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祖岗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特别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课程内容应从教材扩展到对学生有意义且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在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学校和地方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开发、优化课程资源,拓展教育时空,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自觉地卷入德育活动并自觉生发道德情感,进而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丰富学生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焕发出自己独特的生命光彩。
师:同学们,初次见面,我们都要先介绍一下自己。大家看,这就是我的姓(出示甲骨文),你们认识这个字吗?猜猜看。
学生说这是甲骨文,但是不认识,有的学生猜测这像是一个人跪在那儿。
师:没错,这是甲骨文。后来,文字经过不断发展演变,我的姓变成了这个样子。大家再看看,你们有新的发现吗?
生1:一个人跪在那里,前面是多了一张小桌子吗?这好像是古人祭祀时,在向神祈祷、祝福,还有供台、供品。
生2:我猜是祈福的“祈”字,新增加的偏旁是祭祀的台子吧?
师:大家真聪明,猜得也有些接近了。让我们再来看看。(出示文字“祝”的演变过程,当出示金文时,很多学生都明白了)
生:我猜到啦!是“祝”,祝老师好!
师:哈哈,同学们真聪明!文字有着穿越时空的生命力,今天我们就去好好领略中华民族的瑰宝——文字的魅力。(出示课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文字和图形并不陌生,对于把图形和字意合二为一的甲骨文也有一定的认识。在进行教学前,教师从自己的姓氏入手,让学生在对文字的猜测中,不知不觉地对汉字最初的演变轨迹产生了一种模糊而又理性的认识,并自然而然地进入本课的教学磁场。
不少教师在执教公开课时,很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公开课课前的游戏和有趣的问答跟该课的内容关系不大。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所以在进行教学前的互动时,我们应结合教学目标,在鲜活有趣的互动中,帮助学生走近文本的内核,并让他们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怀有期待。
师:文字起着交流思想、传承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等重要作用。除了汉字,你们看到过我们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字吗?
生1:暑假我去旅游时,看见过一种文字,我爸说是藏文,但是我看不懂。
生2:我见过韩文,觉得跟我们国家的朝鲜族文字差不多。
生3: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有点难为情的样子)
师:看来生活是需要用心观察的。我们来看看书本第62 页中的几种文字。大家仔细看看这些文字,比较比较,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师:你们有新的发现吗?
生1:我发现少数民族的文字有点像字母,跟汉字不一样。
生2:我发现维吾尔族的文字和哈萨克族的文字很相似。
生3:我发现这两种文字之所以很相似,是因为这两个民族都生活在新疆。以天山为界,一个以农耕为主,一个以游牧为主,这两个民族靠得很近,所以文字的样子差不多。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每一种文字都记录了一个民族的生活轨迹,生活相近的民族,文字就会很相似,甚至一模一样。同学们,有些少数民族的文字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留心,就会经常看到。
生:啊?真的吗?
师:是的。我们来看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仔细看看,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原来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这几种文字!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看谁认得准,认得快?
学生在小组里辨认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不少学生很快认出了藏文、壮文、蒙文、维吾尔文等少数民族文字。
少数民族的文字有其特殊性,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里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此时,教师需要观照儿童的年龄和喜好特点,引导他们到人民币上去找少数民族的文字。这种对课程资源人本化的处理方式,能更好地将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
小学生喜欢用类比的方式认识新事物。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形态的少数民族文字进行比较和讨论。学生在比较中有了新的发现:两个民族生活相近,文字就有可能相像。这是多么有意思的发现啊!
师: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如果要开个“中华民族文字博览会”的话,你们猜猜会有多少种文字参展呢?
生1:我觉得最少有50 种文字。因为有56个民族呀!
生2:有些民族的文字可能会一模一样,我觉得最起码有28种文字。
师:我国有56个民族,有80种以上的语言,约有30种文字。老师收集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PPT)。
生1:少数民族的文字真有意思,我好像看见了草原上奔驰的骏马。
生2:每一种少数民族文字都是一幅画,太美了。
生3:少数民族文字很古朴,也很有力量。
师:同学们还想继续看下去吗?
生:特别想。
师:可惜老师不能也没有办法满足大家了。你们能理解我吗?
生:哦,因为我们国家少数民族的文字太多了,一节课时间欣赏不过来。
师:对!那怎样才能去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字呢?
生1: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去了解。
生2:我们可以开一次少数民族文字的主题班会,让大家好好讨论一下。
生3: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多关注,一定会看到的。
师:这些安排都很棒!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各个民族的文字。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颁布“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法律条文呢?你们觉得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呢?(PPT 出示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规范使用汉字的相关法律法规)
生1:我担心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后,会影响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因为学习了一种文字,另一种文字就会被弱化。
生2:少数民族的文字本来就是很少人在使用,再推广规范汉字的话,用的人就更少了。
生3:少数民族的文字也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值得尊重,也值得推广。
生4:我反对生3的说法。我们国家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为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是为了取代少数民族的文字。
生5:对,我们国家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法律中就有维护少数民族文字的规定。我们国家说汉语的人最多,所以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为了方便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优势互补,让大家一起进步。
生6:我喜欢少数民族的文字和语言,但是我觉得还是要推广普通话。这是我们国家的官方语言。英语是国际上的通用语言,我们大家都在学习。你觉得学习了英语,我们的普通话就会消失吗?
