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康颐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静安工作站站长助理
我国台湾的社区营造采用什么模式?我国台湾社区营造的具体行动如何开展?带着这些疑问,我有幸踏上静安区社会组织带头人赴台培训之旅,此行感受到的我国台湾的社区营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最主要的特点,这些方法和经验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大陆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一般是自上而下的,近年来大陆的社区建设发展速度相当快,但在部分社区也显现出急功近利和趋同的弊端。
我国台湾的社区营造与大陆的社区建设最大的差别在于,采用重视社区居民参与性和社区主体性的“自下而上”的模式,保证了营造活动从寻找议题到拟定操作策略,都围绕居民关心的公共事务,更加贴合本社区居民的真正需求,并取得大部分居民的认同和支持,进而使得工作开展起来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加体现各地特色。而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变“拉手”为“推手”,不做方向上的主导,让社区、组织和个人主宰自己的方向,引导他们自己思考,再推他们一把。政府只是在营造初期提供各种诱因和示范计划,着力于理念的推广、经验的交流、技术的提供,以及部分经费的支持。
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资源与价值,而且资源是有个性和特色的。社区的价值隐藏在社区的日常生活中,期待社区里的生活者深入挖掘,而非每一社区都营造成相同模式。社会组织的作用,在于社区生活观察和社区资源调查,帮助社区重新认识自己的社区,了解社区潜藏的资源,找出社区的价值。在挖掘的过程中注重“特殊性”“稀少性”和“当地性”。
越是能够掌握自己社区资源的特殊性,越是有机会发展独树一帜的社区风味。我国台湾社区营造最为成功的桃米社区强调特色、追求唯一,在本次赴台培训中,我们也去到了。我们亲身到达了这个神奇的社区,听我国台湾的社造民宿之父—新故乡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廖嘉展先生为我们分享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我国台湾“9·21”大地震之后因经济衰退而低度开发的桃米,竟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我国台湾29种蛙类,桃米就拥有23种。新故乡文教基金会面向村民开设了系列生态课程,培养了许多“生态讲解员”,让村民了解到了当地的生态资产和经济价值,自觉加入到重塑家乡的队伍里。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把青蛙设计出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鼓励村民动手,用纸、用布、用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使桃米村很快从一个地震废墟变成一个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
桃米村自己独特的产业发展起来了,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可以发展家庭生计,甚至外出务工的乡亲,还有学子,也开始回到自己的家乡。我国台湾社区营造最有意义的是让居民产生了人与土地的连接关系,让年轻人对土地有了感情和负责任的态度,并留住年轻人,使社区成为居民与土地感情连接的共同体,留给下一代一片有生机和希望的土地。
在我国台湾,社区营造已经不提“更新”了,而是讲“再生”,不断地建设比破坏还要可怕,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和不可逆的生态破坏。“再生”就是你原本是怎么样,我们协助你找到一个新的生命。
在此次参访学习过程中发现,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资产被挖掘并加以保护,成为今天社区营造成果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该社区发挥着积极作用。拿新竹市北区康乐社区为例,社区里有丰富的历史资源,自1999年起,社区着手改造环境美化绿化工作,也在努力保存维护着历史的轨迹。百年古井、宅院古厝、两座日据时期所留下的碉堡、大片墙留下的弹孔、战斗机、多处庙宇、古老的轻便车道,都在全体居民的努力团结合作下得以完好保存。康乐社区运用这些文化资产,打造出“天上飞地上走 康乐社区统统有”的历史人文体验,包含了古迹巡礼、碉堡体验、轻车便道等项目,吸引了很多外来游客来到康乐社区进行历史探访和文化体验,带动了康乐社区的经济发展。
这个案例,对于大陆的社区营造也有一定的启示,在经济起飞的当下,适切地保存文化或以文化之名,反而可以创造出加倍的经济效益。我们要深挖文化资产,对一些处于即将消亡或休眠状态的文化进行思考,是否可作为社区营造的关键资源,并在传统文化中加入新的要素,碰撞出新的火花,使得没落的文化重新被整合利用。
在社区营造中,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社造的永续力量。再以桃米社区为例,当地震后,桃米一开始就明确以“社区营造”的视角切入桃米社区重建工作。作为发动主体的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在社区重建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协作和指导者”的角色,一直致力于社区培力,帮助社区人成长,他们坚持要求村民们接受他们举办和组织的各种培训,通过各种方法,让居民们了解社区发展以及生态发展的理念和知识。他们办社区营造培训班,面向桃米居民,也面向外面的社区营造者……由此形成了村民自主经营、良性互动的社区营造模式。
我国台湾经验告诉我们,社区营造人力组织及人才的培养训练,是推动社区永续经营的重要策略。我们要挖掘社区骨干,培育社区领袖,成立和发展社区自组织,运用“学中干、干中学”的培养模式,结合专题讲授、互动研讨、角色扮演、实例分析等多种培养方式,引导并助力其组织居民群策群力解决社区公共事务,提高其在社区营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我国台湾的社区营造因地制宜,保留并善用了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保留了社区特有风貌,淡化了硬件的开发与建设,联结人与人的情谊,打造人与环境的关怀,讲求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深种,让社区有“故事”可以讲,有“符号”值得骄傲,它们成为了一个社区的灵魂归属和个性名片,让原住民眷恋自己的社区,让外来者读懂他们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