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盼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610)
洞口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邵阳市西部,县内方言环境颇为复杂,既有湘语也有赣语。鲍厚星(2005)认为洞口县以黄桥镇为代表的乡镇方言有一套完整的全浊声母,归属于湘语区,县境其它地区则属于赣语区[1]。本文所讨论的是洞口赣方言。
李泉(1996)指出普通话中的否定副词共有16个,分别为:“不、没有、别、甭、不曾、不必、非、没、莫、未、未必、未曾、未尝、无从、无须、无庸”[2]173,邵敬敏(2001)指出最常见的5个否定副词:“不、别、甭、别、没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不”[3]179。在洞口赣方言中,最常用的否定副词主要有以下三个:(1)冇[mau55];(2)嗯[43];(3)冇缺①[mau55t‘uo44]。
“冇”在洞口赣方言中的使用频率最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和“没有”,用法如下:
春范(1980)认为“不”用在形容词(形容词词组)前,是对性质的否定,“没有”则是对性质变化的否定[4]。在洞口赣方言中,当“冇”对形容词(形容词词组)进行否定修饰时,具有“不”和“没有”两者的句法特征。
1.“冇”否定性质
现代汉语“不”用在形容词(形容词词组)前,表明事物不具有“Ax”(“Ax”表示性质),语义上与“AX”相反,洞口赣方言否定副词“冇”也有类似的用法,但语义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语义不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仅仅是简单的否定,如例(1)(2);另一种是语义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如例(3)(4)。
(1)冬天,虽然气温很低,但河里的水冇冷。(冬天,虽然气温很低,但河里的水不冷。)
(2)你冇瘦,也不算胖,中等身材吧。(你不瘦,也不胖,中等身材吧。)
(3)今天去集市上买的菜冇新鲜。(今天去集市上买的菜不新鲜。)
(4)你今年都18岁了,年龄也冇小了,也要懂事了。(你今年都18岁了,年龄不小了,也要懂事了。)
例(1)“冇冷”只是指水不冷,与热没有联系,例(2)“冇瘦”只是指某人的身材不苗条,与胖没有联系;而例(3)“冇新鲜”则是指菜焉了,例(4)“冇小”则是指某人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形容词否定的级次不平行性所导致的。李宇明(1998)认为级次是客观存在的等级序列在语言上的投射,是语言化了的等级序列,形容词的程度差异也常常表现为一个序列,从而构成形容词的级次[5]。例(1)(2)中,参照点是已被规定了某种合适程度的“冷”“胖”,这个参照物是相对的,受到特定情景的制约,因此具有相对性,有缓冲的余地。而例(3)(4)中,参照点“新鲜度”“年龄大小”是一定社会文化所约定的,从理论上讲基本不受情景的制约,因此具有绝对性,非此即彼。
2.“冇”否定状态的转变,相当于现代汉语“没有”
(5)每天坚持跑步,都冇瘦。(每天坚持跑步,都没瘦)
(6)衣服还冇干。(衣服还没干)
(7)小明的身体冇好。(小明的身体没好)
王欣(2007)提出当“冇”对状态的变化进行否定时,会出现“抽象位移事件”。“抽象位移事件”是指说话者站在事件终点陈述位移主体尚未到达事件的终点[6],如例(5)(6)和(7)。例(5)中的“瘦”表达的是从“胖”到“瘦”的状态改变,该状态的位移起点为“胖”这一状态,终点为“瘦”这一状态。此时“冇”否定的已经不是“Ax”,而是“Ax了”。
朱德熙先生(1985)认为汉语方言里存在两种正反问句:“V-NEG-VO”和“F-VP”[7]。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认为除了上述两种正反问句外,“VO-NEG”正反问句也比较常见。洞口赣方言的“冇”能够构成“V-冇-VO”正反问句以及特殊的正反问句形式“有冇有……”。
1.“V-冇-VO?”
在洞口赣方言中,“V-冇-VO?”句式比较正式,疑问语气不是很强烈,表示说话人以商量的口吻询问对方的意见,并不要求对方给予确定的回答,如例(8)(9)。
(8) A:这件裙子好看冇好看?(这件裙子好看不好看?)
B1:我觉得挺好看的。
B2:不是很好看。
B3:穿上去还行吧。
(9) A:你吃冇吃饭?(你吃不吃饭?)
B1:吃呀,现在肚子很饿了。
B2:还不想吃。
B3:嗯,我待会告诉你。
2.“有冇有……?”
在洞口赣方言中,“冇”还能和“有”搭配构成正反问句,常用来否定事物的存在、领有或具有,其中的“有冇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有没有”。
(10)你知道哪里有冇有苞谷卖呢?
(11)你的卡里还有冇有钱?
(12)家里还有冇有花生?
(13)地里的草有冇有锄完?
