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条件下“四维”视域的思政课教学改革
——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

2019-12-28 07:20胡宇南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政政治

胡宇南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高校思政课教师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的基本体现,就是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2],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美好思政课的需要。

基于对过往改革的总结和回顾,以及对未来改革的期待与推进,或可考虑通过对影响教育实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利用网络课堂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站在内容与形式、虚拟与现实的“四维”之域,通过四个方面的协同配合、互融共通,以此进一步加大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力度,提升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效,增进并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与满意度。

一、根本着力点: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

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领衔在全国30所高校开展的专题问卷调查显示,55.6%的大学生认为“教育内容”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原因[3]31。这样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告诉我们,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与接纳,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与引领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实效,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是根本着力点。

“05”方案实施以来,思政课五门课程的教材总体来说是越来越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师生阅读特点,教材体系已经比较系统和完备。党的十九大以来,与时俱进的、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判断新思想新战略新部署的“2018”新版统编教材已在全国普遍采用。

新时代新使命,新教材新教法。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必须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4]高标准严格要求,不断提升本领能力。同时,每一名思政课教师也都应该认识到,作为整个高校教育教学、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思政课的特殊性除了具有科学性外,它还具有鲜明的权威性和政治性[5]。因此,在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把握上,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共性要求必要而重要,规范性和规矩性也是当然的应有之义。基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思政课必须要保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因此恰当而适度的规范是基本前提条件。与此同时,一个重要的、反复被讨论、一直被关注的话题就是,面对如此丰富充沛的思政课内容,如何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优化?也就是如何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正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终极目标一样,断然不是对基本而主体的教学内容的否定、排斥和推倒重来,而是在坚持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自我完善与发展”原则基础上,以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总体框架为基本遵循,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结合且配合新教材修订思路,思考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消化和接收的有效教育信息和育德资源,从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现“三进”最后一个环节——“进学生头脑”。

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要以增强学生认同度和信服力为旨归,既要以此为出发点,也要以此为落脚点。而认同度和信服力的依托,在于理论的彻底。无可否认,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比较强;但现在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方面的不满意,则并不主要在于其理论性,而在于我们的课堂并没有把理论讲清楚、把问题讲彻底、把困惑消解掉。互联网条件下,尽管现在不少大学生有碎片化阅读、娱乐化生活、浅层化理解的倾向和特点,但其实,在“三观”整塑、转型并且逐渐定型的关键阶段,不管是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任务,还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人成才的主观愿望,思政课基本教学内容都并不是游离于大学生需求层次和范围之外的。面对急剧发展变革的时代与实践,大学生其实对思政课可能就他们思想上的迷茫、生活上的困扰、学习上的疑虑等等,所可能提供的思想引领、理论指导、价值导向等充满了热切期待,他们潜在而强烈的希冀与愿望是不争的事实。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抓住了大学生关注的国内外或重大或微小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而不是回避和否认这些问题,把其中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而不是“遮蔽”起来,就意味着我们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就能展现理论的自身魅力,理论就具有彻底性,就能说服和掌握大学生,并转化为大学生实践的物质力量,最终达致思政课育德铸魂的终极目的。因此,如果我们能真正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真正讲清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历史由来、理论依据、现实状态、比较优势,如果我们能及时研判评析国内外错误思潮并进行有效教育引导,那么,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就可以成为大学生的主导意识形态,就可以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大学生中国自信,从而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高效“三进”,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重要支撑点:教学方法的探索完善

