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调查与提升对策研究

2020-01-02 07:09陈开恩谢亚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学业劳动精准

陈开恩,谢亚秋

(1.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2.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是中国实施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产生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的成长成才备受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关注。他们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需要特别围绕、 特别关照和特别服务的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该文以贵州大学945 名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问卷掌握其获得感状况,分析其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索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提升的对策建议。

1 调查方法与样本的基本情况

该次调查的时间是2020年8月。调查以贵州大学33 个二级学院的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作为抽样框。调查采用线上形式,通过问卷星平台,邀请贵州大学33 个二级学院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辅导员在其学院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群体中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进行调查。该次调查共回收问卷952 份,剔除无效问卷7 份,有效问卷共945 份,问卷有效率为99.26%。

有效样本的基本特征如下:性别,男生49.42%,女生50.58%;民族,汉族42.22%,少数民族57.78%;年龄,18 岁及以下2.12%,19~20 岁48.36%,21~22岁,41.38%,23 岁及以上8.15%; 政治面貌,党员4.55%,非党员95.45%;学生干部经历,有学生干部经历66.67%,没有学生干部经历33.33%; 学习成绩,前15.00%学生20.74%;16.00%~30.00%学生30.05%,31.00%~50.00%学生24.97%,后50.00%学生24.05%。

该研究采用SPSS 24.0 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状况及影响因素

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是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物质帮助后产生的正向的健康的心理感受。这种正向的健康的心理感受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很大的影响。该研究从德、智、体、美、劳5 个维度来表征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相关数据用李克特5 点计分法(1 代表完全不符合,5 代表完全符合)来计算,通过样本的自主评价来统计分析。

2.1 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 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在劳力方面的获得感最高,平均得分为4.22 分;在体和美方面的获得感次之,平均得分均为4.10 分;在智方面的获得感略低,平均得分为4.06 分;在德方面的获得感最低,平均得分为3.94 分。这表明,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整体处在上游水平,对自身获得物质帮助后的心理感受更加正向。

2.2 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1)性别。调查结果显示:精准扶贫受助男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获得感均值都略高于女生。受访男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获得感平均值分别为3.94、4.10、4.10、4.10、4.24; 受访女生平均值分别为3.93、4.00、4.05、4.09、4.21。

(2)民族。调查结果显示:汉族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获得感均值都略高于非汉族大学生。受访汉族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获得感平均值分别为3.97、4.06、4.09、4.10、4.23; 非汉族学生的平均值分别为3.92、4.05、4.07、4.09、4.21。

(3)年龄。调查结果显示:23 岁及以上的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获得感平均值高于22 岁及以下的学生。这与学生的个人认识、价值追求、人生阅历、社会实践趋于成熟有关。调查结果还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获得感整体呈上升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各方面趋于成熟,懂得锤炼个人品德修为,更加重视学业发展和个人能力提升,更加重视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对真善美有更加成熟的评价,也会更加懂得艰苦奋斗。因此,年龄愈大的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愈高。

(4)政治面貌。调查结果显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在德、智、体、美4 个方面的获得感高于群众和共青团员,在劳力方面略低于共青团员。在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中,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一般是学业成绩优异、社会工作突出、社会实践丰富、人际交往广泛的学生,与其他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相比,他们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激励和资源,这有助于他们在各方面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他们会更加自信,更加向上成长。

(5)学生干部经历。调查结果显示:有学生干部经历的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获得感平均值高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锋队员,他们在人际交往、师生交流、处事态度、承受能力等方面,都比非学生干部精准扶贫大学生突出。他们对自身的品德要求、学业表现、身心状态、价值追求、劳动表现等方面的要求要高于一般的学生。因此,他们对待生活、对待学业会更加积极,在如此良性循环的成长中,他们的心理感受会越来越正向,越来越健康。

(6)社会关系。这里的社会关系包括学生的社会关系和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关系广泛的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获得感都高于其他两组。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社会关系意味着机会和资源,社会关系的广泛与否,对其成长成才也有深远的影响。调查结果还显示: 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关系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获得感呈上升的趋势。社会关系越广泛,获得感越高;社会关系越不广泛,获得感越低。

