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液体动力的发展与辉煌成就

2020-01-02 07:00张美书张平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航天工业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研究院火箭航天

张美书、张平/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在航天液体动力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沉淀了一份深沉美好而刻骨铭心的记忆。透过航天液体动力半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一幅幅航天报国、恢弘磅礴的历史画卷,看到几代航天人艰苦创业、勇于担当的壮志雄心。

1969 年12 月3 日,这是航天液体动力事业发展历程中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第七机械工业部批复成立067 指挥部,宣告了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的正式诞生,也宣告了作为航天科技工业体系中一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正式诞生。

无论是过去的067 指挥部、067 基地,还是现在的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都是航天科技工业体系中的重要成员,承担着“发展航天,动力先行;打造一流动力,建设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责任。

以1969 年12 月3 日为时间轴,向前溯源到1956 年,液体动力的前期创业经历了13 年艰苦奋斗的激情岁月。1956 年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北京建立;11 月23 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发动机研究室宣告成立;1958年4 月2 日,成立火箭发动机设计部;1965 年,067 基地在陕西凤县开始三线建设。

以1969 年12 月3 日为时间轴,向后延伸到2019 年,液体动力事业的发展恰逢50 年创业创新的辉煌节点。1970 年,067基地建成投产,并于1993 年由凤县搬迁西安;2001 年12 月3日,经国家批准更名为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2008 年7 月22 日,航天液体动力进行重组实施,即新的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成立;2012 年9 月,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研究院大家庭的一员。由此,研究院形成陕京沪汉一院四地管理新格局,迈入崭新发展时期。

自1956 年创建以来,研究院已经走过60 多年发展历程。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液体动力事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无论是艰辛起步、三线创业时期,还是在调迁奋飞、重组跨越阶段,研究院始终不畏艰难、潜心钻研、创新超越,勇攀高峰,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筚路蓝缕,磨砺“航天报国”之志

新中国成立后刚满7 年时间,党中央作出了发展航天事业的伟大决策,开启了“两弹一星”的辉煌征程。从那时起,研究院响应党的号召,肩负“发展航天,动力先行”的崇高使命,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开启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制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艰辛起步和艰难探索。在“发展航天,动力先行;打造一流动力,建设航天强国”的艰难历程中,研究院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挫折,但始终没有动摇过全院干部职工航天报国的坚定信念。

20 世纪50 年代末期,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动机研究室和发动机设计部先后成立,面对一穷二白、极其落后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基础,以及苏联撤走全部专家的雪上加霜、3 年自然灾害等重重困难,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相反却磨砺了航天液体动力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志。

1960 年11 月,我国第一枚 “1059” 导弹发射成功。1964 年 6 月 29 日,改进后的某型号导弹进行了第二次全程试飞,导弹冲天而起并最终击中目标;7 月 9 日和 11 日,靶场又接连发射2枚全程试验弹,并再获捷报。3发3 中,这标志着液体火箭发动机开始走上了从仿制迈向自主研制的发展道路。

1966 年 10 月 27 日,导弹与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获得成功,我国开始建立起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中近程、中程导弹技术体系,标志着我国真正拥有了战略打击力量。同时,某型号发动机突破高频不稳定燃烧并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设计已经开始走向独立。中国第一台高空发动机的研制,为1970 年1 月30 日我国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航天液体动力助推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迈出了崭新步伐。

三线创业,奏响拼搏奉献时代强音

从1965 年开始,航天液体动力事业开始了长达28 年的三线建设时期。在秦岭深处,航天液体动力人在“红光沟”安营扎寨,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创新攻关,在国防建设和航天型号需求的牵引下,完成了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特别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主发动机的研制定型,使中国战略导弹的射程迈入洲际时代;而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在这里起步并完成整机试车,标志着中国火箭运载能力进入到世界先进行列。

三线建设时期,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生活环境极为恶劣,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研究院老一代三线创业者发扬战天斗地、排除万难、勇往直前、拼搏奉献的革命精神,在研制成功不同种类、不同用途、不同型号、不同推力的一系列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同时,也不断锤炼航天液体动力人勇于拼搏奋斗,勇于攻坚克难的顽强品格。

1980 年、1981 年、1990 年的3 次特大洪水泥石流灾害,让研究院前身067 基地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洪水和泥石流冲毁了道路、桥梁、厂房、家属楼和基础设施,致使整个基地交通、水电、通讯全部中断,科研生产全面瘫痪。但全体干部职工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以“自己干,三不变”的豪迈气慨,抗洪抢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矢志奋斗,交出航天强国优秀答卷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研究院院长刘志让深有感触地说,液体动力作为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最核心装置,对航天技术发展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其发展水平的高下决定了航天事业发展的空间大小。

20 世纪90 年代初,航天液体动力人实现了从三线到城市的战略转移,开始了“扛着红旗进长安,进了长安更高举”的二次创业。至此,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迈上了体系化、工业化道路,发动机从种类、产量到质量都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为以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制成功了一系列航天动力产品,为推动中国航天发展提供了精准可靠的飞天动力。

这一时期,研究院面临着从三线艰苦环境向大城市战略转移过程中的一系列崭新考验,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模式、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新环境,开创军民融合新格局等一系列挑战。

面对挑战,在研究院党委的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发展航天,动力先行;打造一流动力,建设航天强国”的责任担当,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型号工程,实现了液体动力的崭新跨越。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液体动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航天事业提供更加有力的动力支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于2008 年7 月对液体动力实施战略重组,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与位于西安的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及其所属单位一起组建成了新的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由此中国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扬帆起航。2012 年9 月,位于武汉的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加盟到航天液体动力大家庭,至此,研究院形成了陕西、北京、上海、武汉一院四地的管理格局。新的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也由此形成了以常规发动机、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氢液氧发动机、上面级发动机、姿控发动机及空间推进系统、助推发动机等为代表的液体动力产品系列。

