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娜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爱尔兰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我国高等教育形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学生管理的成效关乎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高低,而中外合作办学因其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受到“双校园”的管理。
中西方校园的管理差异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如何平衡这种差异,迎接新挑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成了中外合作办学难以回避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主要采用“2+2”“3+1”“4+0”办学模式,与传统的针对全日制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有所差异。作为教育领域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中外合作办学由于其自身特点,使得中外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激烈碰撞。在学生管理方面表现为不同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这就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更趋复杂。
中外合作办学招录的学生不同于全国统一招录,他们主要来源于提前招录。学生学业水平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文化课素质较为低下,填报志愿的目的也不尽相同。部分学生又有较为强烈的出国意愿,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投档分数线限制不得已而填报。这就导致学生间差距逐渐加大,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申请出国率较高,而基础相对欠缺的学生甚至难以完成基本的学业要求。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收费较高,很多填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且大多为独生子女。优越的成长环境导致学生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弱,学生个性张扬,自我表现欲强,不少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认识自己的问题与不足,组织纪律性较差,不懂尊重别人。这些都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在学院集体活动过程中需要反复动员学生参加。学生自身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2.1.1学生两极分化明显 中外合作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但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加之学习习惯较差,导致部分学生在入学后,降低自我要求,沉溺游戏,甚至出现厌学现象。不同于中国的教育模式,西方教育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而同一批次进来的学生在经历几年的培养之后,有的可以申请世界名校,有的则面临着退学的风险。还有部分学生受到费用、综合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也难以实现出国目标,这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大大增加了学生管理的工作难度。
2.1.2心理健康问题明显 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制教学模式下课程安排密集,学生学习强度大,长期处于“高压”之下[2]。全英文授课环境增加了学习难度,使得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出现较大心理波动,甚至产生悲观、消极、厌学等不良情绪。“2+2”“3+1”“4+0”等办学模式使想要出国的学生有着强烈的紧迫感,如达不到外方的入学要求,则无法获得出国学习的机会。繁重的学业压力也导致学生无暇顾及学院及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2.1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条例,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目前主要沿用高校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3]。中外合作办学区别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培养模式,在没有探索出适当的工作模式前,照搬高校现有的工作模式虽然稳妥可行,但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入、规模的扩大,完全照搬母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条例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如何兼顾双方思想理念以及其他领域的差异性,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成了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2.2学生党团工作难以展开 过重的学业压力降低了学生参加党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对赴外留学、交流等的渴望弱化了学生对党团组织的认知,学生在思想上没有主动向党团组织靠拢的意识,加之学生在国内院校培养的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党员在出国阶段面临考察难、发展难、转正难的问题。空间的限制也使得后续无法及时为国外学生提供精神引领、价值导航,党员管理的局限难以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此外,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师资,拓展学生跨文化视野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受到西方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冲击。如何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给学生党团组织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2.2.3班级管理工作棘手 “2+2”“3+1”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渴望出国,品学兼优的学生会提前计划转学至国外合作院校学习,或者计划参加为期1学期或1年的海外交流学习,学生流动性强,班级人数不稳定[4]。选择继续留在国内学习的学生成绩及排名不是很理想,班级凝聚力减弱,集体观念弱化。同时班级干部培养工作难度加大,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
2.3.1辅导员队伍机制不健全 绝大部分学校缺乏针对合作办学辅导员设置的差异性准入制度,也无健全的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招录前后与其他辅导员统一要求管理,大部分辅导员无海外留学经历,缺乏国际意识与国际思维。岗前很多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对中外合作办学知之甚少,岗后缺乏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培训与讲解,加之相同群体间缺失交流合作,难以形成协同效应。辅导员队伍机制的不健全,不仅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无序”,也对中外合作办学产生了阻碍。
2.3.2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 在中外合作办学,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模式之下,学生分散在各个院系中。各院系之间辅导员背景、人员结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与其他学生实行无差异管理。此外,高校也并未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立一支高效稳定的合作办学辅导员队伍。不论是在辅导员招聘,还是在培养环节,中外合作辅导员都缺乏像留学生辅导员那样统一的标准与要求,并未严格与非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进行区分。
