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020-01-02 10:09赵一鹏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科三农

赵一鹏

(信阳农林学院 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又一个重大战略。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为新时代农业高校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高等农业教育在现代“三农”发展中的作用与功能更加凸显,农业院校顺应新时代“三农”发展需求深化改革、主动变革也是理性选择和必由之路。

2019年,新农建设已奏响“三部曲”,“安吉共识”提出了新发展“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规划了实施新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三部曲”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新建设体系。新发展“四个面向”新理念,是推动我国农业强起来、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生态优起来的重要任务,也是主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四大使命”的时代要求[1]。因此,农业院校要以推进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分析研究现实问题,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服务“三农”实力。

1 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反复强调“三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培养“一懂两爱”农业人才,是地方农林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

1.1 传统思想偏见对农科专业生源质量的冲击

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农科专业和行业的社会认同不高, 多数考生和家长对农科专业存有偏见或轻视,直接影响了农业高校的生源质量。调查显示,农业高校特别是地方农业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超过80%,农业院校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农科录取靠调剂的问题依然突出。例如,某农业高校第一志愿报考录取的学生不足40%,在其57个专业中有50%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不足30%;该校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农学、农业机械化等特色主干专业录取分数线远低于会计学等热门专业[2]。在地方农业院校,专业“三低一高”(第一志愿报考率、录取调剂率、开学报到率低,申请转专业学生比率高)的现象非常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院校专业优势的发挥,直接削弱了培养“知农爱农为农”农业人才的源动力。从学生家长到学生,学农、爱农、干农的意识不强。

1.2 大学生“嫌农”心理对学农为农认同的冲击

几乎所有家长和考生都非常关心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因此,他们基本上不会选择难以就业的学校或专业。农科专业“两头热两头凉”(政府关注热、行业需求热,社会认同凉、学生认同凉)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由于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喜欢农科专业,造成了学生知农爱农的认同感不强、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出现为文凭而学的现象,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农业科技发展和现代农业形势缺乏了解和认识, 认为学农干农不能实现“离乡进城、离田进厂”的就业梦想。“学农爱农干农”的意愿不强、思想不稳、动力不足,是制约“一懂两爱”农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也是面向基层择业、扎根“三农”就业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据信阳农林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显示,升学深造的比例高达33.53%,到“国家基层项目和地方基层项目”两类就业的比例分别为0.58%和 0.44%,其中茶学、林学、园艺、植物保护、水产养殖等优势专业毕业生到“地方基层项目”就业的比例为0。例如,某县林业局为林学专业预留了3个在编职位,经过多次努力,仍然没有毕业生选择到那里工作。

1.3 择业就业观念对学农干农信念的冲击

实施乡村振兴急需大批“一懂两爱”农业技术人才,这也为农业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关资料显示,2016年全国农村应用型人才总量达1900万人,但到乡村就业的比例不足5%。目前农业高校毕业生“离农”择业、“脱农”就业的观念普遍存在,由此带来了“三农”行业企业招人难和毕业生因“离农脱农”而就业难的“两难”局面。就业后所学非所用的专业对口率在农学专业毕业生中曾明显下降,专业毕业生集中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居高不下,难以发挥专业特长去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院校毕业生面向“三农”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更为艰难。调查显示,园艺专业的毕业生中有56.90%的学生认为 “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有29.29%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一般”,毕业生就业的忧患意识普遍存在,且仅有1.67%毕业生愿意到“乡村”工作[4]。目前,农业院校毕业学生中,盲目追求工作环境、期盼稳定福利待遇、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等惯性思维普遍存在,导致其择业缺乏理性、就业缺乏竞争、从业缺乏实力,与家庭及本人所期待的就业定位落差很大,这就带来了就业难、工作差的连锁反应,继而引发专业“三低一高”现象的恶性循环。