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是实施思政课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是为了顺利进行教学活动、全面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采用、参与的一切途径与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予以配合和支持;也就是说,要探索并且完善,如何搭建更好的“桥”与“路”,以更好的方式方法把思政课教学内容呈现、传递和传播给大学生。近年来,关于思政课教学方法,各地各校都作了很多的改革和探索。现在大家都普遍性地认识到,思政课作为一门理论性、科学性比较强的课程,一定要讲究理论的灌输、阐释以至以理服人。同时,基于新时代大学生接受规律与特点,以及思政课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面临的现实挑战,我们亦要更为重视提高理论灌输的实效性,关注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换。在理论讲授与灌输的层面,需要继承并完善传统有效的、因而已然成为经典和范式的诸多思政课教学方法,比如文献研读、历史分析、逻辑演绎和归纳比较的结合与统一等等。理论讲授与灌输是重要、必要而基本的前提,这个环节没把握好,大学生将不可能建立正确的价值与信仰根基,后续的教育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此同时,“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关注点与兴趣点、更加关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分析解读。把理论讲清楚,把问题讲彻底,应避免陷入知识教育的窠臼,使教学内容沦为死记硬背的理论条目。要更加注重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并重、理论灌输与理论探究的并重、善于启迪大学生的理论思考,夯实大学生坚定信仰的理论之基”[3]17。在创新实践教学的层面,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要特别注意既要联系社会实际,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要联系相应院校的学科专业实际、行业职业实际,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状况和生活实践,帮助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拨开思想迷雾、解决思想迷惑、走出思想迷宫,进而矫正思想航向、提高思想认识、升华思想境界。

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为更好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建设改革发展的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学院以立足四川、服务公安、面向政法的办学面向定位为基础,围绕铸造忠诚警魂、培育时代新警、服务公安工作的办学宗旨,突出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中,围绕公安警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公安实战、贴近学生实际”原则,实施以提升学生政治素质和政治责任担当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综合改革。近年来,各门课程都依托“‘三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即多师互动、文理互动、学警互动)开展问题导向专题教学,先后探索并逐渐形成课内基础实践、校内综合实训、校外社会实践的“梯级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人民警察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假期主题实践教学周。

第一,“三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中,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推进多师互动、文理互动、学警互动的全新教学模式。通过开展“三互动”,探索对话式问题导学、案例式分析导学、启发式专题导学等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和凸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思政课堂能够“坐得住、听得进、学得好”。再辅以经典阅读、课程沙龙、党史讲座、传统文化论坛等活动,以多种途径和渠道改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第二,“梯级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的三个梯级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重在突出思政课教学与国家重大事件、与公安实战、与校园文化的“三个融合”。三梯模块实践教学由同一年级学生在五门思政课中,在不同学期分阶分步参与,实施中呈梯次渐进、循序展开路径,实现了与理论教学的同步交融,前后相续地贯穿于培养过程始终。由此,实践教学由真实到虚拟再到虚实结合,继而全真体验,使学生的政治素质与政治责任担当能力得到渐次发展和逐级提升,实现初具合格警务人才所需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结构的目标要求。

第三,“人民警察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实践教学周。重点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其基本设计思路是,从“形势与政策”外的四门思政课主干课程里,分别拿出0.5个学分,专门组成实践教学学分(2学分),实行学分单独设立、教学单独实施、成绩单独考评的“三个单独”。在相应年级开课学期考试放假后的一周,围绕“忠诚警魂、为民宗旨、公平正义、廉洁自律”实践教学四大主题内容,通过思政教授讲理论、特聘专家讲精神、公安英模讲事迹、行业专家讲道德,实现了教学主体多方协同。通过抓资源整合,实现了学科资源、社会资源、行业资源、校本资源的综合利用。此过程中,理论讲授、参观考察、现场教学、红歌比赛、综合展演等形式也得以多样集成。通过假期集中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铸牢警校生警魂意识和职业精神,锻造当代预备警察的政治责任担当能力。

以上紧紧围绕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定位、密切服务思政课教学内容、突出院校学科专业和行业特色的系列教学方式方法、路径渠道等的实践探索,获得学生纷纷肯定与点赞。经由对上述实践探索的理论梳理和凝炼汇集,在2018年以“高校思政课‘三互动·六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实践”为题的项目,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三、关键增长点:网络载体运用中的教育和引导

