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岩
(渭南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曲随时代,戏为人民。如何继承和发展好中国传统优秀戏曲文化,是建设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重要抓手;是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需要;也是促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群众枝繁叶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就地方政府而言,落实支持戏曲继承和发展的若干政策,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土壤是篇大文章,因此,加强统筹协调,对促进戏曲艺术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既十分重要,又十分必要。中国戏曲历史源远流长,陕西戏曲以其独特的“秦味”魅力,在三秦大地乃至全国拥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陕西戏曲文化最生动、最立体的体现,承载着西北人独特而豪放的文化烙印和精神记忆。
进入21世纪,伴随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大部分地方戏曲因未能抢抓机遇,其生存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陕西地方戏曲也陷入了无人接班的尴尬处境。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针对当今公众的“口味”,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秦味”戏曲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不断注入陕西戏曲文化时代精神创新活力。持续推动陕西戏曲向“大数据融合、数字式呈现、全球化推送”发展。让陕西戏曲艺术走出国门,真正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服务,传统戏曲也将走出国门展新颜,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经过数千年的浓缩积累,陕西传统戏曲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程式化特征。在继承的过程中,我们有时过分关注流派“原汁原味”和看重技术“口传身授”的衣钵传承,从而忽略了对戏曲继承现实性的深入研究。
令人欣慰的是,现代数字技术在舞台表演中介入了丰富的虚拟现实背景,在思想和现实上从深层次改变了传统戏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数字化将引领陕西戏曲艺术共同发展,以健康向上的昂扬姿态加快戏曲艺术的传播与交流,由此逐渐成为保护濒危剧种,让传统戏曲可持续传承的重要手段。传统戏曲也必将在这种大环境下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目前,陕西省戏曲种类多达26种。据陕西省文化局最新普查显示,有22种是本地地方戏,呈区块化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最广、最流行的是秦腔、眉户、碗碗腔、同州梆子四种。[2]其中陕北地区主要是陕北道情、线戏、陕北秧歌、八岔、大筒子等。关中地区人口密集,戏曲种类丰富,主要有商洛花鼓、老腔、汉调桄桄、汉调二黄、道情、弦板腔、关中秧歌、阿宫腔等。陕南地区戏曲偏近婉约,分别是弦子戏、二人台、端公戏、跳戏、紫阳歌剧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区域特色。另外,由于陕西省早期人口大流动的历史原因和与多省相接壤的地理特点,还有京剧、豫剧、晋剧、蒲剧四个跨省戏曲。可以说,三秦土地上各种戏曲百花齐放。目前,陕西地方特色戏曲剧种有11类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尤其是陕味浓郁的秦腔,占据陕西剧团表演剧的一半以上。
秦腔历史渊源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的西府,核心区域是西岐(即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城(即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因其粗犷的腔调,深受秦人喜爱,得到贵族的青睐,风靡于秦朝时期。民间涌现出了大量戏曲创作文人,出产了许多反映社会生活、政治生活题材的作品。秦腔脸谱以精美生动的色彩,鲜明地表现角色的类型,通常忠奸善恶一目了然。通常以三原色为主,极少用过渡色,以期表现人物庄重、大方的个性张力。以红忠、黑直、粉奸显示人物性格,风格主要表现为粗体线条,风格大胆,色彩鲜艳,图案宏伟,寓意明朗,个性突出, 力求人物内心与外在表现是一致的。[3]
眉户又称“迷糊”“迷糊儿”或“眉鄂”。[4]它以婉转的音乐旋律和迷人的艺术表现魅力而得名。它采用贡调的方式,主要由小曲和小调所两部分组成,民间俗称“曲子戏”,文人还赠一个“清曲”的雅称。与秦腔的高亢奔放、夸张粗犷不同,眉户的唱腔更加委婉优美、细腻深沉、悲伤凄楚。戏曲服装和头饰简单朴素,脸谱化妆线条简约。表演动作要求真实化、生活化。整体风格与现代歌舞剧较为接近。观众有“一看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好评,以至于享有很高的口碑和声誉。
碗碗腔是陕西省地方特色浓厚的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灯碗腔”,或“阮儿腔”。[5]前者因演奏时要利用小铜碗主奏击节和皮影灯而得名。后者因演奏时主奏乐器阮弦而得名。唱词流行典雅,音乐轻快悠扬,音律严谨细腻。碗碗腔唱腔复杂,讲究真假声混用,技法高超。多用“虚词假声腔”,听之有高度旋转的混响感觉。碗碗腔在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和激发民族战斗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州梆子(俗称拍板戏)是现代秦腔诞生之根基所在。形成于富饶的陕西关中大平原,以大荔县为中心,向周围辐射近十个县。因大荔县旧为同州府治,故将该剧种称为同州梆子。明朝嘉靖年间基本形成雏形,因演唱时艺人要用红枣木梆子作为伴奏乐器明确音节,发出有特殊节奏的“桄、桄、桄”声响,当地人称为“桄桄乱弹”或“梆子”。后来随着梆子戏曲在多地发展,为表于其他梆子剧种的区别,始称“同州梆子”。角色行当分门别类,所谓花脸、须生、正旦与武生四梁四柱样样齐全。[6]以武功杂耍戏见长,可以说是秦腔的第一部武艺戏,舞台表演讲究功架、武艺、特技表演与唱腔结合。
