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东 李凤英 徐亚茹 王新立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特征是腹部疼痛或不适,以及在没有器质性紊乱的情况下肠习惯的改变[1~4]。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胃肠道紊乱,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4%~22%[1]。IBS是一种通常不危及生命的疾病,与预期寿命降低无关,这可能导致临床医生低估其危害[2]。然而,有研究显示,与同年龄的对照组相比,IBS患者每年的就医次数是对照组的2~3倍[3],因此,了解影响IBS患者生活质量的变量非常重要[4]。虽然IBS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肠外症状、精神症状、疾病严重程度和性别的影响,但IBS亚型的影响尚不清楚[5]。以前的研究发现IBS亚型对QOL的影响没有显示出任何差异[6]。为了更好地了解IBS亚型与IBS-QOL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采用IBS-QOL问卷对IBS亚型对疾病特异性QOL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1 研究人群研究数据来自2015年6月~2017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研究期间筛查的572例患者中有251例被诊断为IBS。研究对象年龄均大于18岁,平均44.3岁。79.7%的患者为女性(女200例,男51例)。所有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都完成了罗马Ⅲ问卷[7]。通过罗马Ⅲ问卷诊断为IBS的患者被进一步分为4个亚型:IBS-便秘(IBS-C)、IBS-腹泻(IBS-D)、IBS-混合型(IBS-M)和 IBS-非分类型(IBS-U)[7]。8例被诊断为IBS的患者没有足够的信息将其分为亚型。在其余243例患者中,IBS-M最常见(121例,49.8%),其次是IBS-D(56例,23.0%),IBS-C(54例,22.2%),IBS-U(12例,4.9%)。见表1。IBS-U分类的患者被排除在外,除了小样本量之外,还因为IBS-U类别的临床意义不确定。诊断为IBS患者进一步评估上消化道症状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
表1 肠易激综合征三种亚型的基本资料[n(%)]
1.2 消化道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估使用患者上消化道症状严重程度指数(PAGI-SYM)[8]评估上消化道症状的严重性。其采用六个子量表评估上消化道症状的严重性:烧心/反流、饱胀/早饱、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痛和下腹痛。对于每例患者,通过取每个子量表中项目的平均值来计算PAGI-SYM子量表评分;子量表评分从0(无)到5(非常严重)[8]不等。总得分采用平均分量表进行计算。如果缺少任何亚评分,PAGI-SYM总评分也被认为是无效的[2]。虽然PAGI-SYM在IBS患者中没有得到验证,但在本研究中,PAGI-SYM症状评估贴近临床,并且具有许多项目与其他IBS严重程度评分量表相近。
1.3 疾病相关特定特异性生活质量QOL使用IBS QOL问卷(18)评估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这是一份由34个项目组成的调查问卷,评估了8个方面的生活质量:烦躁、活动干扰、身体形象、健康担忧、食物回避、社会反应、性健康和人际关系[9]。根据IBS-QOL评分手册,所有项目在评分时都颠倒,以便随着IBS评分的增加,QOL也增加。所有最终的原始分数被转换成0到100的比例。使用该量表,将最低可能得分(最差QOL)和最高可能得分(最佳QOL)分别转换为0和100。这些值之间的分数表明达到的总可能得分的百分比[9]。类似地,对于每个子量表,原始分数被转换为0到100的比例,并且结果被表示为达到的总可能分数的百分比[10]。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使用STATA 11进行。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IBS分组的男女比例。采用方差分析(ANOVA)比较各分组的平均年龄。结果IBS QOL评分和亚评分均以95%CI表示。这些计算使用基于模型的估计ANOVA。采用方差分析(ANOVA)控制年龄和性别,比较不同IBS亚组间IBS-QOL总分及其子量表的平均差异。只有当ANOVA的P值小于0.05时,才使用Bonferroni校正的事后分析。对于ANOVA和Bonferroni测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整体IBS-QOL在控制年龄和性别后,IBS-D患者的IBS 特异性 QOL 最低(61.6,95%CI:54.0~69.1)IBS-M(63.0,95%CI:58.1~68.0),IBS-C(74.5,95%CI:66.9~82.1)(P=0.01,ANOVA),见表2。在事后分析中,IBS-D患者的IBS-QOL总体低于IBS-C患者(P=0.03)。IBS-M与IBS-C患者相比,IBS-QOL评分显著降低(P=0.02)。IBS-D和IBS-M的IBS QO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2.2 个体分量表
2.2.1 食物回避 食物回避得分在IBS亚型之间有显著差异(P=0.02)。IBS-D(45.0,95%CI:34.8~55.2)和IBS-M(47.2,95%CI:40.7~53.7)患者的食物回避评分显著低于 IBS-C(61.1,95%CI:50.8~71.3),两者比较P=0.04。IBS-D和IBS-M具有相似的食物回避量表评分。见表2。
2.2.2 活动干扰 各IBS亚型对活动量表评分的干扰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IBS-D患者(59.6,95%CI:51.4~67.7)和IBS-M患者(61.6,95%CI:56.3~66.9)均明显低于IBS-C患者(82.3,95%CI:74.1~90.6)(P<0.001),见表2。
