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 吴海芹
写作一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题,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题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课内阅读来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通过课内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年龄小,思维较简单,很难进入写作状态,不知道如何下笔,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本内容出发,让学生产生共鸣。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常规,不要生硬地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应结合课本内容为学生布置题目,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看法,树立他们的写作信心,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比如,教学《将相和》时,教师让学生通读这篇课文,然后给课文分段,并总结出每一段故事的内容,分析每一个故事,比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课文让学生了解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故事,并从中得到启发。在理清人物关系之后,教师可以从课文内容辐射,让学生介绍一位自己的玩伴,作文题目自拟。通过课文让学生练习写人,让学生注意写作方法和写作细节,培养学生的构思技巧。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开始剖析写作人物,尤其是人物所具备的品质。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课本的内容,还能将知识内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策略,将课文内容引入到写作中,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还能使写作顺利地进行。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学生年龄小,但思维跳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实际生活与课本相联系,这样更利于学生写作。作文不仅需要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还需要学生有创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化教学与作文题目相呼应,这样一来,不仅能顺应课堂内容,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入进行。
比如,教学《落花生》时,教师首先用反问的形式来导入课程,营造课堂氛围。如:咱们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它还是可以吃的,大家来猜一猜要学的内容是什么呀?通过设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来活跃课堂氛围,最后教师提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花生。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反问让学生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限,受到各种条框的阻碍,很难出现写作灵感,教师可以从生活出发,带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还要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可以以花生的题材为例,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着手,试着选择一种食物写一写,真正帮助学生克服对写作的抵触情绪,让学生积极写作而不是拼凑内容。比如,布置学生喜爱的食物题目,让学生写写为什么喜欢这个食物。在最后,教师要点评学生作文,给予学生鼓励。生活化教学,不仅是一种多元化写作训练,更能改变学生的写作状态。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好的写作人都是要先经过千万次的模仿,最终再输出,这样才会有自己的文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慢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父爱之舟》这一课时,我为学生播放了关于父爱的歌曲,将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再让学生先通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新词,并交流讨论课文中讲了哪些事情,说说哪些是让自己最感动的地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写我和爸爸的故事,写一篇小作文,题目自拟。创设课堂情境,能让学生进入写作状态,培养学生写作信心。其次,点明本文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父亲,引入往事的回忆,写出父亲对自己满满的爱;最后首尾呼应。教师不仅要帮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更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作的手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还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写作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当结合本学期的教学规划,将教学与作文相结合,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创新教学策略,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提高,小学写作课的教学目的才能有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