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视角下研究生意识形态的提升研究

2020-01-01 14:0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生学科

(上海大学高等研究院,上海 200000)

引言: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满足了科学向综合性发展的需求。对于研究生人才培育而言,其首要基础是加强他们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基础。因此,交叉学科视角下,提升研究生的意识形态至关重要,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

1 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

在学术研究领域,最初的“意识形态”概念起源于法国特雷西的《意识形态》,他从哲学认识论和政治伦理实践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并指出意识形态是思想的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理念。此外,“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词汇,遍布于其专著当中,并指出“政权领导者会将自己所代表的思想或意识转换为普通大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勾勒出具有社会理性、对人民大众具有普遍教化意义的思想内容。”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视域下,意识形态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的词汇,可视为实对事业的理解与认知,是观念、观点、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直接影响着各类行为实践。因此,意识形态并非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的,具有阶级性、历史性以及继承性等多重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并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工作对内要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铸牢精神之基,立根固本,铸牢主流价值之魂”。尤其是对于研究生,其作为高阶的人才代表,势将引领着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进程,对其意识形态的提升,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基本,更是党的必然要求。

2 交叉学科视角下研究生意识形态的提升路径

交叉学科视角下,研究生意识形态提升迈入了新的阶段,并为之创造了利好环境。作者基于上述认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交叉学科视角下研究生意识形态提升路径,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扎实师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意识形态教育作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本,尤其是在交叉学科视角下呈现出了综合性的特点,对相关从业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需要具备宽厚的知识体系和专业的素质能力。具体而言,研究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杂家”,应当实现知识构成体系的横向和纵向拓展,包括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发展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因此,高校要紧扣时代主题,严把准入关口,在秉持平等、开放、公平的原则基础上,拓展师资人才来源通道,优化师资队伍组成,并通过交叉学科招生,推动不同学科领域指导教师的组配优化,奠定研究生意识形态提升扎实的智力基础。同时,高校还需进一步创新管理工作体制,以研究生意识形态提升为核心目标导向,依托交叉学科建设的宏观生态格局,促进思政教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等各类专职教师的互动合作,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紧紧把握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脉搏,催发更为完善的教育生态形成,不断提升该项工作实效性。在此之余,高校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深度解析研究生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及要求,强化全体教师参与意识,及时更新他们的思想理念,邀请学术大家、业务能手广泛参与,不断充实其理论知识涵养,共享有效实践工作经验,从而全方位提升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以及业务能力等,最终在其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下,带动研究生意识形态提升。

2.2 依托思政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学科,贯穿始终,是提升研究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对坚定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根本追求意义非凡。在此过程中,要深入学习党的思想理论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进而树立研究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最终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强大的“武器”。交叉学科视角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多学科知识在其中的渗透,竭力跳出内容单一的“修身课”的窠臼,紧密地将之与学生学习、生活等系列活动关联在一起,从而提升研究生在现实社会道德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最大限度地突出其实用价值,从而扎实交叉学科发展需求的理论内核。从另一个维度上讲,“立德树人”的宏观战略目标导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负载上了交叉性的特点,是系列工作组织的前提和基础。在此过程中,要科学处置好德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打造良好的交叉学科生态,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学习内驱力,是提升其意识形态的关键一环。对此,美国学者朱丽·汤普森·克莱恩着重指出,“任何一门学科都不会完全融入另一门学科。”因此,交叉学科视角下,要均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性和独立性特点,尤其深入思想层面的引导,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学科思维,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避免去政治化、主体地位弱化,从而实现各类优秀思想的汇聚,加速向研究生意识形态的转化,提升其内在品质。

2.3 创新组织方法

科学的方式方法选择与应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提升研究生意识形态的基础。交叉学科视角下,研究生意识形态提升,必须要重视理实一体化建设,从而提高它们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最终活动实效。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高等教育过度突出教师主导地位,方法组织单一,忽视了学生互动参与,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行动体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还造成了其知识理解障碍,单纯地依靠记忆,很难实现意识形态的有效提升。尤其是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价值认知体系日臻成熟,并且由于特殊的教育成长阶段,更加偏重于学术研究等,而轻视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实用性价值取向尤为强烈。对此,交叉学科建设为进一步强化研究生意识形态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具体的组织践行中,高校要树立高度的交叉学科思维,重构课程体系,根据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及内在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意识形态选修内容,帮助他们开拓思维、扩张视野的同时,提升其意识形态。同时,高校还可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实际需求,有机地将传统研究、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结合起来,善于即有经验总结,在众多方法中撷取适合意识形态教育的科学方式方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情境引导法、实践感知法等。基于此,导师要明确研究生意识形态教育各阶段的目标及重点,从他们的学术研究项目入手,选择合适的素材资料,从而深化学生的实践感知,并逐步内化为其某种内在品质。

2.4 以问题为引导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路径。事实上,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视域下,一门学科的发展成熟与否,关键在于其能否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也是研究生学习的根本出发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未来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以问题为牵引,组织不同学科交叉教育,进一步丰富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性,其实践引导效力得到了全面体验,增强了研究生参与能动性。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加之信息化社会发展,使得研究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及挑战,是多重影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以交叉学科为切入视角,进行全方位把控,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实现提升研究生意识形态目标。在具体的组织践行过程中,交叉学科视角下研究生意识形态提升,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导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问题导向意识,促进他们向交叉学科团体性研究的转变,紧密贴合研究生学习、生活实际,继而针对性地制定更为科学的教育方案,并由此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是我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因此,还需着力强化研究生本身的问题导向意识,充分释放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在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导师及其他同学等的帮助下,探究最佳的解决方案,实现自我发展目标,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另外,高校还需紧紧把握新时代研究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特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并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引领校园舆论走向,避免不良思潮对学生的侵袭。

结语:总而言之,提升研究生意识形态,是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根本,更是党的必然要求,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在交叉学科视角下,应注重在各类学科教育中的渗透,依托扎实的师资人才队伍智力支持,以思政教育为主阵地,不断创新组织方法,以问题为引导,全面影响研究生发展,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研究生学科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四新”建设的知识逻辑与实践路径
【学科新书导览】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超学科”来啦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