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数据助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0-01-02 08:22顾永惠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思政院校

顾永惠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党政办,江苏 江阴 214400)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重大变革,也将人们带入了网络大数据时代。网络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模式,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时代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在工作过程中创造新价值的重要源泉与保障。一方面,大数据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思政教育实现了精准化与个性化教育,从而便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以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网络大数据的多元、海量、复杂等特点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使得教育工作者面临更为严峻的思政教育环境和更为复杂的教育对象。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顺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潮流,深刻理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客观看待与理性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严峻挑战,探索大数据背景下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这就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与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具备的新特点

大数据体量的巨大性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需要针对性。网络大数据的巨大体量主要表现为海量的数据及其数据规模的完整性。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网民的主要群体,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校园一卡通的使用、校园尔雅学习平台的运用、校园数字图书馆的浏览、校园德育积点系统的刷卡、校园实验室与宿舍门禁系统出入等,都留下了大量的数据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海量的数据中筛选、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模式,才能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更加具有针对性。

大数据价值的分散性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需要导向性。大数据价值的分散性表现为有利用价值的数据信息与无效的、错误的、虚假的数据信息混杂在一起,使得数据信息的价值密度大为降低。在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分散性导致社会的多元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混杂在一起,结果必将影响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取向,造成部分学生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追求的改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优化与创新教育内容、载体与方法,努力消除数据分散与多元给学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性,始终坚持校园的正确价值观念与舆论导向,开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崭新局面。

大数据生成的快速性要求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更加需要时效性。网络大数据生成的快速性表现为数据总量与类型的急剧增长,数据在短时间内迅速聚合起来所产生的效应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在面对快速增长的数据信息时,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增加对于大数据信息的敏感度,及时掌握网络社会与网络校园的动态,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提高教育管理者把握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准确度,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2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机遇与严峻挑战

2.1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机遇

2.1.1大数据助力思政教育工作者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教育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准确、长效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教育管理者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观察与访谈方法只能掌握部分学生的思想状况,且需要花费教育工作者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大数据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则大大提高了思政教育工作者获取、分析、处理学生思想信息的速度,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耗时耗力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对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就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同时也会失去教育的最佳时机。大数据为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1]。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通常使用样本数据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囿于调研本身的范围与较强的目的性,研究结果只能对部分学生的状况进行大致了解,难以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所获得的数据也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思想状况数据的获取进入了全数据模式,数据信息获取的准确率大为提高,主要原因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大数据能够跟踪每一位学生的信息,通过信息获取可以了解并记录每一位学生在自然情况下的思想与行为,减少了信息数据获取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提高了获取信息的准确率。因此,大数据时代不仅使教育者能够了解全体学生的基本思想状况,而且能够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准确把握,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大大提高了思政教育的个性化程度。

2.1.2大数据使思政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且数据化 大数据具有信息资源丰富、数据体量庞大的特点,这就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与参考资料[2],并为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好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一方面,大数据的海量信息使得思政教育面临着传统教育模式被颠覆的不利局面,图文并茂、音视频解说、动画特效、网络直播等网络信息资源,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资源,拓展与完善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3]。同时,大数据信息以多种不同学科互相交叉的形式存在,通过各门学科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获取,为能够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样本数据分析模式,无法快速有效掌握到学生当前的思想动态,缺乏时效性,而凭借大数据技术能够深度挖掘数据间的关联度,实现实时、高效、全方位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不侵犯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对学生的校园一卡通消费、早锻炼打卡、课堂出勤率、社团活动积点打卡、图书馆书籍借阅、校园微信公众号的关注等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通过大数据实时掌握学生的校园学习情况、生活状态、思想动态、人际交往等情况,使学生的思想状态与行为方式通过数据正确无误呈现出来,实现了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过程的数据化。