以上分析得知,“冇”主要用于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和“没有”。辛永芬(2008)认为“冇”作为否定副词,是“单纯否定”和“有”两种要素的组合,多见于南方方言中,如广州、武汉[8]。据熊浩(2010)考察,在湖南其它地区也有与洞口赣方言“冇”类似的用法,如长沙、益阳等[9]。
“嗯”是一个舌根鼻音的自成音节,能进入三种可能式的语法结构中构成否定,类似于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用法如下:
在洞口赣方言中,“V嗯C”结构通常表示不可能完成某事。刘月华(1983)提出只有自主性动词才能进入“V不C”结构中[10]355,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认为一些非自主性的动词同样也能进入该结构中。在洞口赣方言中,“V嗯C”结构的动词语义特征和现代汉语“V不C”基本一致,其语义和语用色彩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V”的自主范畴,二是语境。
1.“V”④为自主动词
张旺熹(1999)提出当“V”为自主动词,在语义上最大的特点是愿而不能,其中能够构成“V不C”结构的补语多为积极义,不能构成的多为消极义[11]138-140;洞口赣方言“V嗯C”结构也有类似的用法,补语多由积极义的形容词充当,所表示的语义也是基于行为者的主体能力和客观条件的能性语义;但二者的语用意义有较大的差异。王姝(2011)提出,当“V”为自主动词,“V不C”结构有三种语用意义,分别为表遗憾或无奈;表安慰;表拒绝[12]。而在洞口赣方言中,“V嗯C”语用意义使用频率最高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1)表疑惑
“V嗯C”结构常用于疑问句中,常用来形容说话者对交际对象无法顺利完成某事的不解,往往伴随着说话者失望的心理状态。
(15)你怎么读嗯对这些英语单词扬?(你怎么读不对这些英语单词扬?)
(16)你为什么都摆嗯齐桌上的碗筷扬?(你为什么都摆不齐桌上的碗筷扬?)
说话者认为对方应该能够做好某事,如“学好数学”“读对英语单词”“摆齐碗筷”,可交际对象由于主客观原因的限制而无法实现。通过与疑问语气词“扬”搭配,意在使交际对象去反省不能完成某事的原因。
2)表无奈
“V嗯C”结构也常用来形容说话者对自身不能完成某事而表现出的无奈感,往往伴随着说话者想要彻底放弃做某事的心理活动,句末常带语气词“葛”。
(17)我学嗯会自行车葛[ke324]。(我学不会自行车葛。)
(18)我的病怕是治嗯好葛。(我的病怕是治不好葛。)
(19)反正我是考嗯上大学葛。(反正我是考不上大学葛。)
2.“V”为非自主动词
当“V”为非自主动词时,既可以与补语为积极义的形容词搭配,如“变好了”;还可以与补语为消极义的形容词搭配,如“变烂了”。其通常出现于条件句中,常用来形容前面情况的发生对后续情况产生的影响。
(20)不让他吃吃苦头,他是变嗯好葛[ke324]!(不让他吃吃苦头,他是变不好葛!)
(21)你不给小孩补充营养,他是长嗯高葛!(你不给小孩补充营养,他是长不高葛!)
(22)把橘子放在袋子里密封好,就变嗯烂了。(把橘子放在袋子里密封好,就变不烂了。)
(23)如果今年不种这么多番茄,价格就变嗯贵了。(如果今年不种这么多番茄,价格就变不贵了。)
从上述例子中能够发现,由于补语性质的不同,语气词也表现出差异性。当补语表积极义,句末常带语气词“葛”,起加重语气的作用,如例(20)(21);当补语表消极义,句末通常不能带常语气词“葛”,而是带语气词“了”,如例(22)(23)。
吴福祥(2000)提出除了能用助动词来表达可能义外,还能用能性述补结构来表达能性范畴[15]。“X不得”作为现代汉语能性述补结构“X得”的否定形式,多用于口语中,通常有固定的结构。刘月华(1980)提出能进入“X不得”结构中的“X”由自主性动词和一些性质形容词充当[10]354,而在洞口赣方言中,相比于现代汉语“X不得”中“X”词性的多样性,能进入“X嗯得”结构的只能为单音节动词,且动词的语义特征为[+自主性],如下:
A. 打嗯得(打不得) 骂嗯得(骂不得) 听嗯得(听不得)
想嗯得(想不得) 信嗯得(信不得) 爱嗯得(爱不得)
B.*⑤恼嗯得 *热嗯得 *骄傲嗯得
动词“打”“骂”“听”都是很典型的行为动词,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动作性;动词 “想”“信”“爱”属于心理动词,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性质形容词“恼”“热”“骄傲”等不能进入“X嗯得”结构中。以上分析了“X嗯得”中“X”的词性,下面将逐一分析“V嗯得”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下文中,将使用“V嗯得”代替“X嗯得”结构。)
1.句法特征
在洞口赣方言中,“V嗯得”作为“V得”的否定形式,和现代汉语“V不得”的句法特征类似,一般在句中单独充当谓语成分,基本不带宾语,即使带宾语,也是一些简单的词或句子;“V嗯得”也能受副词修饰,通常有调侃的意味。
