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国
(宜春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西 宜春 336000)
分层教学法是指在同一个教学课堂上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施行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此,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收获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分层教学法通常被应用在中小学的教学课堂中,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在高职教学课堂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分层教学法的影子。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科学的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整体性的提高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从而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综合型的人才。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备课、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以及分层布置课后作业。在这样一种分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频繁,从而在教师良好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进而将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学生共需要进行三年的计算机学习,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让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在每一个学期都能够得到提高。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核心在于教师的良好引导,包括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如何制订分层目标和内容等。在分层教学法中学生的教学主体位置更加被突出,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个计划和手段都需要围绕着学生来进行[2]。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定义教师的教学成绩,这样一种教学评价方式不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否定,而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更高要求。在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及时的关注,然后针对他们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沟通协作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都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高。
1.3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教师为其制定的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同时还能够获得教师针对性的引导,所以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以及在学习中获得掌握知识的成就感,如此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会通过各种情境的创建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收获,从而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需要严格遵守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辩证的看待学生的差异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职计算机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在讲台上讲解相关知识点,而学生只是在讲台下被动的进行知识接收。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同时课堂氛围也十分枯燥和乏味,学生们的学习质量自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由教师为教学主体的观念向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观念进行转变,同时教师需要化身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引导[3]。教师需要加强对分层教学法的理解和重视,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是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如此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考试的形式来测评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将学生分为四个层次,即完全没有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学生、有基本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学生、能够较为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的学生以及能够非常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的学生。在对学生分层完毕之后,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通过不同教学目标的设定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教学《Word小板艺术排版》时,对于没有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教学目标定为基本操作的完成;对于有基本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教学目标定为较快完成效果图;对于能够较为熟练的操作计算机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教学目标定为在限定时间内良好的完成效果图;最后对于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教学目标定为在最短时间内又快又好的完成效果图。如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收获知识。
为了很好地施行分层教学法,教师不仅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依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指导。
例如在《EXCEL》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只需要指导其学习表格的一些基本内容就行,比如合并表格、删减表格等。对于计算机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指导其学习表格的一些深入内容,比如求和公式等。而对于计算机基础优秀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指导其学习表格的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识,比如关联两个表格内容等。对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指导是为了帮助其都能够学有所收获,而不至于优秀的学生在基本知识学习中索然无味,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深入知识的学习中完全听天书。
在高职计算机课堂上,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来完成大量的巩固练习和深入研究,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5]。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分层,所以学生的课后作业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对于计算机水平强的学生,在课后的作业中教师可以为其提供一些比较深入的课题或技术去进行研究;而对于计算机水平一般的学生,在课后的作业中教师只需要为其提供一些稍有难点的作业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最后对于计算机水平差的学生,在课后的作业中,教师只需要让其去熟练课堂上学习的操作即可。课后作业的分层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巩固和深化学习,在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良好完成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学生们将都能够提高计算机水平。
教学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考核会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即好学生的考核成绩非常高,而差学生的考核成绩非常低[6]。这样一种考核方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着学生的学习欲望,导致好学生有了骄傲心理而差学生有了自卑心理,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高职计算机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考核的分层,这样才具有考核的公正性以及实际意义。在教学考核分层中,教师可以借鉴学业水平考试的等级考和合格考。
总之,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施行分层教学法意义重大,其很好的契合了高职学生计算机水平基础层次不齐的现象以及高职学生学习能力高低不同的特点,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都得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而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质量。在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契合学生的学情对教学目标、内容、作业以及考核进行分层,从而在全面的个性化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