戏曲艺术可谓与人类文明同根同源,尤其中国戏曲艺术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自元代进入鼎盛时期,涌现出关汉卿、白朴等著名剧作家,创作了《窦娥冤》《桃花扇》等脍炙人口的作品,然受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戏曲艺术只能靠名角传唱、难懂戏本等“高雅”的上层路线,缺乏其他有效的记录手段,将普通的人民群众排斥在外,造成许多著名剧作大量遗失,可以说十不存一。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井喷发展,移动智能终端成为现代人工作、生活的必需品。信息化、智能化上升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而历久弥新的戏曲艺术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怎样给人们提供这种渴求的精神食粮呢?当然是依靠现代的智能终端了,如智能手机、IPAD等,这也是世界各国运用数字技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时形成的共识。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数字技术保存、传承、传播和开发各地的戏曲,不仅有利于挽救濒临消亡的民间戏曲艺术,而且还能为之注入新的生命力,为其在多元化的时代传承下提供技术支撑。戏曲艺术数字化是对戏曲作品、剧本、相关历史文献等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进行音像化存储、加工、传播的过程,是保护濒危剧种,让传统戏曲可持续传承的重要手段。
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形成了以秦腔为代表的硕果累累的戏曲艺术。但因陕西地缘影响,除西安外,其他地区信息技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目前虽然各级一直致力于戏曲艺术的数字化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陕西戏曲的数字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与陕西传统戏曲资源的庞大数量不匹配。
1.地方剧种处境濒危
要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最简便的方式就是观看它的地方戏。当前,陕西各地的戏曲保护现状参差不齐,除了秦腔、曲子戏等少数几个大剧种外,其余地方戏曲的保护前景不容乐观。不论是已评选为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优秀地方剧种,还是因未能入选而散落在民间的其他地方剧种,它们都面临各种程度上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大量本地小型戏曲的继承状况更加令人担忧,以关中地区潼关老腔、同州梆子等西北特色地方戏曲为例。因地方方言消失、艺人的门户之见、曲目难懂难学等原因,地方戏曲处于濒危状态。人们对戏曲艺术家存有观念偏见,没有年轻人学习花旦戏、汉剧、丑戏以及武戏等。剧团经营已举步维艰,戏曲艺术出现了传承危机。
2.地方戏曲数字化采集工作滞后
数字技术和数字人才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和不充分是制约戏曲艺术数字化发展的主要原因。省会西安数字产业发达,技术雄厚,高校多,人才济济,剧院多,名角如云,是戏曲艺术数字化的梦工厂。
然而,除省会的其他地方,数字产业参差不齐,数字专业人才匮乏,人们对戏曲艺术褒贬不一,造成戏曲艺术的数字化之路两极分化严重。此外,人们对数字化的认知偏见是戏曲艺术数字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阻碍因素。目前,大部分人们对IT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等或停留在家用电器如冰箱、电视的使用等浅显层面,或认为是火箭、卫星发射等高端层面,认为自己不必或不能掌握数字技术。这导致了人们自己忽视了对戏曲艺术数字化的参与,影响了戏曲的普及推广。
最后,对戏曲艺术未来发展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戏曲采集工作困难重重。时下戏曲艺术的采集与记录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记录对象范围比较狭窄,人们多关注那些全国性戏曲,或商业性戏曲,而对流传区域相对狭小的地方戏曲热度只减不增;比如采录方式落后,采集与记录手段大多还停留在采访、拍照、记录、物品收藏等层面上,存储介质也多为手稿、录像带、录音带等。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地方戏曲尤其对濒危剧种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建立地方戏曲资源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是数字化时代对传统戏曲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
3.戏曲艺术数字化工作成效有限
戏曲艺术的数字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形象工程。虽然在不同地区就不同类型的戏曲已经开启数字化工作,但是参与者只是戏曲艺术家本人,而不是专业的数字技术人员。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统一的规划,数字化进程收效甚微。如果离开数字程序员和戏曲艺术家的科学组合空谈戏曲的数字化就略显苍白无力。
1.切合人民群众的客观需求