(24)他万万开嗯得玩笑。(他万万开不得玩笑。)
(25)现在的小孩都打嗯得、骂嗯得。(现在的小孩都打不得、骂不得。)
2.语义功能
在现代汉语中,齐春红(2004)将“V不得”的语义特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客观][+已然][+不能],第二类为[+主观][+情态][+不许][16]。在洞口赣方言中,“V嗯得”的语义特征和现代汉语的语义特征基本一致,但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会更倾向于使用第二类语义特征[+主观][+情态][+不许可],常常用在祈使句中,句末常带语气词“葛”“呢”,表示警示、劝告或建议。
(26)我早就告诉你了,他家去嗯得葛(ke324)。(我早就告诉你了,他家去不得葛。)
(27)这本书很贵,你丢嗯得呢。(这本书很贵,你丢不得呢。)
3.语用特征
在洞口赣方言中,“V嗯得”和现代汉语“V不得”的语用特征基本一致。通常通过动作的否定来提醒对方不能做某件事,从而表达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评价。
(28)今天这顿饭你可吃嗯得葛。(今天这顿饭你可吃不得咧。)
(29)不要相信他,他的话听嗯得葛。(不要相信他,他的话听不得葛。)
(30)女孩的心思猜嗯得葛。(女孩的心思猜不得葛。)
在洞口赣方言中,当“得”做助词,会构成“得X”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会”,表示的是对某一种情况发生或出现的可能性做出推测,其否定形式为“嗯得X”。能进入“嗯得X”结构的大多为动词和部分性质形容词,如下:
A.嗯得停(不会停) 嗯得醒(不会醒) 嗯得来(不会来) 嗯得学习(不会学习)
B.嗯得臭(不会臭) 嗯得熟(不会熟) 嗯得好(不会好) 嗯得湿(不会湿)
C.*嗯得漂亮 *嗯得紧张 *嗯得自由 *嗯得简洁
例A中的“停”“醒”“来”“学习”是典型的动词,具有强烈的动态性,能够进入到“嗯得X”结构中;例B与例C都属于性质形容词,但例C中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却不能进入“嗯得X”结构中。李宇明(1998)认为单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多表示具体性质,容易表变化,如对其进行否定,一般是动态的否定,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多表抽象性质,不易表示变化,如对其否定一般是静态的否定[5];据此分析得知,能进入“嗯得X”否定结构中的“X”一般具有动态性。下面将分析“嗯得C”的句法、语义特征。(下文中,将使用“嗯得C”代替“嗯得X”结构。)
1.句法特征
在洞口赣方言中,“嗯得C”结构和“V嗯得”结构的句法特征类似,一般在句中单独充当谓语成分,基本不带宾语;语法上一般要带“了”体标记,强调已然事实的发生。当“C”为消极义,则会在形容词前插入代词“这么”,起加强程度的作用。
(31)醋放少点,这碗面估计就嗯得这么酸了。(醋放少点,这碗面估计就不会这么酸了。)
(32)他摔得那么严重,又不去医院,伤是嗯得好了。(他摔得那么严重,又不去医院,伤是不会好了。)
2.语义特征
在洞口赣方言中,“嗯得C”结构的语义特征为[+主观][+推测],常常用在条件句中,和“V嗯C”(当V为非自主动词时,“V嗯C”结构通常用于条件句中)结构相比,“嗯得C”结构更加侧重于推测某种情况可能会出现的结果,因此句中一般会出现表推测的词语,如应该、估计。
(33)天天下雨,这衣服应该嗯得干了。(天天下雨,这衣服应该不会干了。)
(34)你如果不去玩泥巴,衣服估计就嗯得这么脏了。(你如果不去玩泥巴,衣服估计就不会这么脏了。)
通过分析得知,“嗯”主要构成补语结构的否定形式,分别是“V嗯C”“V嗯得”“嗯得C”。“V嗯C”的用法较为复杂,当“V”为自主动词时,“V嗯C”和现代汉语“V不C”结构的语义基本一致,但语用意义有较大差异,其最常用的语用意义主要有两种:表疑惑和表无奈;当“V”为非自主动词,“V嗯C”通常用于条件句中,强调结果的发生。“V嗯得”“嗯得C”的用法则较为简单,二者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本文对洞口赣方言否定副词“冇”“嗯”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二者在用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即“冇”和“嗯”都能用于正反问句。在句法分布上,二者有一定的互补性。洞口县境内有多个乡镇,“冇”和“嗯”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是否存在某种规律,由于材料有限,更多精细的研究有待未来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