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花青 孙信玲
所谓自组织视域下的教材(本文主要论及高中数学教材)重组,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在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对将要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以便培养学生自主地求取知识和组织知识,让学生在自组织的经历中自我设计、自我完善,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组织的能力。
在自组织理论观照下,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构建者、开发者。教材重组对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与开发,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功能,弥补教材编写上的不足,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和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无疑会受很多因素的调控,如课程文本、课程目标、教学对象、实施条件等,但所有的教学行为是由教师本人完成的,所以根本的因素还是教师自己,教师有着无限的空间。教师应将外在因素的调控转变为教师本人的自我调控。比如,对课程文本的自我组织,更好地实现数学的逻辑语言、文本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话语系统间的融合。教师的自组织对学生的自组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教师的自身成长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有较好的教学实施能力,也就是走专家型教师成长之路。教师由一名专业新手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不仅需要发展专业知识,更需要发展教学专业能力。全面理解教学内容是努力提高教学专业能力的一个基本前提,教材重组不仅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外部的引领、组织与合作,但具体到个体的改变却是自内而外按自我的意愿进行的,是对外在影响的个人塑造。教师要做的是通过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自适应、自设计、自改造、自批判、自教育、自完善。一方面,学生的大脑具有自组织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关系具有自组织的能力。从知识结构角度上看,数学知识既是离散的,又是连续的。编写教材时由于各种因素使得知识碎片化,使学生不能完整认识知识结构。我们对教材进行重组,可以将离散的数学知识变成连续的知识链,使学生能从整体把握数学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看待数学问题,内化学习内容,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知识像树木生长一样,由主干延伸构建合理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抽取和综合应用,促进学生自组织的有序生长。
当前普通高中正在面临以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为代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标将数学素养作为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强调数学课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自组织系统理论,改进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自我组织,让学生在自组织的经历中自我设计、自我改造、自我批判、自我完善,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组织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课改的践行者,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提升教材重组的能力和水平不仅有利于推动新课改的进行,也是落实育人目标,推进教与学方式改进的需要。
在教学中,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由教师本人完成的,教材重组的决定因素还在于教师。所以教材重组的形式会因教师的知识储备、个人经验、教学理解、教学风格、授课对象等差异而不同。但教材重组绝不是天马行空的艺术加工,而是把教材原有的静态的、预定的和受限制的“跑道”转变为动态的、生动的“跑步过程”。在自组织理论观照下,教材重组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与核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学目标决定着教材重组的具体方式,教材重组则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教材重组必须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自组织理论指导下的教材重组,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何用好教材,更好地发挥教材的功能,需要教师专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并尽可能地将课堂教学目标通过教材重组清晰地、可操作地分解成课堂学习目标,借助学习目标的分解与达成实现教学目标。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自感官进入大脑的各类信息,在各种复杂的心理机制和思维形式的综合作用下,组织形成一定的认知图式的过程。这是一种自发的调和过程,是通过内部的相互作用而组织成的有序结构,因而我们把学习者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来分析它的自组织性,以求对学习的内部机制有新的认识,使教学更有效地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推进课堂教学的教材重组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教材重组时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当前的认知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甚至学习习惯与客观的条件等。具体来说,对于不同层次的授课对象,采取不同的自主建构策略。一般的,如果班级学生基础一般,教师在教材重组的时候要多采用信息加工为主导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比如阅读、听讲、观察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分析教学资料,内化学习信息。对于学科基础较好、数学思维敏捷的学生,教材重组的时候多采用问题驱动式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基于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发现知识、探究结论,从而自主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按照层级与水平,教材重组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教材内容的重组、教材例题与习题的拓展与改编等。
教材内容的重组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重组教材的知识内容,建构新的知识顺序与结构。一般而言,由于编著者对知识内容理解的不同,编著的目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因此,不同的教材就有着相异的知识编织逻辑。高中数学教材的模块化编写,在实际教学中留给教师较大的选择与调整空间。教师对教材中一些内容顺序进行调整,更加有利于教与学。
例如,高一教学时,苏教版必修一第一章为“集合”,笔者所教的班级生源基础较好,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喜欢自己钻研一些课外习题,而课外习题中集合的运算经常需要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学生初中已经学过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教学起点较低,但教材安排在必修五第三章“不等式”中,笔者在教学时就把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调整到“集合”之前讲完,这种安排及时解决了学优生经常遇到的烦恼,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组织学习。
为了发挥教材上典型例题与习题的作用,巩固学习成果,通过变式练习、拓展规律与结论,对教材中的习题、例题进行拓展和改编是经验型教师进行教材重组的常见举措。教材编写面对的是所有学生,因此在例题和习题的选择上常常“低起点、大寓意”。教师在教材重组时需要认真研究例题与习题功能,从基本的例题、习题出发,逐步增加因素,形成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封闭到开放的拓展与改编路径,不断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本质的认识、方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