生7:我们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了“普通话”“汉字”这些交流工具,我们国家才会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强大。
师:好!同学们各抒己见。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确实需要推广。普通话和汉字不仅在国内要大力推行,在国际上也要不断加以推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只有学习彼此的语言和文字,人类的交流才没有障碍,人类的文明才会不断地往前发展。习近平爷爷说:“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彼此相容,才能日渐丰富;彼此交流,才能博采众长。
《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有不少地方给予了教师进行课程二度开发的空间。《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一课中只是呈现了少数民族文字以及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法律条文。笔者自主开发了“少数民族文字欣赏”活动和“推广规范汉字是否会对少数民族文字带来不利影响”的思辨活动。因为唤起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所以学生愿意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字,同时也产生了推广汉字可能会让少数民族文字受到不利影响的担忧。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呼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文本知识和道德思维在学生的心中鲜活了起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同时也让学生在思辨活动中学会正确理解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之间的关系,并逐步建立正确的文字观、价值观。
师:在丰富多样的文字中,汉字的影响力最为广泛。在历史的长河里,汉字一路走来,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我国最早的文字是?
生:甲骨文。
师:对!(PPT 出示各种形态刻有文字的甲骨)
师:大家看,这是我们书上64 页里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属相。请翻开书本,分头找找看爸爸妈妈和你的属相是哪一个甲骨文?
学生纷纷举手,欣喜地介绍自己是如何看懂甲骨文所表示的属相的。
师:你们知道这块记录着文字的甲骨(PPT出示)有多少岁了吗?
学生先猜测,后有学生看了书,才知道有三千多岁。
师:哇,三千多岁啊!所以,每次看到我的姓“祝”,想到它可能就记录在几千年前的某一块甲骨上,我就心生欢喜。
师:你姓什么?
学生介绍自己的姓。
师:你们想知道自己的姓在甲骨文中是什么样的吗?
生:想!(大声喊了出来)
师:老师有个建议,大家课后进行一个小项目研究,找找自己的姓的甲骨文形态,然后彼此分享。
生:好!(跃跃欲试的样子)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物件有多少岁了。(PPT 出示毛公鼎、货币、《多宝塔碑》)请大家翻开课本65页,获取有用的信息。
学生都能准确说出这些物件的岁数,并感慨地说,这些东西太古老了。
师:古老的文字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字跟世界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全世界的文字一开始都是表意的象形文字。我们来看,目前得到世界公认的四种最古老的文字。
PPT 出示:甲骨文、玛雅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文字)、圣书字(古埃及象形文字)
师:现在,欧美等很多国家的文字大多以各式各样的字母为主,早已经失去了文字的表意功能。(PPT 展示象形文字到字母的变化)为什么我们中国古老而优美的汉字依然能传承和发展至今呢?
生1:因为我们的祖先一代代人都像在跑道上完成交接棒的运动员一样,华夏文明前进的步伐始终没有脱断过。
生2:很多时候,一个汉字就讲述了一个故事,大家都爱听,所以就流传了下来。我们的祖先太有智慧了。
生3:因为我们中国始终没有停止发展。文字和时代是同步发展的。一个国家越强大,它的文字就发展得越好。
生4:我真为我们的华夏文明感到自豪!汉字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是我们一代代人都在努力,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根”、自己的“本”。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来看“马”字发展变化的过程,大家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课件播放“马”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的变化过程)
生1:“马”字在演变,它的基本样子一直没有变。
生2:我觉得汉字形体和绘画同出一源,我们在看这些汉字的时候,就像在看一幅幅画。
生3:这些“马”字,看似简简单单的变化,其实早已穿越了几千年岁月的沧桑。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生4:真要好好感谢文字,历史因为文字的存在而得到传承。
师:到目前为止,文字研究专家们发现我们国家的文字发展有这样一个基本脉络。请大家完成一份导学单:
(1)读一读:书本第65、66 页内容,了解汉字的基本信息。
(2)连一连:把甲骨文和现代汉字对应起来。
(3)填一填:填写相关文字形成的朝代。
师巡视、察看。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动,全班交流。
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应该从认识我国古老的文字开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如果仅凭着甲骨文和一些古文物就想唤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那显然是不现实的。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开发四种最古老文字演变过程的介绍、“马”的字形变化过程这两种课程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和华夏文明的强大,再通过导学单的学习指导,让学生在心里真正涌动起民族的自豪感。
师:目前,我们汉语和汉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不少国际友人为了学习中文,特地来到了中国。(播放视频)
师:汉字的书法之美,早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请班级中的小书法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看了这些书法作品,你们想说什么吗?
生1:写得真好!我也要去学书法。
生2:我们国家越强大,汉字的影响力就会越大,爱它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师:同学们,这一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课文还有两个小节,希望同学们根据课后作业,收集资料,下一节课和班里的同学一起分享我们的汉字文化。
体现课程关怀的课堂,必定呈现出学生有意义和主动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身边小伙伴的书法作品的呈现和欣赏,学生感到欣喜,产生了想学的念头,这就把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心向。在这种具体的情境中,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积极的体验,并能激发持续的学习动力。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感觉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呈现出一种开放、发展、积极的形态。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努力建构富有儿童意义的课堂,要从儿童立场出发,合理地开发和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丰厚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形成开放的大课程观;才能提高我们的课程意识,真正着眼于当下发展中的学生;才能持续提升课程品质,促进学生积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