2.3.3辅导员队伍专业性不强 合作办学辅导员更多依赖在工作中积累经验,而由于缺乏对中外合作办学与外方院校的了解,缺乏留学经历,绝大部分辅导员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群体的出国流程与分流方向知之甚少,难以在学业与前途上给予学生适切的指导。辅导员对学生状况不甚了解,以至于不能根据合作办学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3.1.1严格把控入学门槛,扩大招生规模 首先,在招生过程中严格把控生源质量,综合考虑英语单科成绩与学业总分,以保障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力。切忌不限门槛,片面考虑学生家庭是否有出国的经济实力。其次,针对有出国意向但缺乏经济实力的学生群体,应当帮助学生申请资助、获取生源地贷款,这有助于学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范围。此外,在前期招生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助力建成稳定的生源基地。
3.1.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差异化管理 从新生入校时就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建立一系列职业发展专题课程,由专业教师参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明确目标,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管理。针对有出国意向的学生,突破固有培养模式,与外方合作院校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推荐选拔优秀的学生提前走进合作院校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合作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深化学生的留学意识。针对无出国意向的同学,进行分类引导,如就业、创业、升学等[5]。
3.1.3着力提供心理支持,加强学风建设 针对中外合作学生因为学业压力繁重等因素产生厌学等情绪这一特征,学校应配备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指导的专业教师,配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学生心理压力、精神状况、突发事件等咨询。通过讲座、官微、网站等推送优秀学习案例,开设多种沟通和反馈渠道,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6]。
教师、辅导员与其他教辅人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等要与辅导员保持沟通联系,便于掌握学生情况,开展有效指导。学院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风建设活动,进行系统化的学风建设。此外,关注学业困难学生并进行学业辅导与帮扶,一方面结合学生的个体特征,由专业教师定期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的答疑与辅导;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党员、积极分子、高年级学生的作用,以“先进”带“后进”,通过“学习友伴”在学习态度、行为、精神上的帮扶引导,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的自信心。
3.2.1打开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 针对学生入党积极性弱、国内培养时间短、留学期间培养程序难以维系的问题,高校在开展党建工作时要做到“静中有变”。在严格组织发展程序,遵从党员发展规定的前提下,早启动、早选拔、早培养、早发展。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实际开展差异化、国际化、品牌化的支部活动,调动学生入党积极性。运用“互联网+”思维丰富党建工作,利用“学习强国”“易班”等新媒体平台,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的平台和载体,为学生党员提供新鲜生动、及时准确又具有正能量的学习素材,从而提升党组织在学生党员群体中的号召力[7]。利用易班平台,建立海外学生党小组,以易班互动社区为平台,经常和出国学生党员进行线上交流,听取思想工作汇报,掌握其学习、思想及工作动态,保障学生党建工作在国外的规范运行,保证海外学生党员培养的连续性。党员培养联系人要加强与学生党员的联系,牢固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配合做好线上党员活动、党员学习、党员教育等工作。此外,还要牢抓学生党员中的先锋模范,以朋辈力量助力学生党员发展培养。
3.2.2培养“灵活”的班干部团队 针对学生流动性强,班级人数不稳定的特征。在选拔培养班干部团队时,优先向出国意向较弱的同学倾斜。一方面,可以给有出国意向、学业压力大、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班干部的流动性,降低班级凝聚力减弱、集体观念弱化现象的出现概率。在班干部选拔培养制度上,定期换届选拔,给每一位学生锻炼的机会。能有效防止因责任落于一人之身,而使得其他学生产生事不关己的淡漠情绪,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班集体意识。
3.2.3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制定专门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管理规定、守则等制度,注重宿舍文化建设,保障学生在校稳定发展[8]。学院应结合中外办学学生的特点、办学模式,在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制定适宜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管理规章制度。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要因势而化、因势而进、因势而新。
合作办学辅导员除需满足普通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责外,还需针对项目特点、学生特征、国际教育目标等掌握更多的技能。针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专业性低、国际意识薄弱的现状,学校应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3.3.1完善辅导员准入和考核机制 首先,学校应针对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设置招录与考核机制,充分利用岗前、岗后培训的契机,对新上岗的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开设专门培训,使他们了解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要求、培养机制、学生特点等特异性内容,将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管理考核与普通辅导员管理考核区分开,并逐步建立独立的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管理与培养体系,制定工作细则与考核机制。其次,学校应给予中外合作辅导员适当的自主权限,鼓励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针对学生开展贴近国外院校特点的活动与学习模式,努力让中外合作办学成为特色,而不是学校中的异类;让中外合作办学班级成为管理亮点,而不是边缘化。
3.3.2建立辅导员培养与激励机制 在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招录与考核机制的基础之上,学校应逐步建立专属的中外合作辅导员培养与激励机制。首先,可以与国内同类型院校开展合作,加强院校之间中外合作辅导员的沟通交流,实现经验共享,产生协同效应。其次,给予中外合作辅导员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开拓其国际视野,培养国际思维。在与外方院校管理者的沟通交流中,学习双方的优势、改进不足。最后,引进激励机制,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较之普通辅导员工作更趋复杂,工作压力更大。学校在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之外,应当给予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适当的额外奖励。如组织户外拓展活动,释放过大的压力,抑或是在晋升空间上平衡中外合作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员之间的差异。
3.3.3打造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应当树立创新和终身学习观念,由此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人生指导和帮助,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应打造出一支兼具海外留学经历、专业法律背景、就业指导、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队伍,以此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指导。对于辅导员个体来说,应珍惜亲临国外大学交流、访问、进修的机会,以此不断巩固和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辅导员应最少掌握一门外语,并定期开展研讨会,建设联动的学生管理机制,以掌握国外学生的安全、学习、生活情况。此外,还应构建针对性合作培训机制,以此更好地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支持,加强合作院校之间学生管理人员的交流,由此共享管理成果、分享管理经验,拓宽沟通渠道,辅导员本职工作即可更为顺利地展开,中外合作办学辅导员工作开展水平也将实现长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