2.2.3 人际关系 IBS亚型之间的关系分量表也有显著差异(P=0.030)。与 IBS-C 患者(84.7,95%CI:77.2~92.2)相比,IBS-M患者(73.3,95%CI:68.4~78.2)的人际关系受到显著影响(P=0.02)。见表2。
2.2.4 社会反应 IBS亚型患者社会反应亚级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8)。IBS-M患者的社会反应评分(66.1,95%CI:61.1~71.1)显著低于 IBS-C 患者(80.0,95%CI:72.1~87.7)(P=0.005)。见表2。
2.2.5 其他量表不同IBS亚型的烦躁、性健康、健康担忧和身体形象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肠易激综合征三种亚型的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
2.3 PAGI-SYM评分PAGI-SYM评分在IBS-C(2.6,95%CI:2.2~2.9)、IBS-D(2.7,95%CI:2.4~3.1)和 IBS-M(2.9,95%CI:2.7~3.1)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IBS亚型间平均上腹痛评分(P=0.30)、平均下腹痛评分(P=0.6)、平均腹胀评分(P=0.52)和早期饱腹评分(P=0.49)均无显著性差异。
IBS为临床常见功能性胃肠病之一,根据罗马Ⅲ标准,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为10%~25%,亚洲国家为5%~10%,且呈不断上升趋势。
在对三级医疗机构IBS患者的分析评估中发现IBS-D和IBS-M患者的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显著低于IBS-C亚型。与IBS-C患者相比,IBS-D患者对日常活动的干扰也更大,更常回避进食。同样,与IBS-C患者相比,IBS-M患者的活动干扰更多,对其关系的影响更大,社会反应评分更低。
以往研究IBS亚型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多未能显示出亚型之间生活质量的差异[11]。这些研究大多使用一般健康相关的QOL问卷,如SF-36和WHO-QOL[12]。本研究使用的IBS-QOL更加专注于IBS患者的特定关注点。
通过IBS-QOL总分和所有8个独立分量表评分,IBS-D和IBS-M彼此非常相似,并且与IBS-C患者不同。有报道研究了IBS-M和IBS-D患者在排便急迫性方面的相似性,这至少部分地解释了IBS-M患者在食物回避和对活动域的干扰方面的量表评分较低[4]。
本研究证实,与IBS-C患者相比,IBS-D和IBS-M患者在食物回避方面比率明显偏高。许多IBS患者将其胃肠道症状归结于饮食,因此,大多数患者限制食用造成自身症状的食品[11],向医生报告的食物回避也与症状严重度和低生活质量有关[13]。研究表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可增加结肠气体生成、小肠水容量和小肠运动,从而加剧IBS症状,如疼痛、腹胀和腹泻。事实上,禁食和限制在发酵碳水化合物中的饮食被证明可以改善IBS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包括疼痛、腹胀和腹泻[14~16]。因此,IBS-D患者明显更高的食物回避可能是由于自身原因或医生的建议,以尽量减少这些胃肠道症状。
众所周知,IBS会干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如日常社交活动和工作效率[11,13],但关于IBS亚型对日常活动影响的数据有限。本研究中,与其他IBS亚型相比,IBS-D和IBS-M患者因其疾病对其活动的干扰更大。有研究[14]报道了在女性IBS患者中的类似发现。排便次数增多限制了个人外出的能力,从而对从事日常活动,如工作、旅行和其他社交/休闲活动造成影响[10,17]。
我们发现与IBS-C患者相比,IBS对IBS-M患者的社会关系有显著影响。有报道称,约1/5的已婚或与其他人共同居住的IBS患者,由于他们的疾病,造成人际关系出现各种困难[16]。超过一半的患者表示在工作场所人际关系不佳。据报道,IBS-D患者的人际问题更为严重[16]。心理学人际关系治疗和人际困难的改善不仅可以改善IBS患者的心理痛苦,而且可以改善IBS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16]。因此,IBS-M患者通过心理咨询和人际关系疏导治疗可以使其病情改善。
作为评价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的指标,消化道疾病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AGI-SYM)被用于本研究,对每一个来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常规生活质量判定来使用。虽然PAGI-SYM尚未被确认为IBS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衡量标准,但PAGI-SYM评分的组成部分,包括腹胀、下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和早期饱腹感,都是用于评估IBS严重程度量表中IBS症状严重程度的有效标准[11]。
我们发现,在IBS亚型中,整体PAGI-SYM评分和个体子成分评分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我们研究人群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相似。本研究样本量也很小,对于更多的IBS患者应该重复类似的研究。由于这些发现是来自于三级医院的患者,本研究可能与社区胃肠道门诊或乡镇医院的IBS患者有不同。然而,在这些就医过程中的临床医生也应该注意这些QOL域。
本研究中IBS-D和IBS-M患者的IBS-QOL总体上低于IBS-C患者。临床医师应特别注意患者报告的食物回避、干扰日常活动、社会反应和人际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在IBS-D和IBS-M中比其他亚型患者更为突出,并导致较低的疾病相关的特异性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