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月连,陈 权,李晓毅,王 颖,陈鸿鹏,刘肖雨1,,赵 威,刘玉婷,陈艺琳1,,刘新光,孙雪荣(广东医科大学 1. 东莞科研中心衰老研究所,2. 医学检验学院,3. 信息工程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5. 药学院,6. 基础医学院,7. 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广东东莞523808;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广东湛江 52023)
在贴壁细胞体外培养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传代[1-2]。在传代过程中,细胞悬液种板后,细胞贴壁和分布是否均匀,是影响细胞功能及后续实验的重要因素[3-5],如何使细胞分布均匀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由于目前缺乏统一且标准化的细胞均匀分布的方法或仪器,科研人员大多通过手工或生物摇床对培养板等进行摇动,以达到细胞均匀分布,但是每个人的操作手法不一样,摇床的参数也各不相同,效果也参差不齐。哪种摇动方式更容易使细胞均匀分布?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使液体在垂直方向做相对运动,即“十”字轨迹运动,能使细胞分布较好。因此,为了比较不同摇动方式对细胞分布的影响,本文通过手工或摇床对种板后的细胞悬液进行摇动,比较并筛选出能使细胞均匀分布的摇动方式,为科研工作者做细胞传代提供参考。
胎牛血清;DMEM生长液;黑色素瘤A375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胰酶;12孔板;100 mm培养皿;普通生物摇床(WD-9405D)购自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TS100,Nikon)。
1.2.1 细胞传代和种板 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生长液培养黑色素瘤A375细胞(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待细胞生长至约80%融合后,经胰酶消化和生长液中和后,离心去上清,再用生长液重悬。分别取含5×104和5×105细胞重悬液,种板于12孔板或100 mm培养皿中,用不同的摇动方式混匀细胞后,置于37 ℃,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4 h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TS100,Nikon)下观察和拍照。
1.2.2 细胞悬液的摇动方式 细胞悬液种板后,采用不同的摇动方式混匀细胞,然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每个实验至少重复3次。本研究采用了3种不同的摇动方式:(1)不规则摇动,细胞种板后,不做特殊处理,简单摇晃后置入培养箱中;(2)生物摇床摇动,将培养板置于普通生物摇床上(WD-9405D,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水平面做椭圆形运动,30~40 r/min,摇动约1 min后,置于培养箱中培养;(3)“十”字交叉摇动方式,根据培养板或培养皿大小不同,采用两种不同的摇动手法,使细胞悬液呈“十”字轨迹运动。针对面积小的12孔板,在水平面做前后、左右方向“十”字运动,先左右运动10个来回,再在垂直方向10个来回,依此交替,时间约1 min,针对面积较大的100 mm培养板,分别以水平面X轴和Y轴为枢纽,进行前后、左右的“跷跷板”式摇动,使液体呈垂直交叉运动,每个方向来回摇动10次左右,并交替进行,时间约1 min。
不规则、椭圆形及“十”字轨迹摇动方式对细胞分布的影响如下:
(1)不规则摇动:研究发现,将A375细胞悬液种于12孔板后,进行简单的不规则摇动,然后置于培养箱中,可见细胞分布明显不均匀,中间区域细胞密集,甚至重叠,出现细胞因营养不足脱落死亡;而周边区域细胞分布较稀疏,虽营养充足但细胞相互交联少出现轮廓不清,生长速度缓慢等不良状态(图1A~1C)。