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了“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要求。其中的“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7]。显而易见,出生、成长于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的网络化生存已成日常。除了通过现实的生活学习环境获取各类教育资源外,大学生普遍性利用手机、电脑等校园网和互联网渠道广泛涉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类信息。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以上的占80.0%,娱乐消遣(68.3%)、获取新闻信息(57.5%)、交流沟通(57.2%)和学习(49.0%)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使用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的大学生占88.9%,92.0%的大学生借此浏览动态、了解信息、发表观点和更新状态[8]。网络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不但拓展了教育空间,还充实了教育内容,这种新的现代教育模式可以带来教育效率的极大提高。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视。网络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辨识能力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它所带来的全新的教育方式也使得教育者的权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网络文化视域内的网络载体运用,一方面是开发和利用好网络课堂,另一方面是注重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教育引导。就网络课堂来说,并不能简单视其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阵地和载体。它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互为补充,是新媒体时代教学载体的重要显现,也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新的关键增长点。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全国性的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数量上已有不少,但总体质量还不算高,并不能完全充分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比如,一些网络课程存在内容枯燥、访问量低、更新缓慢、表现形式单一、功能不够丰富、互动性不强、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或者还包括思政教育主题网站和网页,今后在建设中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地方。

就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教育引导来说,最核心的目标就是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跟其它任何类型的素养一样,网络媒介素养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日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实现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的密切配合与相互支持,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廓清他们对网络的科学认知,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网络的双刃剑性质,积极开展网络道德、网络法规法纪等方面的教育,做到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慎重评论、节约“吐槽”,科学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努力打造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进一步探索思政课现实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良性互动的新模式。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创造性地运用好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提升网络空间思想引领的意识、能力、水平和艺术,适应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特点与新要求;努力打造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型教育平台、载体和通道,并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激发好、引导好、运用好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添新助力。

四、基本主阵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配合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9]人类生存活动得以开展、社会关系得以形成、理论观念得以奠定的基础和前提,都在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时空条件,是人们开展形式多样社会活动的土壤,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场域。因此,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居所,思想政治教育以日常生活为始源[10]。思政课从根本来说,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而人之根本,在于其实践。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无外乎生产与生活实践。生产与生活实践的生动丰富表现形式,则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马克思曾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1]人的日常生活是其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人的各种思维与价值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

在此语境之下,我们就可以清晰认识到,思政课作为一种阶级性的、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它固然首先应立足于内在本质又既定必然的政治关怀,但亦不能忽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生存理解。日常生活是大学生不能摆脱的客观时空。陶行知曾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2]。离开了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离开了生活的思政课,无异于缘木求鱼。只要把思政课改革置于大学生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它自身又摆脱了沦落于日常平庸化的危险,同时保持对日常生活的反思,那么,就应该能通过养成教育、管理服务等形式和环节助益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教育就应该有效和积极的。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2015年有一个基于全国几十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结果,如(图1)。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思政课教学作为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阵地,二者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的作用比重,日常实践在几个方面都明显高于理论教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慎重反思。

图1 思政课教学和日常实践对大学生影响比重

因此,思政课教学改革,或者更广范围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实现主渠道(思政课教学)与微循环(日常思政教育)的交融和对接[13]。主渠道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得以体现。与此同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统的主阵地,可以很好发挥其微循环作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合众之力来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召开之后,四川警察学院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建构起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思政部、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参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以服务于学院“铸造忠诚警魂、培育时代新警、服务公安工作”的办学宗旨与人才培养目标。“大思政”育人格局立足于“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7],站位高、定位准、举措实,突出价值引领,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内生动力。该育人格局自建构以来,全院师生员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秉持“政治建校、政治建警”之公安院校根本原则,在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通过思政课理论教学坚持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和鞭策人,另一方面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各门课程同向同行,“课程思政”效应愈显现和增强。与此同时,又在日常警务管理和生活服务中,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覆盖,形成满盘皆活的状态。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融通于、渗透于、参与进、介入到、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则是多种多样,形式不拘而鼓励创新与创造的。很多富有教育管理经验的思政课教师、学员队干部和辅导员,已探索总结出不少富有成效的做法和心得。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提高课程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提升课程育人质量,努力把思政课建成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入脑入心课程。这需要思政课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课程教学改革根本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更需要思政课教师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如此,方可行大道、得始终。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