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田
(环县思源实验学校,甘肃庆阳 745700)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其本质在于以人为本,结合学生发展本念的方式进行培养。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培训更多为知识的训练, 忽略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能力的提高, 忽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尽管对现有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但却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长远有效的发展。 在伴随新课改的广泛推广与深入实施, 新课改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数学知识,还要提高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
新课改对数学核心素养作出了新的定义, 核心素养指的是符合数学基本特征、 个人终身发展以及学生被社会所需求的关键思维品质与能力, 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能力的积累以及日后的数学学习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由此,新的教学改革实施背景下,针对当代小学生应设置的标准核心素养目标可以认为是,一个人学习数学知识后,即便从事与数学无关的社会工作, 但在遇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数学的眼光和观点看待问题,认识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探究,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答问题。 其中,数学的眼光其本质是抽象的, 这种特性让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般性的特点,数学的思维本质指代的是推理,具有推理的能力那么处理数学问题的过程就具备了严谨性,而数学的语言更多表示的是数学模型,以模型的方式让数学问题的解答更快捷, 数学的应用也更具有广泛性[2]。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含义要点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模型、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而结合数学学习内容,数学核心素养又可以延伸至8 个核心词,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模型思想、推理能力、空间想象、直观几何、运算能力、数据分析。
面向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要完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 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将数学学科的内涵和要求学生提升的能力穿插在日常教学中, 总体任务包括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养三大块。 终极目标是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实现的过程并非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教出来,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出来,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形成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将日常的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联系起来, 在备课及设计教案时要有针对性地将核心素养培养任务进行呈现,比如,设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后,教师不但要明确具体探究什么?学习什么?还要明确得到了什么?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不但将知识点局限在一个平面内,要将相连知识形成一个逻辑体系,进行整合,确保学生学习时有融会贯通的过程, 思考这些知识点和课程的学习能获取怎样知识与能力,形成怎样的素养,才能在每堂教学课程中有所体现。
面向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教师首先要结合小学生的基本学情, 认识到小学生刚刚系统性接触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背景、学习节奏、认知能力等,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路径,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 其有特定的思维水平与独特的感性认知方式, 这决定了数学教学过程需要更多地应用情境法开展活动。从本质研究,情境包含有情与境两个方面, 其中情要求予以学生足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境则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创设生活情境,才能顺利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在情境教学法应用下培养小学生学科素养, 首先要求学生以发展的眼光观察世界,看待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答案。 这样的过程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抽象理解能力,提高数学模型素养,形成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习惯, 还能强化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能力,激发学习动机,感受数学价值。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并非全盘否定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 而是一一针对具体素养的培养提高具体化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数学素养,归根结底来自数学知识体系, 素养能力则是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只有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才能日渐深入地把握数学本质,提高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在此基础上更好更快地进行学习。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应设定为通过数学教育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考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升其数学逻辑能力、数学推理能力和数学创造能力,最终发展思维能力与数学学习品质。具体在教学课堂上,就要提倡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学会客观理性看待这个世界存在的各种问题,用数学思维方法探究和解决。面对问题时合理推理,大胆质疑,谨慎验证,深化感悟[3]。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数学知识与数学情感的结合,新课改中提出了“文化自信”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工作时,就要拓宽教学教育的渠道,尽可能引入更多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猜想、实验、推理和交流中获取新知,积累学习经验,强化思维能力,逐渐感受到数学本质的美感,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中,学科的核心词被提出,数学学科中常见的核心词有符号意识、数感、空间想象、几何直观等,这些都有其抽象的概念, 却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抽象指的是将数学的属性去除后,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如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概念与概念关系等,数学术语或数学符号也是其中的表征。结合小学生数学基础不牢,数学思维能力不强的现实,在学习数学抽象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数学的内容联系到数学的内部, 掌握用数学眼睛看问题的能力。纵观现有的小学数学课本知识,很多抽象的内容常包括基本概念、公式关系以及法则等,在介绍这些重难点时,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习对象取名字的方式,给予学生明确的定义,重在理解下的背诵。
比如,启发学生思考“数字是什么? 数字的本质又是什么?数字表示过程的关键是什么?”的问题,学生逐渐理解其概念、关系、规律,潜移默化生成意识和数感的核心素养内涵。教学时,教师重在让学生感知数这种符号表达的存在,将抽象化为具象,那么在解释时,就可以举例为“两只猫、两头牛”等,找出对应的小图形,并在图形上标上对应的数字符号2, 让学生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领悟到对应数关系本质就是大小的比较。数感则多体现在对数字的应用上, 那么教师就可以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不同的场景展现数字的使用,如100 的数字,可以指用100 元去超市购物等。
新课改中提到的数学学科核心词还包含有运算能力与推理能力,这些能力都属于逻辑推理的范畴。众所周知, 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离不开逻辑推理能力的养成与发展,要求学生从一些事实与命题着手,根据相关的数学法则形成一定的思维, 其类型包含有特殊到一般推理以及一般到特殊推理。 演绎推理多用在大范围成立基础上用同样的逻辑推理小范围的问题, 要求学生验证已得到证实的知识,发现新的规律,探究结果是否成立。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更多注重学生演绎推理能力的养成, 却忽略归纳的前提,这对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利的。
比如,关于数学计算方法的讲解,混合运算中为什么要求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如在讲解3+2×6=3+12=15 的算式, 教师就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室里有3 名学生站成一队,随后又来了一队,2 人一排形成6 排, 那么教室中共有几名学生?这样推理很容易得出原有学生+加入学生的总数,通过这样转化的过程,学生能从中获取感悟,而并非简单地观察数字运算而去计算结果。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针对一些潜移默化的知识,需要教师举例予以学生领悟和感受,最好从生活中的场景出发,确保学生从例子中有所联想。
新课改的数学核心词还包括模型思想和数据分析观念等,这就涉及到培养学生数学模型素养的问题。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构建数学模型,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从现实问题上对数学的抽象知识有自身的理解,并用自己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阐述,其中学生自我消化的数学知识,就会构建成为数学模型,不断完善自我数学知识框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早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就对数学模型作了阐释, 分别为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数学问题,多应用在总量模型与路程模型的内容中。
比如,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见的路程问题:小明从A 地到B 地以8km/小时的速度步行,小红从B 地到A地以6kg/小时行走,两地相距20km,这时小明牵着的狗与小明同时出发,速度为12km/小时,遇到小红后返回,提问狗与小明相遇时小明行走多少km? 这样的数学路程问题中,由于涉及到的变量较多,学生容易出现混淆变量和忽略变量的问题, 因此构建路程模型,用不同的指标代表不同的变量,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求证各个指标的对应数值,才能得出问题的结果。 数学模型既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技能,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模型解答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 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教学课堂上教师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指标, 应予以充分重视,教师要主动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强化数学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使学生具备更多的学习武器进行学习,提高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