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背景的高校教学改革的挑战与应对

2020-01-01 04:04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学业考试教学模式

汤 洪

(广东东软学院,广东佛山 528225)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体量式的网络在线教育模式,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从其英文直译来看,大体量开放式在线课程就可看出,慕课的主要特征便是体量大、开放、在线以及交互式,这些特征使得慕课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式课堂,同时也因此有不少声音称其为未来式课堂,是教育的未来化形式[1]。但即便如此,慕课本身还是存在着一些自身所具有的缺陷以及面临的挑战,而接下来本文就意在以慕课的特征等入手,去分析基于慕课背景的高校教学改革的挑战与应对。

1 慕课的特征

慕课的特征可以从其体量大、开放、在线以及交互式几个点去分析。首先是体量大,是因为慕课最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点便是搭载了互联网平台,而互联网平台最大的特点便有以下几个点。第一是通,就是互联互通。互联互通超越时空差距,使组织与用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零成本趋近,无障碍沟通与交流价值倍增[2]。融,就是整个世界的多元要素融为一体了。各种要素交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知道同桌是谁,也不知道前后排是谁。人与人之间无距离融合后,界限就模糊了。同时还有在线形成的交互式,同样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平台导致,交互,即交流互动,也就是说我们自己通过我们的五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感受其他事物并和他们之间产生信息沟通的过程,那么交互设计就是研究我们在不同的情境里与不同事物的信息沟通方式。当下的互联网设备,如平板、PC、手机、智能终端等等,和这些设备产生的信息沟通的过程,如果再细分,甚至可以分为移动互联网的交互、互联网PC端的交互、互联网可穿戴终端设备的交互、互联网语音交互等等。同时由于其的在线特征,也是今年在线教育的主要特征,那便是具有着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同时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在线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3]。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应用于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中。远程学生的咨询、报名、交费、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综上,慕课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体量大、开放、在线以及交互式的特点,能让其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做到以往课堂中所无法完成的作业任务,这也是其被人们美誉为教育课堂的未来化形式的原因之一。

2 基于慕课背景的高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2.1 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滞后

上文中提到,慕课区别于传统课堂的一大特点便是搭载了互联网具备的开放性的特征。而开放性的环境也使得教师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在接收教育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其的低门槛性,根据腾讯·企鹅智库发布长达205页的《2019-2020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的统计中显示,我国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总数约为8.27亿,其中手机网民约为3.78亿,移动互联网在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中达到了45.7%的渗透率,不计算在校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中国有超过8亿人的学历是初中或者更低,在其中间移动端的数量有3.78亿,而在2.41亿60岁以上的银发群体中,手机网民数量达到4000万[4]。就可以充分说明慕课所要面临的人群数量之庞大,种类之繁杂,情况之多变,同时也将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滞后、不配套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比如传统教学模式的小班制,一个班最多不超过100人,甚至有10人左右的小型课堂,以及课堂形式人员固定,基本上每班每堂次人员地点等变动微小,且教授模式还是脱离不开书本、教案、以及填灌式教学。迎合当下教师、授课者们的教学模式。反观慕课的教学模式,都打破了以往的种种,也给我们目前的授业团队,教学模式等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发展慕课教学模式,必须要打破传统高校教学模式滞后的问题。

2.2 传统高校运营模式的后进

传统高校的运营模式还是主要以在教育阶段的学生为主,形式相对比较起来较为封闭窄小,而正是因为封闭窄小传统高校的运营模式也相较起慕课的教育模式来说不跟进[5]。首先对于高校学生群体来说,除了上课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外,剩下比较多的时间都属于自己。对于高校教师群体来说,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秉持“大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带领为辅”、“对学生不要管得太严”的观念,再加上学生自己的属性就和初高中截然不同,所以他们便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是特别关注,甚至出现讲课爱听不听,讲完课、布置完任务不与学生交流就走人的现象。而这样长久下来在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声音称大学、高校是成人“托儿所”,同时也是为什么大学高校被称为“象牙塔”的一个原因。

再看慕课的教学模式,在上文中也提到过,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教学的对象目标不单单局限于当下学生群体,因此也在运营模式上理应和传统高校的运营模式截然不同,这可以具体表现在高校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对于高校的考核评判更为透明严格,也迫使各高校在竞争中不断变革、完善。同时由于慕课的目标群体为所有社会成员,群体目标繁杂、多样,以往的模式主要就针对同一年龄段群体的学生群体目标,在慕课所要应对的群体面前就或多或少显得尤为后进,比如在学员的分类管理,或者是分类考核之类的问题等,等需要进一步去思考并且完善。