(2)椭圆形摇动:将含细胞悬液的12孔板用生物摇床在水平面上进行椭圆形摇动后,再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其细胞分布相对于不规则摇动更加均匀,但培养孔中央区域仍有一定的细胞聚集区,亦使集聚区细胞脱落死亡(图1D~1F)。
(3)“十”字轨迹摇动:根据培养板、皿的大小不同,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摇动方式,使培养悬液呈“十”字交叉运动。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60 mm的培养皿,或普通细胞培养板(6孔板、12孔板)等,可采用水平面的“十”字轨迹运动方式,即细胞种板后,用手工操作对培养皿/板进行水平面的“十”字轨迹运动,交替在前后和左右方向进行来回运动(图1G,H),然后放入培养箱培养。本研究以12孔板为例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与不规则摇动和椭圆形摇动方式相比,“十”字轨迹运动可使细胞分布更加均匀(见图I)。而对于直径大于100 mm的培养皿,水平面的“十”字轨迹运动容易使液体溢出,为此,我们用了“跷跷板”式的“十”字摇动方式,即以手工方式将培养皿分别以X轴和Y轴为支点,进行前后、左右摇动(图J,K),这种运动方式相对温和,液体不容易溢出。我们用100 mm培养皿进行了测试,发现种板后细胞分布均匀,细胞轮廓清晰,效果与水平面的“十”字轨迹运动类似(图L)。
在贴壁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将细胞重悬并转移至新的培养板、皿或瓶中(简称为种板),还需摇动生长液使细胞均匀分布。细胞贴壁后如分布不均匀,会对后续实验造成困扰。如果细胞分布不均匀,会造成细胞在培养基中获得营养成分多寡不同,且繁殖速度也不一样。种板太密的地方,细胞获取营养成分困难,并出现接触抑制,从而限制了生长;细胞太稀的地方,因细胞之间“交流”减少,生长速度也可能减慢;而密度适中的地方,细胞状态和生长速度均较佳,且均一性好。参差不齐的细胞密度和生长方式,对后续实验影响较大,因此,如何使细胞分布均匀,是不少实验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难题。
图1 不同摇动方式对细胞分布的影响细胞分布的影响
为了使细胞均匀分布,许多科研工作者用手工摇动的方式混匀细胞悬液,但操作方式因人而异,效果良莠不齐,究竟哪种摇动方式比较好,尚未见报道。有些实验室则使用生物摇床对种板的细胞进行混匀,摇床的运动方式大多为水平椭圆形、圆周式摇动、左右摆动或不规则震动等,形状大小功率等参数各不相同,某些摇床虽然可用于混匀细胞悬液,但参数不容易掌握,且效果不大稳定。目前专业用于细胞种板的摇床很少见,更多的摇床是用于悬浮细胞的培养和震荡[6]。
本实验表明,不规则摇动容易使细胞出现分布不均,密集区域细胞因营养不足,生长空间受限,出现细胞死亡脱落,而稀疏区域细胞虽营养空间充足,但因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而出现生长缓慢等表现;而椭圆形摇动种板细胞生长情况较不摇动方式好,其产生的分布密度差异相对较小,但仍有部分细胞分布不均匀。相较于前面两种方式,“十”字轨迹运动可发挥有效混匀细胞的作用,培养后细胞分布均匀,形态轮廓清晰,生长状态良好。
针对不同大小的培养皿/板,采用了不同的“十”字摇动方式。其中水平面“十”字轨迹摇动方式使用较多,这种运动方式的作用力较大,液体移动速度也较快,适合于直径较小的培养板/皿,如6孔板、12孔板及35 mm、60 mm培养皿等,因这些规格的培养板/皿,培养面积小,液体移动距离短,故需要较大的摇动力度。但对于直径较大的培养皿,如100 mm及以上培养皿,其液体可运动的距离远,作用力也相对增大,此时再用水平面“十”字运动方式可造成液体飞溅逸出。因此,选用了较温和的“跷跷板”式“十”字运动,这种方式是以X轴和Y轴为支点,前后、左右交替摇动培养皿,其混匀效果好,同时又不至使液体溅出。
生物摇床经常用于混匀溶液或细胞等,摇床的机械运动可通过横纵向摇杆、悬臂、万向定位滑轮和电生磁场发生振荡等多种方式实现各种运动,但目前市面鲜见专用于细胞培养,使生长液呈“十”字轨迹运动的摇床。本文为进一步开发相关的细胞培养专用摇床提供了依据。当然,要让“十”字轨迹运动摇床适用不同的培养皿、板或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才能得出频率、振幅和时间等科学有效的数字化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