2.2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2.2.1大数据冲击了传统思政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如今已身处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对于各种网络信息的认知欲望与好奇心理,也在无形之中对他们的价值判断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网络大数据时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思政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常规课堂教学+专题知识讲座+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教育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按照教育者的节奏与意愿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而大数据时代不仅使思想政治课堂授课内容受到网络大数据的冲击,而且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也受到大数据的挤压与干扰,使得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受到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学生长时间置身于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网络大数据环境中,习惯于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热衷于追求自由、平等、共享、合作、共享的价值观氛围,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机械的理论灌输与枯燥的政治宣教,只会产生心理上的抵触与排斥,无法唤起学生在情感上的思想共鸣,难以形成教育的合力,无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聚集效应,思政教育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2.2.2大数据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伦理道德困境 大数据的即时性、共享性特征以及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决定了数据信息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4],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主张并推崇的传统优秀文化思想与伦理道德受到较大的冲击。主要表现为:第一,容易形成数据信息的垄断与独占,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与对等,导致信息不对称。因为数据信息的持有一方即教师会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与网络技术优势收集、整理、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从而为己所用,而被收集数据的客体对象即学生缺乏对于数据处理与加工的知情权与话语权,成为数据信息相关处理的弱势群体,无法行使自身的数据权利。第二,容易侵犯学生的个人隐私权。虽然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能让教育者更加迅速、正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但是对于学生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仍然存在着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权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大数据具有关联性,教育工作者在采集学生的数据信息时,会在不经意间接触其他涉及学生隐私的数据信息,如学生的网络社交信息、网络娱乐消费信息、定位出行信息等。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收集相关学生数据信息前会遵守保护学生隐私的职业道德规范,也会提前告知学生并征求学生的意见,但是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而非采集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无法控制所获学生数据信息未来的使用范围与最终去向,也无法预测到学生数据信息的加工与处理过程中是否会被二次使用或多次使用,进而产生超出预期的各种不良后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有意或无意的状态下都有可能会侵害到部分学生的个人隐私权,这种状况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3 以大数据驱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3.1 树立大数据研究发展理念,不断加强校园网络数据信息管理

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树立大数据研究发展理念,充分理解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典型特征与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价值与作用,尤其要培养海量性、全覆盖、关联性、多角度的数据信息处理思维能力[5]。 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研究并加快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将大数据思维运用到思政教育教学中,将数据信息、网络媒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起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大数据进行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数据信息素养与网络媒介素养。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树立大数据理念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收集与处理数字化与多维度的数据信息,为今后高职院校能够组织、实施、反馈与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如通过收集校园微信公众号所发布信息的点击率,深入分析学生对学校所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与校园社团活动的感兴趣程度,以此作为后续线上线下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提高大数据环境下思政教育的持续影响力。

3.2 建立校园大数据分析平台,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规律

高职院校在树立大数据思想政治育人理念的同时也要积极打造大数据平台,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与道德引领作用[6]。首先,组建网络数据管理中心。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整合校内资源,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平台,对纷繁复杂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力求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当建立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数据分析方法,不断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建设校园思想政治如红色主题网站与团委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校园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新闻与话题,教育工作者通过收集、整理校内网络数据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背后隐藏的规律与特点,及时预测学生在校园内的各种思想行为。其次,优化数字校园管理服务系统。通过整合学校各个部门的数据,利用云计算与物联网等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跟踪处理,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状态,从而有效规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盲目的教育措施,真正做到有预见性的教育与管理。最后,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通过开通校园双微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即时交流互动功能,实现校园热点新闻事件与“优秀学员”正能量素材的实时通讯,大力弘扬与宣传社会主旋律与核心价值观,积极倾听学生各种心声,回应学生各种诉求,更好地服务于校园广大学子。

3.3 加强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大数据在思政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高职院校需要努力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应用的能力与水平,这是在大数据环境下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要构建以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这三大教育群体为核心的大数据工作团队体系。首先,形成常态化的大数据培训机制,高职院校应该定期开展针对思政教育工作团队的大数据业务培训,使他们拥有一定的大数据意识与思维,培养能适应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的心理素质,掌握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大数据的能力,真正做到使学校拥有一支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过硬、网络与大数据技术水平高超的师资队伍。其次,要不断筑牢学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高职院校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与巩固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堡垒,面对大数据技术这把双刃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全方位、全过程思想政治育人格局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体系与内在价值逐步数据化,通过分析形成具有普遍教育意义与较强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促进学生对于主流价值与先进思想观念的认同。

大数据作为拥有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的新兴领域,它的普及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抓住大数据时代这个重要机遇,实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从部分育人向全员育人的重要转变,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思政院校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