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华 赵劲松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住院治疗期间,患者发生感染,传播环节包括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医院感染包括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是由于患者免疫力降低等自身因素所致的感染,而外源性感染是来自外部病原体所致的感染[1]。由于院内感染会加重患者病情,需延长治疗时间,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不仅增加患者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还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2]。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感染成为医院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医院感染患者开展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12月100例医院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9.82±10.55)岁;住院时间8~36 d,平均住院时间(22.35±6.51)d。观察组女22例,男28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0.17±10.06)岁;住院时间9~40 d,平均住院时间(22.86±6.93)d。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对感染程度进行评估,Ⅰ级:临床症状轻微,不影响病情则为轻度感染;Ⅱ级:临床症状较严重,影响病情恢复为中度感染;Ⅲ级:症状非常严重,加重病情发展则为重度感染。两组患者治疗前感染程度,见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感染程度比较[n(%)]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医生根据临床经验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处理,从而控制感染。
1.2.2观察组 给予微生物检验,先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具体为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ID 32E试条鉴定细菌类型,再以ATB G-5试条行药敏试验,最后再用该公司的ATB Expaession 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以超广谱β-内酰胺酶进行初次筛查,并以病原学检查确诊。用K-B法行确诊试验,分两组试验,①头孢噻肟30 μg/片,头孢噻肟10 μg/片或克拉维酸10 μg/片。②头孢他啶30 μg/片,头孢他啶10 μg/片或克拉维酸10 μg/片。如果把克拉维酸加入任意一组,抑菌环直径>5 mm,则说明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医生则需要在微生物检验结果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控制情况。感染控制情况:对标准菌株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进行鉴定,鉴定率>99%,且药敏试验符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4]的标准,感染控制包括消失、有效控制、感染。消失:患者感染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有效控制:患者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有复发的可能;感染:患者有明显感染症状,需做进一步治疗处理。总控制率=消失率+有效控制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染总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控制情况比较[n(%)]
3.1医院感染因素 自从有医院以来,医院感染问题就同时存在,在20世纪中期才开始认识医院感染,开始重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较为常见的还有病毒感染、支(衣)原体感染等。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以及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感染对象包括医院工作人员、住院患者、患者家属、探视者等。医院感染有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两种,内源性感染是患者自身感染,是病原体寄居于患者体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感染。外源性感染是交叉感染,病原体是外部环境、个体接触等导致的间接感染。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广泛使用,耐药菌株明显增多,耐药性增强,从而导致医院感染风险增高。感染源、易感群体、感染途径同时存在,则可引发医院感染,因此,应从这些环节进行感染控制,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5]。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是鉴定细菌,而微生物检验能够快速有效鉴定细菌,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利的依据。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微生物检验逐步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重点课题,有效、准确的微生物检验信息可为临床诊治、抗生素使用提供准确指导,有效防治医院感染,提高治疗效果[6]。
3.2微生物检验应用 由于医院感染范围大,患者感染部位多样,因此,医护人员需快速鉴定病原菌的种类,查明感染原因,才能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微生物检验鉴定感染病原菌主要采用微生物分离法,主要有: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细菌素分析、分子分型、质粒图分析等方法[7]。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以微生物检验法检测鉴定感染病原菌,根据检验结果,明确病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快速消灭感染源,从而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率。有学者证实,微生物检验具有反馈患者疾病信息,明确细菌并提供治疗药物指导的作用[8]。本研究中采用K-B纸片法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该方法一种特殊流行病学分型工具,是重要的细菌鉴定法,能够为感染治疗选择出最佳药物。本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感染总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感染程度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生物检验可快速鉴定病菌,选择正确的治疗药物,有效提高感染控制效果。
3.3医院感染防治建议 对于医院感染的防治,建议如下:①在医院感染中,医务人员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播途径,因此,定期对医护人员的双手做细菌学检测,也是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9]。②保护易感人群,采用微生物检验感染的易感人群,微生物检验能够检测出多中菌群,操作简便、费用低,还能避免患者直接接触感染源,从而有效预防感染。③定期对微生物检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定期对检验人员的检验知识、感染疾病、检验操作等相关专业培训,明确责任制,调动积极性,增强责任心,从而提高检验准确度和检验工作效率,从而真正发挥微生物检验的重要作用。④在使用无菌室时,应注意无菌室的物品整齐和卫生清洁,常用检验用品应摆放在无菌室显眼处,常用检验物品包括:镊子、酒精灯、记号铅、火柴、接种针等。桌椅、凳子、检验用具等应保持固定位置,定期对无菌室工作台、桌凳、门窗、地面进行清洁消毒,再用紫外灯进行杀菌,确保室内处于无菌状态,确保无菌检验的准确率。检验人员在进行检验操作时需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在检验操作过程中,尽量少说话,确保无菌室操作。⑤院内感染中,感染率最高的是手术室和病房,因此,医院应定期采用微生物检验检查病房、手术室等高危科室的感染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隔离预防措施,快速切断传播途径,从而有效防止发生大范围的院内感染[10]。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检验速度快、结果准确等优势,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指导依据,有效控制感染,对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