要想人迷戏,首先戏迷人。观众是地方戏曲生存的土壤,其优劣决定了戏曲的生存、走向及繁荣程度。数字时代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影响了人与外界的相处方式,人与世界的交往从此告别了孤立和被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并相互交流,从而改变了许多生活方式,包括视听习惯。互联网、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审美取向越来越完美,已经摒弃了传统模式,逐步向“视觉实景化、听觉保真化、时间碎片化、空间私密化”发展。人们观看戏曲,已不再是单纯的 “欣赏听戏” 或 “有意捧角”,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舞台文化享受。地方戏曲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契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完善群众的生活方式,才能赋予地方戏曲新的活力。这正是当前地方戏曲进入受众视野的最佳途径,也是现代人们高质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2.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迫切要求
由于过去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低下,戏曲的传承只能采用笔录、口述、手把手教等原始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20世纪初陆续出现了唱片、磁带、录像、电影、电视等。戏曲的传承实现了质的革新。戏曲传承完成了由抽象到具体、由个体到群体的巨大转变。非常值得赞赏的是,近年来,一些热心公益的年轻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科技拯救传统戏曲的大潮。他们包容性强,优先使用最前沿、最流行的数字技术,利用发达的大数据摄影技术做后盾。记录、剪辑、编排、宣传戏剧的台前幕后,将传统戏曲元素进行完整收集和精美处理,探索出了一条戏曲艺术数字化发展的可行之路。
3.打造陕西传统文化新品牌
以秦腔为代表的戏曲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观代表,表现了陕西人民耿直淳朴、多才多艺、善恶分明的个性、灵性和血性,让陕西人热爱生活的高度,更深深眷恋乡土厚度的特质活灵活现。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历史价值。 面对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戏曲艺术要积极运用云平台、数字新技术展现文化自信,向全世界传递陕味戏曲艺术的魅力和蓬勃生机,吸引更多的组织、机构和人关注陕西文化,进而投身到陕西戏曲文化的建设中来。
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的现实背景正在深刻改变着戏曲的存在方式。陕西戏曲艺术必须抢抓历史机遇,将新兴的数字技术与优秀的陕西戏曲相融合,打造“拳头产品”,在网络空间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挖掘和延伸陕西戏曲艺术的文化张力,打造陕西新的文化品牌,要求我们对陕西戏曲展开抢救、整理、传承工作,增强陕西戏曲精品创造力,振兴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人类文明的传播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8年8月20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57.7%[7]。由此可见,媒介传播已发展成为集动态、多维、可视化为一体的融合传播模式,陕西戏曲的数字化发展要充分依托“互联网 + ”背景,以拓宽渠道为载体、创新内容为主体、激活效益为目标、动员受众为依托,切实增强陕西戏曲数字化传播效果。
陕西戏曲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部分,在依靠网络传播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虽然依靠各级电视广播媒体开办了专门的戏曲栏目,但是在结合陕西民风民俗和地理特点,以文化古迹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为参考,充分依托数字化平台方面仍然显得非常单一,如缺少一批专业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大众接受的新媒体戏曲传播平台。在打造秦腔眉户等秦味剧种、黄河渭河汉水等显著地理和华山、太白山、骊山等名胜古迹相结合的多位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方面仍然显得不足。
2018 年11月28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2018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上半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已达到 6.09 亿,在网民总体规模中占比76%。[8]短视频平台,像抖音、快手、企鹅号、大鱼号、百家号等短视频平台更是井喷式发展,其用户规模已超过8亿,在我国网民中占比达 80%以上。
短视频其短小精炼的特点迎合了当今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戏曲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结合体,以短视频形式传播,更具有时代性和普及性。3D技术、全息影像、VR等高科技如果应用于戏曲短视频中,可以使戏曲更为精彩丰满,恢宏大气。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晚上,一首由谭维维和华阴老腔艺人表演,结合陕西地方戏曲老腔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大获成功,一度成为网络点播的热点视频,打造了中国摇滚与陕西民间传统艺术融合的典范。以短视频为载体,通过精炼的技艺展示、人物专访,走近戏曲大家、记录陕西戏曲艺术的发展,使得陕西戏曲的文化认同感得到增强,通过创作短视频的手段,利用动画创作、情景演绎、特效处理、艺术加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挖掘其文化亮点,增强大众对陕西戏曲的兴趣。