2 次航天液体动力的战略重组,达成了陕京沪汉一院四地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航天液体动力在支撑航天强国建设中迈上了崭新的台阶。

迄今为止,研究院提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完成了300 多次发射任务,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为代表一系列重大航天任务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动力保障,为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专项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5 年9 月20 日,120 吨级、18 吨级两型液氧煤油发动机推举“长征”六号实现圆满首飞;2016年1 月,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团队被中央电视台和国家科技部等七部委授予2015 年度“全国十大科技创新团队”;2017 年10 月,液氧煤油发动机为国家战略工程形象代言,并以公益广告形式在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播出;2018年1 月8 日,120 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收获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独立申报问鼎的国家级最高荣誉。

创新探索,产业发展助力兴国富民

与型号研制一样,研究院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充满了艰辛与坎坷。

在不断适应市场、追赶超越的摸爬滚打中,在产品更新换代、机制转型升级的艰难探索中,研究院始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以一定要让航天动力技术成果服务国计民生的执着,坚韧不拔,走出了不断创新创造、做优做强的发展之路。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潮,全国各地非公有制经济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1985 年初,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军品任务锐减,使067 基地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但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始了军转民的艰辛探索。尽管很多尝试皆以失败告终,但就是在这样勇者无畏的探索中,他们更加坚定了推动航天技术成果转化为国民经济、服务百姓生活的信心与决心。

1994 年以后,067 基地全迁西安,刚刚走出山沟的人们被改革开放后大都市繁华的商业景象震撼,发展民用产业的激情再一次被激发。20 世纪90 年代后期,067 基地对产品与产业的区别进行了深入思考,对民品在改革发展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最终大胆决策加快军民分线步伐。1999年,由067 基地牵头,将相关优势产品集中起来,成立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3 年实现上市,初步形成了军民并重、共同发展的格局。

2008 年液体动力重组之后,为了改变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长期以来“散小弱”的局面,研究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一方面清理注销非主业、盈利能力弱的小公司;另一方面通过创新驱动,归核聚焦,深度融合一院四地的技术和资源,发挥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优势,逐步形成了航天特色鲜明的“节能环保”和“特种装备”两大板块,并高质量进行产业整合和产业链延伸。

如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已成为支撑研究院发展的中坚力量。研究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实践创新驱动战略、军民融合战略、品牌战略、国际化战略、大客户战略,将航天液体动力尖端技术不断转化为节能环保、特种装备等造福民生、服务国民经济诸多领域的项目。锤炼出国内一流的系统集成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三废”处理、流体机械、氢能利用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了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规划能力、研发创新、质量保障等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重点产业化公司、重点产业化项目、重点创新项目、重点能力建设项目、重点机制创新项目建设,形成了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研究院航天服务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强到优的创新探索和迭变升级。特别是2007 年、2017 年,西安地区两次航天服务业重组整合,形成了航天服务业新的发展业态,提升了服务品质,不断满足了职工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血脉传承,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

研究院半个多世纪液体动力波澜壮阔的发展,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蕴育了丰硕的文化成果。研究院党委书记周利民说,这些文化成果不仅给全院人以心灵的洗礼与精神的塑造,同时也为研究院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孕育了具有时代特征、航天特点和中国航天液体动力特色的动力文化。

三线创业期间,研究院发扬战天斗地、排除万难、勇往直前、拼搏奉献的革命精神,在艰苦环境的浸泡中不断锤炼出顽强的品格,在三次特大洪水灾害中不断磨砺出了坚韧的品性,成为全院人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柱。

1991 年,原航空航天部赞誉研究院前身067 基地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顾全大局的队伍”,授予067 基地一面“艰苦奋斗的楷模,无私奉献的榜样”的锦旗,印证了研究院践行航天精神,坚守航天报国信念的不变情怀。

搬迁西安后,研究院党委发挥动力文化凝心聚魂的作用,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打着红旗进长安、进了长安更高举”的目标上来,把智慧凝聚到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型号工程作贡献上来。液体动力战略重组后,研究院党委通过对航天液体动力事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脉络、不同地区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提炼,对研究院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进程中历史方位、发展坐标进行客观定位,构建起了研究院动力文化体系,从而推动了2 次战略重组的顺利实施,以“汇聚能量、推举梦想;先行一步、领先一路”和“心思用到位、工作做到位、自律严到位”为核心内容的动力文化理念也日益成为陕京沪汉一院四地干部职工高度认同和共同践行的精神旗帜。

半个多世纪的拼搏奋斗、攻坚克难、创新超越,研究院谱写了“发展航天、动力先行”这一彪炳史册的时代壮歌,铸就了“打造一流动力、建设航天强国”这一光耀华夏的历史丰碑。

研究院始终以创新为画笔,以星空为画布,以成功为画卷,打造了享誉世界的一流航天液体动力,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中,屡建功勋,创造了中国航天动力发展史上的数十个“第一”,铸造了火箭发动机金牌品质,推举中国航天飞向一个个崭新高度。

新时代,航天液体动力事业任重道远,前景光明。研究院党委、领导班子提出“到2040 年分两个阶段、三步走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宇航动力公司、全面支撑航天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时不我待,催人奋进。

新时代,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将承载光荣和梦想,肩扛使命和责任,为中华民族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提供更加强大而可靠的飞天动力,点燃通向太空的圣火,推举中国航天飞翔的更高更远!

猜你喜欢
研究院火箭航天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陕西省红色文化教育研究院
不是我!是他捣乱!
逐梦航天日
以美声承载音乐剧——北大歌剧研究院牵手“堂吉诃德”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