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懿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你一定会跟着爸爸妈妈去各大商场、集市买东西。可是你知道我们平时说的“买东西”中的“东西”最初是什么意思吗?挑选东西时判别是否识货的“内行”和“外行”又是怎么来的呢?
要解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就要穿越到大唐的长安城去看一看。
作为大唐的都城,当时的长安可是一座国际化的大城市。长安城中有两个市场,分别叫“东市”和“西市”,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商业中心”。两个市场中各有两條平行的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四条主干道成“井”字形交叉,干道旁边还有很多小路,所以两个市场规模虽大,但大街小巷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在唐代,东西两市虽然都很繁荣,但卖的东西却不太一样。东市由于靠近皇宫,顾客大多是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市里的店铺售卖的主要是毛笔、铁器、布、肉、酒、印刷品等高级商品。西市离皇宫比较远,顾客大多是平民百姓,所以售卖的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用品。不过,西市会有更多通过驼队运来的外国货物,比如来自欧洲和中亚地区的首饰与宝石。
在大唐盛世的背景下,两个市场都繁华无比、车水马龙。你会看见,经营同种货物的店铺一起挤在称为“行”的小街上,站在“行”里面的是识货的卖家,站在“行”外面的是不懂货物的买家。今天我们常说的“内行”、“外行”就是由此而来的。
与老百姓住的“坊”一样,大唐长安城中的两个市场也有围墙,而且门禁森严,五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入内,因为当时的统治者认为商贩的身份是很低的,所以严禁百官入市。不过,“市令”这个官却不在不准入市的规定内,他们除了管理市场正常经营事务之外,还负责保证市场在正午开门,日落前一个时辰关闭。
如果你是个外地人,来大唐长安城逛东西两市,可以选择在市里的饭馆、酒馆或小吃摊上美餐一顿;东西买多了,可以存在商行里;钱花完了,可以到柜坊去取钱。这里还有不少旅店,客房充足,服务周到,包你满意。这么一看,当年大唐长安城东西两市的繁荣程度一点也不输给今天大城市里的商业中心呀!
现在,你应该明白“东西”这个词的来历了吧?从指示方位的“东”和“西”,再到指代市场的“东”和“西”,最后是表示物品的“东西”,这其中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商业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