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泽玲
[摘要]学生做错题的可能性有很多,有的是教学方面的原因,例如教师没有将解题方法和知识运用讲透;有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例如学生对解题所需具备的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深刻;还有可能是编者和出题人本身的原因。
[关键词]排队;人数;左侧;右侧;前排;后排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9)32—0032—01
笔者在执教二年级“乘法”训练课时,碰到一道综合题:六一儿童节学校排练节目,小朋友们站成整齐划一的队伍表演健美操,从前往后数,小华排在第2位,从后往前数,小华排在第5位,他的左侧站着7位小朋友,右侧站着1位小朋友,参加健美操表演的共有多少人?这道习题的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除了前后、左右等方位知识,还有序数、基数之间的换算,乘法计算的意义等众多知识点,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做错题的情况
笔者执教二年级两个平行班,共有学生90人,答对的学生仅有4人,正确率还不到5%。搜集归纳各种不同的解法与思路后,笔者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审题不仔细
(1)2+5=7(人),7+1+1=9(人),9+7=16(人)。
(2)5×7=35(人)。
解答(1)错在将“从前往后数,小华排在第2位,从后往前数,小华排在第5位”,理解为“小华前面站着2位,后面站着5位”;解答(2)错在审题时只关注到部分条件、部分因素,没有全盘理解题意。
2.缺少解题策略
5×7+1+1=37(人),1+4+7+1+1=14(人)。
在整理各种解法时,笔者发现,大约80%的学生只用算术方法,甚至有学生只会心算出结果,只有约20%的学生会用图表或者其他特殊方法解答。
3.缺乏生活經验
画图时只画出一列和一行的十字交叉状。
这些学生解题时基本理解了题意,还会用画图的方式来呈现解题思路,只可惜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没有意识到参加健美操表演的阵形应该是方阵,而不是十字交叉的队列。
二、对教学的警示和反思
仔细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后,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1.边读边想。在学生读题前制订好目标,读题时要通过表面条件推测出隐含条件,这便于学生从纷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关键的数量和数量关系,为后续推理解题做好准备。2.复述题意。复述是对题意的内化和吸收,可以检验学生对题意理解的深度。审题后,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组织学生相互解释说明,让每个学生都积极表达,创造机会让学生习惯和适应数学逻辑话语的表达,培育学生的数学化表达能力。3.亲身演示。“小华的前后左右各有几位小朋友?可以多人合作来演示一下。”在讨论交流过后,部分学生上台演示了小华的站位情况。4.联系生活,符号抽象。“观察一下,各个节目的演出人员站成了哪些队形?你觉得哪些队形比较整齐?”这时教师指着“残缺”的队形问:“这个队形好看吗?为什么?怎么排才好看?”学生回答:“应该排成方队”“排成方队才整齐美观。”……“将刚才演示的队形画到草稿纸上,可以将队员抽象成数学符号。”教师提示。5.几何直观,解决问题。教师指着用数学符号排列出的模拟队形,问:“谁来介绍一下这个方阵的排列规则?”学生回答:“站成9列6排。”“每列有6人,有9列。”教师再问:“怎么用算式计算总人数?请你列式计算。”教师小结:“画图是一种极为简洁直观的方法,很多棘手的问题采用画图的方法就会迎刃而解。”
三、做错题的深层原因
小学二年级的“乘法”内容中居然出现一道涉及面极广的综合题,难度太大,笔者认为没有必要。现在的孩子的智力水平较之以前有所提高,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90位学生做这道题时,正确率不到5%,就能说明一些问题了。“小朋友们站成整齐划一的队伍表演健美操,从前往后数,小华排在第2位,从后往前数,小华排在第5位,他的左侧站着7位小朋友,右侧站着l位小朋友,参加健美操表演的共有多少人?”此题并无配图,所以“整齐划一的队伍”是个什么场景,学生并没有标准;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是以画外的读者为参照,还是以画中的小华为参照,学生对此也会心存疑惑。总之,二年级学生看到这道题,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误解,甚至有的学生会脑子一片空白。学生不会做,除了审题不仔细、没有科学策略、缺乏生活经验外,还有习题设计上的原因,即这些题不适合出现在小学二年级的练习中。即便是成年人,也有审题走偏的时候,缺乏解题策略也是常事,生活经验也都有一定的范围,遇到这种表述复杂、数量关系曲折的题目,很可能犯糊涂。
总之,学生做错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题目本身及命题人立意偏颇的原因也不能排除。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