陕西戏曲的数字化不是某一个体的事,而是全省文化发展的大工程。需要激发全体人员共同参与,要协调好戏曲艺术家和数字化工程师的关系,鼓励和吸引更多专业化的企业和人员参与到戏曲数字化的制作和运营中来,共同组建专业化的陕西戏曲数字化队伍,尽快形成产业发展的趋势,使得陕西戏曲的数字化进程尽快走上快车道。大力吸收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外专业公司制作团队,共同组建陕西戏曲文化的“国家队”,全面扩大陕西戏曲数字化工程,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促使陕西戏曲地发扬光大。
陕西是戏曲大省,戏曲发展历史悠久,门类众多,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在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中收录的地方戏曲就有:定边道情、合阳跳戏、扶风碗碗腔、华阴老腔、同州梆子、富平阿宫腔、华县皮影、泾阳木偶等十多个剧种。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对全省的26种戏曲进行评估选优。重点选择一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思想上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作为优先数字化发展的对象,代表陕西戏曲在数字化网络平台进行推送,及时收集各用户的意见并不断完善改进,不断更新,确保陕西戏曲受众群体的稳步增长。
结合“优秀戏剧进校园”项目,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作用,在陕西省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院校率先开展陕西戏曲艺术数字化实践活动或成立陕西戏曲艺术数字化基地的同时,注重戏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生戏曲素养的提升,使得戏曲得到更多优秀大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将教学实践活动与保护地方特色戏曲艺术数字化传承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戏曲是旅游文化中最能体现当地的文化传承和精神风貌,通过简单的视听艺术就能淋漓尽致地将地域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使得游客沉浸于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学习之中。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小镇景区,可以结合当地戏曲特点,演出或者播放具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戏曲,使游客沉浸在地域文化之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例如,延安市可在主推的红色旅游线路中,以秦腔脸谱、样板戏、现代剧目等为载体,安排国内外游客现场观看非遗戏曲传承人的实地表演,播放峥嵘岁月的红色故事。渭南华山景区可以在旅游项目中结合当地皮影、华阴老腔,播放当地文化的历史经典剧目。秦始皇兵马俑景区可以设立影视厅,播放排练好的大型古装剧目,展示秦朝的历史文化。
2019年12月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国际艺术节吸引了来自法国、美国等34个国家的艺术家及各界代表出席。以陕西秦腔为表现形式的中国动画片《三滴血》获得2019巴基斯坦最佳中国动画片奖,让陕西戏剧第一次走出国门,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三滴血》是一部经典的陕西秦腔百年剧目,本次参展是陕西戏剧数字化的典范。白志军参展的作品是将传统秦腔《三滴血》以二维动画的形式进行了数字化,让世界以全新的数字视觉了解中国戏曲魅力,他本人也获得了文化大使奖。这为后续的陕西戏曲艺术的数字化打开了全新的视野。除《三滴血》外,美国、西班牙等国的业界人士对陕西秦腔名剧《杨门女将》《杨贵妃》《白蛇传》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戏曲动画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相互汲取、借鉴,不仅使戏曲艺术更具时代魅力,而且使现代动画在汲取传统传艺术的精华后,显得更加典雅、厚重,更具感染力。因此,具有地域特色的秦腔动画发展前景广阔。
戏曲艺术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观众的热爱。离开观众视听需求的戏曲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传统戏曲艺术数字化进程中,一定要紧紧契合观众的审美情趣。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开启陕西数字蓝图,有效推进各项数字项目建设进度,大力扶持本土文化数字工程,让陕西文化软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透过数字媒体的视角,仿佛看到了新时代传统戏曲艺术在数字化的沃土里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但是,无论数字时代的进步发展有多么快捷,所有这些外部因素都是辅助因素,戏剧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还需依靠自身的造血功能。只有不断吸纳人才,加强戏曲表演培训教育,创新发展剧本,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让戏曲艺术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道路。因此,要创新发展陕西戏曲文化数字化,必须抢抓机遇,盘活陕西戏曲艺术家和尖端数字技术人才,构建顺畅的民间社团与高校交流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