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职前英语教师培养

2019-12-30 22:12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师范生学科核心

蔡 晓 颖

(六盘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怎样才能实现立德树人呢?早在2014年3月底,教育部就印发了文件(教基〔2014〕4号),提出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明确教育部将要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行研究,以使大家明确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才能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以及“家国情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关注点,尤其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及“创新实践”[2]。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把“核心素养”作为方向,“核心素养”被看作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和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的来源和内涵是什么?

在英文中,核心素养可以被翻译为“key competences”“key competencies”或“Core literacy”,但大多数人多使用key competences这种翻译文本 ,意思是“关键能力”[3]。

国外学者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进行核心素养含义界定、框架设计、实施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其中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遥遥领先。该组织在本世纪初最早公布了研究成果——“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它包含以下内容:为了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的?既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又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这些年来,核心素养是许多国家(地区)和组织都在探索研究的课题。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新加坡等组织或国家都对核心素养做出了内涵界定。但他们对核心素养内涵的阐述说法并未统一: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强调“实现成功生活与发展健全社会”; 欧盟则偏向“终身学习”“促进自我实现和发展”“养成积极公民素养”以及“加强融入社会和就业”; 美国的研究成果“P21(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非常重视 21 世纪职场对人的素质要求; 而亚洲各国关注的是“核心价值观”[4]。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大家关注核心素养的侧重点不同,但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真实性学力”,强调培养人的思维,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已落后国际近 20 年,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3月底,教育部(教基〔2014〕4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是我国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正式启动的标志。2016 年 9 月 13 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据该发布会介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相关专家在发布会上发言,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研究,这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这是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发布会上的专家还强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时代性与民族性,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内容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而“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素养[6]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形式,并且详细细分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基于这一总体框架,对于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可列出各学段学生的详细表现要求。与国外学者提出的核心素养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学者提出的核心素养更具有概括性,社会责任得以重视,综合素养得到关注。然而,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实际操作中准确的理解和把控显得尤其重要。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在于学科实践

但核心素养的发展靠什么来落实呢?许多国内学者都在进行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对于如何才能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许多学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实现需要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才能完成。在2015年12月上海举行的全国第十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钟启泉教授的主题报告《单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就曾明确指出:“核心素养 -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 跨学科素养)- 单元设计 - 课时计划”———这是课程发展与教学实践中环环相扣的链环,一线教师必须基于“核心素养”展开单元设计的创造”。[7]也就是说,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必须着眼于开展好日常教学工作:首先要制定课时计划,然后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完成了单元教学设计的教育教学任务才能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最终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目标。根据中国目前的课程体系基础,程晓堂认为借助学科实践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目标,对各个学科素养进行研究是落实实现核心素养目标的必由之路[8]。成尚荣也主张,为了把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使核心素养变成学生的素养,就要把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9]。

要落实通过学科的实践来完成核心素养的发展,教育改革就必然要进行。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10]。提升国民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和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教师。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师素质的高要求

2018年1月16日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明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第一次给出了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形成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共同发展的协同关系[11]。

对于教师而言,要实现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个巨大挑战,因为新课标对英语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在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体现出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毕竟,过去仅仅强调英语学科教学,现在强调英语学科教育,英语教师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意识到今后的教学工作要从“英语学科教学”转向“英语学科教育”,意识到自己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教英语学科的教师;先要弄清楚“核心素养”的内涵,[12]再弄清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英语学科的本质,才会明白今后的教学要怎么做。

除了观念的转变,英语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要有良好的语音语调、要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要有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意识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能力、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熟悉了解中国文化等、要有一定的英语学科教育教研能力等。

而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培养职前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范院校又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合格且出色的英语教师呢?

四、核心素养对职前中小学英语教师培养的启示

为了培养出适应新形势下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合格且出色的英语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对英语教师的高要求,师范院校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

所谓立德树人,教师应以德为先,作为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为使师德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师范院校要采取师范生容易接受的教育教学形式进行“师德教育”;同时,为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还要对师范生进行“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和“抵制邪教”的教育,并能在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13],争做“四有好老师”。

(二)加强对国家相关教育教学文件的学习教育

师范生应了解国家相关教育教学文件。比如引导师范生学习《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2014〕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使师范生对教师角色有一定感性认识,使师范生在未来教学中能够有依法从教的意识,使师范生能把相关教育教学文件作为指导自己今后进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行动指南。

(三)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鉴于现在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师范院校需要对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调整,重新制订新时期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校际交流合作培养人才,聘请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师参与指导教学实践和合作培养师范生等等,积极探索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14]

(四)让师范生了解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师范生应该了解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原则。比如在教学法课程中引入对2018年1月16日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介绍,使师范生熟悉新课标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了解当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动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在今后走上教学岗位才不会茫然不知所措。

(五)加强师范性教育,培养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对师范生的教育要突出师范性。通过讲座、竞赛、活动等形式对师范生从进校时就开始进行师范性意识的教育,把师范性意识的教育贯彻到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从师范生进校时就加强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教师技能训练,把三字一话的训练常态化[15];另外,开设教师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英语学科课程论、英语教学技能训练、中小学英语教材分析、英汉书法、教学简笔画、普通话训练、心理健康等课程,使学生具有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师范性的教育才能深入师范生的心田。

(六)加强师范生英语专业基本功的教育和训练

英语教学中,可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质量的因素很多,而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之一。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同时,使学生通过语言学习和语言学习的过程获得其他的核心素养。所以,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就尤显重要。要让师范生意识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具体表现为要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技能,要有良好的英语语音面貌,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要达到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期努力不断训练各项英语基本技能,不断学习和不断积累;其中,尤其形成良好的语音面貌需要反复训练,因为如果发音不标准,肯定影响教学效果,当学生发现你的发音不标准时,就会觉得你的水平差不信任你,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因此,师范生英语专业基本功的教育和训练非常重要。

(七)保证教育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实行教学实践双导师制

教育实践时间包含教育见习环节和教育实习环节的时间,师范生要有不少于6个月的时间接触一线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活动。另外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一起对师范生进行指导,实行双导师制,使师范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八)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师范院校要充分意识到现有新课标对师范生的信息化素养和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师范生不但要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意识,而且要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能力,除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外,还可以要求师范生在模拟教学实践中动手制作教学课件配合教学,同时鼓励师范生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选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等,切实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九)培养师范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时俱进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师范院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和策略,要求师范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大量阅读完善自己,使师范生意识到: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而这需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另外,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英语这门语言要学好,更要把母语汉语学好,因为文化和语言联系紧密,充分了解汉英两门文化,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讲好中国的故事。

(十)引导师范生学习并熟悉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合作需要外语教育人为国家培养具有一定英语素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接班人,要让师范生意识到:除了对外交流与沟通,这些建设者及接班人也需要向国际推销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并且要讲好关于中国的故事,给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和全面的中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而作为未来英语教师的师范生,自己更是要自觉学习率先了解熟悉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十一)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

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是研究型的教师,能够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在教学中搞研究,反过来通过教学研究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除了开设论文写作的讲座或者行动研究等课程,还可以鼓励师范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项目,同时指定专门的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

(十二)实施卓越英语教师培养计划,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16]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为提高职前英语教师培养质量,师范院校可与地方教育局或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共建教育实践基地等,形成“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英语教师的新机制,加强与地方教育局或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优秀的校外教育资源比如“英语名师工作室”等让学生接触优秀的一线教师的教学,既加强了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教育,又为未来的优秀英语教师的培养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师范生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