1.4 培养模式的滞后对农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活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关键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一懂两爱”情怀,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业人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围绕行业办专业、服务产业建课程、立足生产搞实训,农学、植保、园艺、林学、水产养殖等专业虽实现了培养规模“量”的巨变,但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质”的改变。现有专业发展模式固化、人才培养模式老化、实践技能培养弱化,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知识综合化、素质多元化、能力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滞后的问题非常突出。人才培养过程中,链接产业不紧、衔接生产不紧、对接岗位不紧的培养模式,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市场需求与培养目标符合度不高的问题。现有专业体系中,专业结构相对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强的局面,与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人才需求差距很大,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新型“三农”人才的期盼相差很远。

2 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

针对农业高校的现状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新农科“四个面向”的建设理念及一系列举措,从学科专业重设、人才培养模式重建、发展机制重构等方面指明了改革方向。新“三部曲”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给涉农高校的回信精神设计了蓝图、规划了路径、制定了措施。

2.1 在制度设计上加强对农科专业学生学农爱农的激励引导

针对专业的特殊性和现实需求的紧迫性,政府应该结合新农科建设及“一懂两爱”农业工作队伍建设的实际,制定涉农专业发展和农科人才培养的相关激励政策,建立农科学生加分录取、减免学费、定向就业等激励政策,从制度层面激励学生学农爱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等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三农”人才。随着科技进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农”发展与农业高校共建共享的空间更大,互利共赢的关系更密切。要从政策上要引导涉农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意识,支持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农村经济实体等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一懂两爱”农业人才搭建产业平台。

2.2 在发展措施上加大对农业院校的扶持力度

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培训“三农”工作队伍的主阵地,是输送“一懂两爱”农业人才的主渠道。政府要通过政策引领、经费投入、项目支持等措施加大对地方农业高校的扶持力度。在高等教育专项建设资金、卓越农林人才计划2.0、新农科建设等方面,给予地方农业院校更多的支持帮扶。例如,增加学生生均拨款,缓解农业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通过提高大学生资助力度、延长贷款还款期限、建立大学生“三农”就业扶持基金等激发学生学农为农的热情。

2.3 在专业建设上加快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现代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上的第一产业概念,而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站在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转型发展的高度,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加快新专业建设步伐,不断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和质量。要改变专业设置“界限分明”“跨界不大”的现状,把信息技术、设施工程、农业物联网技术、智慧农业等新技术新知识用来改造专业、提升专业内涵,通过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实现新提出的多学科交叉、理工农融合、跨专业学习、复合型培养等建设目标,为培养掌握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三农”新型人才提供支撑。

3 地方农业院校推进新农科建设的对策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高校殷切希望,也是农业院校在新农科建设中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要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技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加强建设。

3.1 围绕新农科标准推进专业建设

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高等农业院校要把握农业发展的新形势,立足“三农”建设的新实际,发挥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龙头作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新农科建设及教育质量新标准,以“三农”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做强优势特色专业,探索跨学院跨学科增设新兴涉农专业的模式。加快传统专业改造升级,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推进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协同联动,面向区域性共建共享实践就业基地,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

3.2 面向新农业需求创新人才培模式

我国农业发展也从传统农业、机械化农业、自动化农业为基础转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融合[5]。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也要紧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着力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多专业知识、具备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鼓励和支持毕业学子扎根农村、返乡创业,形成“回归乡村、再续乡情、再建乡村”的良好局面。对于当前农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一批职业农民,要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加快建设“一懂两爱”农业工作队伍提供支撑。

3.3 面向新产业发展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也是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发力点。在科技服务中要“顶天立地”,围绕“六个一”的目标,即“凝练一支队伍、融入一个企业、创立一个品牌、培育一批人才、引领一个产业、造富一方百姓”,协同搭建起产学研用一体的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人才团队,强化科技与产业的有效衔接[6]。农业院校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联合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方式,在支撑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示范园区、优势特色产业等农业产业发展中深化科技服务,在强化良种、机械、科技、信息、人才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集成中提升服务水平,在服务“三农”中培养培训新农科人才,不断提升支撑农业发展的能力。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农科三农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