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结硕果转型升级续辉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发展成就

2020-01-02 07:00朱引科杨艳华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航天工业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航天技术型号研究院

朱引科、杨艳华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20 世纪60 年代中期,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三线航天工业基地的伟大决策,062 基地应运而生。2005 年1 月,062 基地更名为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开启由后方生产基地向集研发、制造生产为一体的研究院转型发展之路。50 余年来,作为国家三线基地、国家军工企业的四川航天始终与新中国建设发展的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历经 “三线”建设、脱险调迁、改革重组和转型升级发展等多个阶段。目前,研究院已发展成为以防务装备、宇航产品、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服务业为主业,航天制造优势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院广大干部职工以国为重、团结奋斗,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速转型升级,强化自主创新,持续提升能力,研究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科技创新日益增强,员工收入与日俱增,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4.5%,利润总额年均增长9.7%,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3.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2%。

一、铸剑卫国,守使命敢担当筑牢发展主业

研究院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将完成国家型号生产任务作为立院之本、发展之基,作为必须确保的首要政治任务,紧紧抓住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次历史机遇,不断加强型号研制生产能力建设,持续提升航天型号任务完成能力,建立了完整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工艺保障体系,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作风顽强、技能优良、敢打硬仗的员工队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批生产能力体系。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研究院所承担的国家型号生产任务在数量屡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全部实现了按时优质交付,圆满完成国家赋予的强军使命,并发展成长为推动国家一流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

自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以来,四川航天“卫士”系列战术武器研制从零起步,从无控、简控、精确制导到巡飞、巡航导弹领域,从单一型号到型谱化、系列化产品,从一般产品 研制到产品系统集成开发,形成了“以火箭弹和巡飞弹为主”的型号产品发展格局,拥有各类型号、项目几十个,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卫士”已成为国际军贸领域的知名品牌,“卫士”系列产品已成为研究院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将宇航领域作为主业发展的重大助力,紧跟宇航产业技术发展步伐,加快融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主业,大力拓展宇航产品市场领域,参与完成了空间站系统物资管理分系统、货运飞船货运保障分系统研制任务。

二、改革体制机制,助力民用产业能力提升

多年来,研究院始终响应国家号召,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将航天技术和成果转化运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积极探索民用产业发展之路。

2011 年,研究院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内首家院级实体公司 ——四川航天工业集团,专门负责民用产业板块发展,在航天科技集团内首家实现军民分线运行,有效解决了两大产业“二元结构、一元管理”问题,搭建起了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及服务业两大产业新的发展平台。通过实施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服务业产业资源逐步向核心业务聚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发展形成以特种装备、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业方向,以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建筑施工等为主要业务领域,集通信、物流、物业、教育、医疗等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

2018 年,研究院民品收入达到近125 亿元,利润2.55 亿元。而在2011 年底,研究院民品收入只有38.8亿元,总收入62.87亿元,利润仅为0.94 亿元。目前,研究院规模10 亿元以上的民用产业公司有4 家,形成了以“航天塑模”“九鼎科技”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发展平台,以“航天电液”“川南能源”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发展平台,以“航天天盛、航天建筑”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平台。

历经几十年的改革探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服务业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研究院民用产业已经发展壮大成为研究院的兴院之源,研究院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获得全面提升。

三、创新驱动,强力提升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研究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克服基础条件薄弱、资源相对缺乏、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不够、智能制造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等多重困难,在科技、体制机制、管理和人才等方面大胆创新实践。从2004 年062 基地成立研发中心,到2005 年基地更名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并于2008 年在研发中心基础上组建成立第七总体设计部,研究院一直极力构建型号总体能力,努力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大力拓展宇航产品市场领域,全力提升国家型号任务完成能力,致力民用产业创新发展。通过多年坚持创新驱动,快速提升了研究院战术型号快速构型能力,实现了“卫士”系列型号自主研发与集成创新;打造一批优势专业,实现了多领域、多专业的创新突破;开展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实现了型号制造水平全面升级;在民用产业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大胆创新实践,实现了民用产业集约化管理与规模扩张。

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19 年4 月,研究院第二届创新大会进一步明确了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出台了《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后续科技创新工作将以加强创新对主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为核心,以提升创新能力水平为重点,深化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热情与活力,全力打造四川航天跨越发展的动力引擎。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完善选人用人和人才激励机制,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实施四川航天“英才工程”。从2019 年起,计划在未来5 年内选拔培养100 名科技精英人才、100 名技能精英人才、50名管理精英人才、50 名青年拔尖人才。每年设立2000 万元人才专项基金,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环境氛围,加大对一线骨干人才和核心人才的激励倾斜力度。

四、提高站位,深入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

研究院始终与国家同心同向,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各个时期的重大决策与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后,研究院党委准确把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要求,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航天事业发展新战略,牢牢把握“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工作主线,切实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研究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26”重要批示和航天科技集团第七次工作会部署,深入落实新时代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实现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积极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研究院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纪律保障和作风保证。

研究院党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国家级荣誉40 余项。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研究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清醒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近几年的工作重点,擘画出了企业未来转型发展的美好蓝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26”重要批示和航天科技集团第七次工作会部署,坚持“战略为基、战术强院、宇航助力、民用兴院”的发展方针,倡导“开放、学习、创新、实干”四种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切实抓好各项战略举措的落实,为建设航天强国、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航天技术型号研究院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质量管理创新方法探究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在新时期加强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的思考
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
不是我!是他捣乱!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43项最新成果震撼亮相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航天型号全要素管理的初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