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骊佳
常州市中医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3
现代西医认为人体正常心律的冲动发放来源于窦房结,窦性频率为60~100 次/分钟,节律整齐。心律失常指心脏激动的起源和(或)传导异常,发生节律和性质的异常。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病因,多见于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等。当在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休克时,心肌细胞电生理紊乱,诱发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使得血流动力学严重的障碍,导致患者死亡。中医对心律失常没有详细记载,依据其症状、体征,归属于“心悸、胸痹”等范畴。如《素问》中曾描述的“心澹澹大动”和《灵枢》中描述的“心休惕”,与惊悸、怔忡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心悸的病名,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医要略》中和《伤寒论》,对其描述为“心下悸”、“心悸”等[1]。关于病因病机,许多医家有不同观点,现代医学对心悸的认识更加完整,如叶天士认为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体虚劳倦、情志所伤等诱因下发为心悸。
常常的西医诊断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心脏听诊、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颈动脉窦按摩、心内电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经食管心电生理检查、体表窦房结电图等多种方法。心电图是临床上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依据,另有一部分患者可根据其对于病史、症状可做出相应诊断。根据对患者详细病史的询问,如发病时心率、节律、发作持续时间,有无头晕、昏厥、心绞痛等表现,再结合患者既往心律失常发作的诱因、症状、体征和诊疗过程,均可帮助明确该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②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对于心悸认识,其病位在心,然与五脏六腑相关,与脾、肾、肝有密切关系。心悸的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心神,心神不宁发为心悸。病因多因患者体质虚弱、饮食不当、情志所伤、感染外邪等。心悸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其病机转化多为为标实和本虚的相互转化。中医对于其证型方面参考《实用中医内科学》将心律失常以下八型:心阴亏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心虚胆怯证、心气不足证、心脾两虚证、血脉瘀阻证、痰浊阻滞证八型[2]。
心律失常可以发生在正常人当中,多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的心律失常如房早、室早,病人若无症状,不需要干预治疗。而持续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水平,甚至导致病人死亡,故而临床上应在查明致病因素外进行治疗。
临床上,西医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方式有以下:对于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或)加速传导的交感神经药及迷走神经抑制药,如异丙肾上腺素、乳酸、阿托品药物等。对于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拟交感神经药及迷走神经兴奋剂药物,如新斯的明、甲氧明、洋地黄制剂等药物[3]。由于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发挥抗心律失常疗效的同时又会有致心律失常的风险,因而ⅠA 类在临床用药中逐渐减少。ⅠB 类代表药利多卡因多用于治疗室速。ⅠC 类普罗帕酮用于心功能正常者的室上速、室性期前收缩、室速的快速心律失常。Ⅱ类如β 阻滞剂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增加,多用于室上速、室性期前收缩、室速疗效较好。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为广谱抗失常药物,用于各型期前收缩、室速、房颤,以及对于室速、房颤、室颤的防治。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维拉帕米多用于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但因其负性肌力作用,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4]。非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方式主要有:植入性心脏起搏器、导管射频消融、电除颤、体外电复律、冷冻等。
对于其证型方面参考《实用中医内科学》将心律失常以八型,在内科治疗方面,参照各个证型的辨证特点,给以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理中汤合真武汤、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平补镇心丹、五味子汤、归脾汤、血府逐瘀汤导痰汤等。后代医家在此基础上整理前辈经验,钻研新药。增加了一些有效的抗心律失常中药,如:附子、苦参、甘松、黄连、龙骨、牡蛎、炙甘草等。在经方方面,总结前辈经验,研究出一系列有效抗心律失常的经方。在外治方面,经现代研究证实针刺法、推拿法、贴敷法、熏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等。
心律失常是许多疾病在缓慢进行过程中,最终心脏扩大而引起心衰,是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多见于室速、室颤。临床上,在对于心律失常治疗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长期服用大量西药,使患者身体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而且耐药性强,禁忌症相对较多,患者依从性差,以及先进的非药物带来的经济负担不良后果,如今随着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将中西医药结合治疗CHF 使患者不仅身体上减轻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减轻承受的经济负担。此外,在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干预及预防从很大程度延缓了CHF 患者的病情发展,让患有慢性心衰的患者减轻了疾病带来的各方面伤害,使患者在今后的的生活当中,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得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