3 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提升的对策建议

获得感是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1]。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是检验高校资助工作改革的重要参数。提升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对其道德浸润、学业指导、心理关怀、人文启发和劳动教育,需要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久久为功,润物育人。

(1)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道德浸润。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魂”之所在,这要求高校要把道德浸润作为学生资助的首要工作来定位。一方面,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设定时代性显著的道德教育目标,策划多元性道德教育活动。高校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道德浸润应是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具体来说,高校以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为对象开展的道德教育工作要与时代同步,要以教育对象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现,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在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过程中树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高校要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摈弃过去固有的不良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态度和实践。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德、公德、私德“三德”要兼立,理想信念、诚实守信要坚定,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要弘扬,砥砺奋斗、自强不息要内化,爱国爱党、遵纪守法要做到。只有这样,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道德自律的重要性和价值性,培养学生对成长成才成人的合理预期,为自身获得感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德性”动力。

(2)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学业指导。完成学业是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在高校的第一要务,关注和指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学业发展是提升其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学习自信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不断夯实专业基础,自觉培养多元能力。通过提高学习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通过展现自己的特长提升获得感[2]。高校用好专业课程等“第一课堂”培养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 用好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素质拓展、校园活动、创新实践、实习实践、行业观摩等“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高校还要创新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学业目标与职业发展、就业创业结合起来,提前发现自身梓专业成长中的问题、 提前储备未来职业所需的核心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校要培养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身的学业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缺课、早退、补考成为家常便饭,更有甚者荒废学业、延期毕业。上述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影响学生的心理感受,将不利于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培养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至关重要。高校要在课堂管理中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到课情况、 课堂表现、课程考核提出严格要求;要在晚自习制度实施中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要在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实习实践中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要在个别帮扶中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学业发展适当倾斜,做好学业导师项目中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学业指导,做好学业预警、“一对一结对子”等工作中的朋辈帮扶工作;要在宿舍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监督。如此,促进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感,进而提升其获得感。

(3)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心理关怀。有效发挥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内在需要的驱动力作用是提升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的重要环节。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与正向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认知密切相关。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关怀,可以帮助其培养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获得感。其一,高校要在新生心理筛查中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予以重视。高校要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关怀,及时疏导。其二,高校要在班级日常管理和建设中,关注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回应。其三,高校要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中,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接纳自己的家庭和成长环境,勉励学生自信成长,积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努力成长为意志坚定、热爱生活、阳光开朗、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当代大学生。其四,高校要重视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是帮助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克服经济困难,磨砺意志品质,提升获得感的重要途径[3]。

(4)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人文启发。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离不开高校对其人文素养的精心启发。第一,高校要通过人文课程的设置,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审美观念,在美学理论和艺术品鉴赏等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第二,高校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激励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听高雅音乐、看文明美展、看正能电影,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学生行为文明、仪表整洁,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第三,高校要通过塑造审美典型,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理,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积极塑造自我的心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实践。第四,高校要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养成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对自身的主观爱好进行美的升华。日积月累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沉淀,源源不断的审美趣味提升,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5)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4],高校要不断提升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的劳动素质与能力,不断引导学生在劳动成长方面持续获得正向的心理感受,以此激励学生增强劳动获得感。高校首先要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做到劳动自觉,加强对学生主动性的引导,以正能量式地促使大学生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5],激励他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人生和改变贫穷的面貌。其次高校要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不断掌握劳动技能,丰富劳动实践。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 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劳动技能,不断检验,积极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核心技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6]。再次高校要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做诚实的劳动者。最后引导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学习父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学习劳模精益求精的精神,以此激励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通过劳动劳动实现个人及家庭的脱贫,以此提升精准扶贫受助大学生获得感。

猜你喜欢
学业劳动精准
艰苦的学业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精准的打铁
热爱劳动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