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积食,即中医所说的“积滞”,“积”为堆积,“滞”为停滞。积食多是由于喂养不当导致的消化功能紊乱或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如果积食经久不愈,会影响孩子对营养的吸收,导致其生长发育不良,家长需予以重视。孩子积食的表现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有七个身体信号值得注意。
1.口中异味。口中气味变得难闻,甚至出现呕吐,呕吐物为酸臭的未消化食物。
2.大便臭秽。大便有腐败的臭鸡蛋气味。
3.大便异常。有的孩子大便次数增多,黏腻不爽,会粘马桶;肚子胀,排气比平时多;有的孩子出现便秘現象,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质硬,排便困难。
4.食欲紊乱。积食初期,孩子往往表现为食欲减退,不想吃东西。积食时间一长,孩子容易产生饥饿感,吃完又觉得肚胀或肚痛。反反复复。
5.睡眠不实。“胃不和则卧不安。”积食的孩子晚上睡觉容易翻来滚去,出现夜间磨牙、流口水、说梦话等现象,或者喜欢趴着睡。低龄孩子睡觉还会哭闹、惊醒。
6.局部变红。孩子积食后,食物在体内积滞化热容易导致脸颊发红,且这种发红多位于右侧颧骨部。
7.舌苔变厚。观察孩子的舌苔,如果发现舌头的中间部分有一块厚舌苔,或整个舌头的舌苔都变厚、变腻,则说明积食的可能性很大。
一般积食可以通过调整孩子的生活习惯及饮食方式得到改善。若症状仍然持续并加重,则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目前,应对小儿积食,很多医院开展了小儿按摩治疗。但按摩对于手法操作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建议家长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为避免孩子积食,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和消化能力合理喂养。让孩子定时、定量吃饭,并给孩子选择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督促孩子多饮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食物消化、营养运输和废物排泄;引导孩子适当锻炼,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