借其特有的吸引力、感染力与影响力,把有“意义”的事情讲的“有意思”,把大哲理表达的生动易懂、娓娓动听,做到入情入理,入脑入心。
教育育人的对象是人,人文也是贯穿教育育人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各门专业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都应该贯穿人文情怀,用人文情怀来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用人文情怀来激励和打动学生,每位教师都做一名真实、真情、真心而有温度的老师。在专业课程中嵌入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文化场域,与历史人物、热点事件同呼吸、共命运,在不经意间生出同理心和沧桑感,用文学、艺术、诗歌、音乐、美术等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实现人类情感的直接抒发,以此来展示人类共通的情感,引入情感的力量。每位专业课教师都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用情怀来引领课堂,用情怀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最终实现个体与群体的知行合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同频共振,协同发力,在通“情”达“理”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思政课程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融入所有课程,使思想政治教育像阳光一样洒满学校,像春雨一样产生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构筑同心圆,要清醒认识到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效性无可替代,必须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不能弱化思政课程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程中整合、切入、嵌入或植入思政元素,不等同于思政课程。课程的推行并不能完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也无法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实践和价值体系,各门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中发挥辅助和补充作用。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思想政治工作像人生活中的盐一样融入教育中。
思政课教师与各专业学科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手拉手共同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共进的目标。每一门“课程思政”的课程教学团队配有1~2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的教师,课程负责人组织开展必要的研究活动,以团队力量深化对“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通过这种教师联盟的方式让专业课的教授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形成思政课程教学与多学科间有效互补的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