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研究

2019-12-30 17:35翁娇端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联网个性化图书

翁娇端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福建 漳州 363000)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步伐。当前,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也要抓住机遇,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势,以提供用户服务为重点,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智慧服务,为图书馆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一、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产生

关于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概念,只是一些文献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描述。智慧图书馆以物联网为支撑,借助物联网获取相应的数据信息,为借阅者构建一个智能化的借阅平台,使得图书馆的知识环境更加智能化。2009年初,智慧地球的概念被IBM公司首次提出。[1-2]经济且可行的智能技术几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所有行业。在智慧地球概念影响下,图书馆的管理技术和服务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朝着个性化、透明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利用物联网的智能感知技术,以及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智慧化的服务,从而实现信息服务的透明化、高效化、无缝移动化。智慧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高级发展形态。智慧图书馆不仅保留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功能,还具有智能化的功能。智慧图书馆的智能空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认识,智慧图书馆能够“主动”服务于用户,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信息,获得智慧化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二、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目前,图书馆应用物联网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以RFID关键技术为主。新加坡是最早在图书馆中应用RFID技术的国家,随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德国、美国等也相继在图书馆中采用了该项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在中国已获得大规模的应用。随着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大规模应用,为了适应智慧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各供应商相继开发出多款相关产品,如TAGSYS推出的远距离HFRFID读取器MedioTML400,这一读取器具有自诊断、自纠错功能;Daily RFID开发出的DL3800有源阅读器、DL810多标签阅读器和全新低频RFID光盘标签;FEIG电子开发的RFID通道门;加拿大sky RFID公司的智慧图书馆RFID自动化管理系统等。[3]国内图书馆比较注重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RFID的应用主要侧重于人性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已经有许多家图书馆部署了RFID。一些图书馆还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如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室、智慧型图书漂流自助亭等,RFID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初见成效[2]。但是,随着智慧图书馆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没有形成统一的物联网标准,物联网RFID电子标签价格较高,成本投入巨大。另外,图书馆使用物联网RFID后的安全问题,也是影响智慧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物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如何保障,怎样才能够保证智慧图书馆在物联网环境下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影响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瓶颈问题。

三、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点

所谓智慧图书馆,实际上就是通过智能化设备,利用物联网技术,智能化管理数据信息资料,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具有互联性、高效性、便利性三大特点。

(一)互联性

智慧图书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互联性。智慧图书馆不仅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地采集数据,而且通过互联网将数据采集端连接起来,将所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到图书馆数据中心,通过网络构建一个智慧系统。在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实现了所有物品(包括物与物、物与人)与网络的连接,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现代图书馆的各个部分都被赋予了“智慧”,实现了交互和多方共享,互联性使得资源查找、定位等服务更加便捷。

(二)高效性

智慧图书馆的高效性,主要指其对信息资料实施了“智慧化”,极大地简化了原有采编中的采购、加工流程(如添加磁条、编目、粘贴书标、条形码等馆藏标识)。盘点、查找、定位、分架等工作,都可以通过自助来完成,这使得图书馆的工作更加便捷。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不但极大地提高了服务管理效率,而且馆藏资源的使用率也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实现了高效管理。

(三)便利性

智慧图书馆的便利性主要指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传统图书馆过分依赖人工服务,这使得信息的索取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智慧的移动通信技术,使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借阅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

四、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服务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部分来实现。其中,感知层负责采集信息、物体识别,感知读者需求;网络层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与读者进行交互;应用层主要是实现智慧化管理,它负责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高层次的知识服务[4],不断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

(一)感知层:洞察读者需求,绘制精准“画像”

图书馆利用感知设备(手机、电脑、激光扫描器、射频识别装置等),深度感知、测量和捕获传递信息,并将各类数据采集端相连,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读者需要的信息。物联网是一个智慧的网络,高度智能化技术(RFID、无线传感网、移动4G等)的运用,使智慧化管理和服务的特性在物联网环境下更加突出。通过RFID电子标签,就可以了解到用户利用文献的统计信息,进而感知用户的阅读偏好,实现用户阅读习惯的跟踪。通过对读者的个性特点、偏好等行为数据的积累,阅读者需求模型将被构建,从而绘制出读者的精准“画像”,为后续个性化服务提供基础。

(二)网络层:智能芯片实现与读者的高度交互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智慧图书馆将每册图书都嵌入微型智能感应芯片,利用智能感应芯片,图书不仅可以进行自我表达,还能够将一些信息主动发送给有需要的读者,使图书馆与用户接触更加密切。智能感应芯片可以使图书馆编目系统、图书的题录与馆藏信息实时呈现在用户面前,用户也可以随时获取专家推荐的图书信息,了解所需图书的同行评价等信息。此外,智能感应芯片还用于书库管理,用户在点击所需图书时,密集排放的书库将自动打开,书架上的图书自动发出信号,这样用户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借阅图书。[3]

(三)应用层: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将会更加全面和彻底。通过RFID与SIM卡结合,就可以向用户随时随地提供移动化、个性化智能服务。通过虚拟世界的信息交互,可以使图书馆物理世界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在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更加关注用户体验,“以人为本”的特征将更加明显[5]。在该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用户选择服务模式的范围更加广泛。

总之,在物联网环境下,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将更加多样化,管理形态转型,服务技术提升,将给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的智慧服务。因此,在未来的智慧图书馆中,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全面、更加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实现更大范围信息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联网个性化图书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图书推荐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