2.3 慕课模式的学业成果评测界限模糊

以往的高校学业成果评定通常都是以考试为主。那么提起考试,首先它的作用是为了检验学生在半学期或者整个学期中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次阶段性测试。进行学业考试,有利于学生更系统的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从而认识自身的学习水平。通过学业考试的检验学生们可以及时地了解自己各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学习上的漏洞,并及时弥补。并且根据这个成绩,学生可及时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更有效率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并且考试的性质是诊断性测试,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诊断学习和诊断教学。诊断学习是说经过学业考试诊断一下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什么问题,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等等。经过学业考试诊断一下在教学上存在什么问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密度、教学覆盖面、三基落实等等[6]。学业考试的诊断作用是双向的,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也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一些高校在学业考试以后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评教评学”活动,目的就是经过诊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教与学相互沟通,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综合来看学业考试评测的举行还是有且很有必要的。而慕课却相反,评定方式并非进行同一时段的综合考试测试,而是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以穿插习题的方式进行,即以学生在浏览课程的同时不间断弹出习题弹窗的形式让学生作答,学生在答对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以及与老师的互动提问的形式进行评测。这样的形式虽然说不能对其给予否定,但却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那便是长久下去有可能会将学业评测的界限模糊。让学生在整个学业过程中淡化对于评测重要性的概念,单纯的在进行完一堂课堂过后没有后续的复习动力,从而没有阶段性考试评测带来的相应的压力,对整个学业过程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同时在课堂的长期机械式小评测也容易给学生带来一种“任务型”的心理态度,即完成任务即可,而并没有压力督促自己进行学习。

2.4 慕课模式下学生的自律性问题

学生的自律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所研究与面临的一大问题,一个自律的学生有克服懒惰的决心和克服困难的动力。这样的学生有自己的计划,对生活有清晰的认识。当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甚至进入社会后,他们知道如何规划和建设自己的生活。因此来说学生培养自律性是十分重要的,是可以解决教育界难题的一剂良药。在先进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学习能力强的人可以跟上社会的步伐,适应工作的要求。一个学习能力强的人也必须是一个勤奋好学,有上进心,对未来有明确的计划,并选择行动的人。相反的是自律性决定了这个人完成任务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事情完成得又快又好。这是最强的竞争力和较强的抗压能力。学生的自律可以说是从小慢慢培养起来的,一点点的学习成绩和作业完成,当学生本身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必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作业按时完成,成绩不要求太高也不能低,尽量使它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值。所以来说,自律性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须要去考虑到的问题。而当下慕课教育模式却有一大特征可能与其不甚相符,那便是线上教育。线上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便是空间场景上的区别,在线下课程教学过程中与老师同学共处一室,无论是学习氛围还是课堂学习压力都会很高,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也往往能够表现的更为自律。而线上教育模式却是在小环境中个人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会相比起线下课堂缺乏氛围压力,从而导致学生的自律性下降,因此慕课模式下学生自律性的问题也成为一大阻碍。

3 基于慕课背景的高校教学改革所面临挑战的应对措施

3.1 推行“线下+线上”双轨并行制教学模式

上文中有提到过,对于慕课所面临并引发种种问题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其搭载了互联网平台的关系。因为互联网的特质,出现了诸如学员群体庞杂,以及学生自律性下降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能搞一刀切,即单纯的认为线上模式全部都是坏的,而是要两面解决问题,进行“线下+线上”的双轨制教学模式,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崔志坤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既不是彻底解放教师把课堂迁移到网上,也不是“线上+线下”的简单机械相加,而是通过课前导学、线上自主学习、课堂重点难点讲解、线上线下深度讨论、过程性考核等方式,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7]。比如线上上课,线下不定期定点进行交流课堂,以及综合评测考试。这样学生在线上课堂进行完学业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内容后还能再期末时参加线下的考试测评,以及不定期或定期参与讨论课堂,双轨并行,将慕课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时模式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将教育的成果发展至最佳化。

3.2 运营与教学模式改革需两手抓

在以上所面临的部分讨论了慕课教育要发展所面临的两大运营与教学模式的困境,而这两部分的问题即主要来自于传统高校教育模式一直以来秉持的传统模式,在一时半会难以做出改革。而要真正彻底的做出改变整改,就必须要下两只手去抓,狠抓运营与教学。真正的让教育去达成慕课式教学所构建的模式。因此, 首先在教学模式方面不能再单纯依靠以往的老路线、老脚本去给学生填鸭式的灌输,还需要基于大数据来分析学生取好、让学生自己去把握机会,学习自己需要、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其次是运营模式应该更具开放性,改变以往的所有课程模式都是班级内授课,考核等。即一天中在固定的时间段,固定的地点从事固定的授课活动,班中人员以及授课人员基本上都处在一个常量状态,没有太大的变动。便成为慕课模式的线上开放式模式,开放性分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的“开放”指的是资源的访问权限(open access)[8]。在这个层面上,互联网帮助我们打开了传统的壁垒。第二个维度的“开放”理应指的是作为学习者,即受教育方,并且受教育方是否能够找到这些资源。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生产过量,越来越多的资源上拥有了开放的权限,但是实际上学习者并不能容易的找到它,这时的开放与封闭没有区别。互联网时代,并不会导致信息来源更有限的情况发生,但是个人本身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了,引发了学习本质的变革。正如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Herbert Simon指出,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过量与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海量的信息资源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我们的注意力。相比传统教育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学生认知层面的注意力,互联网时代赋予了注意力新的内涵。因此,要改变、做出改革,找出彻底的应对措施要是要讲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手,且不单单下一只手,还要从运营模式以及教学模式两个维度去下两只手去抓,才能如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后,高校慕课式教学的构想是美好且顺应时代发展的,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之处,需要我们去敢于直面,并且细细研究,而后最终给予解决。

猜你喜欢
学业考试教学模式
艰苦的学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