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建构

2019-12-30 01:54王一鸣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

王一鸣

摘  要:受我国体育市场蓬勃发展及相关国家政策有关高等教育转型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政策部署的影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传统的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挑战。本文研究认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体育院校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建构了具备体育能力及潜力,具有科学文化素养,拥有健全体育人格的发展型、应用型、持续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并试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和内在机理两个方面对所构建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进行合理化论证。

关键词:转型时期  高等体育院校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b)-0143-02

1  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体育院校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

2008年北京奧运以来,人们对“体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也带动了体育市场的蓬勃发展,巨大的体育市场和巨量体育人才需求不仅为高等体育院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这样的机遇和挑战使得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问题一跃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

此外,从我国的政策部署上看,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指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内涵是推动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人才培养重心转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2017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也指出:“高校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相关工作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多重战略部署明确了人才培养在高等体育院校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因此,面对新时期、新常态,高等体育院校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最终实现用以人才拉动区域体育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梳理国内学者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发现: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多从人才培养的组成要素、运行方式、方案、过程4个角度来进行界定,即人才培养模式是受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下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活动、方案或过程。可以说,学者们普遍认同: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因此,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促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

2  构建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专门培养中学体育师资到培养体育师资和教练员到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再到培养各级各类体育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这4个阶段。从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虽然现阶段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特色与优势,但面对现实和未来却又问题多多。比如: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趋同,缺少深层次和多维度的类型;学生缺乏多元的体育知识储备和科学文化素养,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部分学生体育人格缺失,在体育活动中出现言语、行为、态度、仪表不当的行为等问题。

因此,面对现阶段蓬勃发展的体育市场及相关国家政策有关高等教育转型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政策部署,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系统结构应包括:体育能力和潜力、科学文化素质及健全体育人格塑造3个方面内容。体育能力和潜力、科学文化素质及体育人格塑造3个方面在发展型(数量维)、应用型(质量维)和持续型(时间维)这3个维度上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构成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系结构(详见图1)。

3  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合理化论证

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结构是由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和内在机理决定的。

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来看,高等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则更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相对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的体育人才,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具有更深层次和更多类型。首先,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应有更强的体育能力和潜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能够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开展体育运动、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和总的要求。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作为未来我国竞技体育的主力军,拉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领跑人,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能力和潜力。其次,当前,新的体育产业如健身会所、户外运动俱乐部及体育媒体相关产业兴起,为了保障所培养的人才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能力和潜能,相应地也要求学生具备更“宽”“专”“交”的知识储备和科学文化素养。最后,后奥运时代巨大的体育市场对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表现在更强的体育能力和潜力、多元的知识储备,更表现在健全的体育人格中。体育人格是指体育人格主体在体育运动中言语、行为、态度、仪表等方面自然表现出来的常态,这种体育人格不仅体现着体育人才个体的道德形象,而且对整个社会体育风范有着重大影响。

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机理来看,“发展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持续型人才”能够将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数量、质量、时间”3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和内在机理就是要保证其培养出的人才在体育能力和潜力、科学文化素质及体育人格塑造3个方面在发展型(数量维)、应用型(质量维)和持续型(时间维)这3个维度上保持和谐统一。其中发展型人才反映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在体育能力和潜力、科学文化素质及健全体育人格塑造方面出现的数量变化;应用型人才表征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在体育能力和潜力、科学文化素质及健全体育人格塑造方面出现的质量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其数量变化的健康程度;持续型人才则代表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在体育能力和潜力、科学文化素质及健全体育人格塑造方面出现变化的稳定性,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体质、机制的健全化程度及合理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刘国钦,伍维根,彭健伯,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李杰凯,郭亦农.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重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6):1-5.

[3] 钟秉枢.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与适应[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12):1-4.

[4] 刘仁山.“双一流”建设与新时代人才培养[J].教育基本理论,2018(6):50-55.

[5] 查吉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12-18.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分层教学改革研究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