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祥 志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州 262500)
在2017年10月18日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表明,实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了解产教融合的历史起源、操作方式与发展现状对于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产教融合的历史起源及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对过往的研究进行简单地评述,希望能对后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产教融合来源于“合作教育”,最初是由美国教育家赫尔曼·施奈德提出的,1903年赫尔曼·施奈德首次提出现代合作教育思想,并在辛辛那提大学试行课堂教育与工厂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1946年,美国发表《合作教育宣言》,提出:“将理论学时与真实工作经历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1]。后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倡导“从做中学”。1995年,美国学者Henry Etzkowitz和荷兰学者L.A.Leydesdorff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模型,对校、政、企三方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2]。
与此同时,我国早期的产教结合思想也在萌芽,20世纪前后,张之洞、张謇、周学熙等在进行洋务运动的同时本着“实业兴国、教育兴国”理念开展了丰富的实业教育探索,分别提出“讲习与历练兼之”“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工学并举”等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强调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经济,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式[3][4][5]。到民国初期,黄炎培、陶行知等教育家大力倡导“产教联办”,产教结合思想初步形成。此后,从“工作、生产、学习相结合”到“半工半读”,再到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大力支持“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办好生产实习基地”,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一直在不断发展、进化。1995年,江苏无锡市技工学校在探索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的过程中,提出“产教融合化”,将专业教学与实际产品生产相结合,在生产中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产品意识、时间观念及动手能力[6],但此处的“产教融合”概念过于狭小,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后来到2011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促进产教深度合作”的要求,这一概念逐步被演化为“产教融合”,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增多[7]。
严格来说,“产教融合”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思想,而是对“工学结合”这一概念的演化深入而提出的,提出的同时也没有给予统一的概念。2015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理解为校企联合办学、创新机制、理念,强化专业教学与实际生产的密切联系,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活力。
因此许多学者在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中都首先要对产教融合进行概念的总结和内涵的界定。陈年友等[7]首先对产教融合进行解释,认为产教融合就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率而在业务上的相互补充和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分别是产教融合的学校动力和企业动力。杨善江[8]认为产教融合是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方式,是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依托各自优势,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以协同育人为核心的主体内部各要素的高度融合。张振飞[9]认为产教融合就是将生产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王丹中等[10]认为产教融合是“生产性教学”与“教学性生产”的有机结合,是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生产技术的根本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有专家学者对“结合”与“融合”的概念进行了辨析,罗汝珍[11]认为产教融合是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融合模式,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并具有新的特质,应该具备教育和企业的多种功能以及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力。
陈年友等认为由于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目标具有差异性,两者不会融为一体,也不可能产生新的产业,只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深度合作。这种合作从理论上有两条实现途径,一是要素整合,二是契约合作[7]。罗汝珍[12]则认为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具有多重复合型功能,需要政府主导监控、行业企业及教育部门多方支持,共同构建合作平台,明确落实各参与方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其责任感。邵坚钢[13]发现在产教融合关系中,要合理权衡各参与者的利益,才能最终实现各参与者的共同治理,共同受益。王鑫等[14]认为校企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护,因此首先需要产教双方的共同合作意愿,其次需要建立契约关系。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的特点,许多研究者也提出了相关的实施路径或制度,其中孔宝根[15]提出的“企业科技指导员制度”,周丽华[16]提出的政府、企业、学校三者的协同创新模式,王磊[17]提出的尝试构建“现代学徒制+全程职业模拟”的深度融合路径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也对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建议。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尝试了自组织平台的建设,打造了26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师生共同参与项目研发和实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同时解决了企业需求,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产教融合之路。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以及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模式是高职教育领域认可并学习的培养模式。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产教融合的提出,关于产教融合模式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陈年友认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的拟定应以“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目标[7]。刘鸿辰等[18]认为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时首先要结合实际应用与社会发展改革课程设置,同时将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马华敏[19]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分为四种:高校依据用人单位需求定制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学生先完成理论学习再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入企业锻炼的“工学交替”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校企互动建立“校中厂”的模式。林嘉胜[20]认为虽然校企合作已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探索,但是高职教育仍然重理论轻实践,应该建立校企课程互认与置换机制,实现产教精准对接,充分共享合作资源,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许多学校也分别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了实践尝试。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尔集团合作,在电子类专业中实施了“契约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校企资源融通,共同组建师资队伍、校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校企共建评价体系,共同完成评价等手段进行人才培养;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提出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与广州南沙大酒店合作,在其酒店管理专业进行了产教融合导向的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校企贯通、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1]的市场营销专业通过社团模式、工学结合班模式和校企项目联合实训三种方式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教学效果良好。
综上分析,当前学术界对产教双方合作的研究由来已久,对于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参与主体双方的需求及利益冲突、可以采取的融合途径及实施方案等方面研究相当丰富,但是对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过往的研究,一是侧重于理论的多,探索实践的少,各研究者提出的实施方案应用于实践中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二是关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等相关领域研究的多,而对于产教深度融合方面研究的少;三是侧重于体制机制、政府职能方面研究的多,关于人才培养的具体合作模式研究的少;四是主要集中在教学方对课程构建、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上,而对于企业内部如何与学校对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融合方面研究的极少,这也主要因为研究者多以高校教师为主,企业内部参与研究的人极少。
理论上,产教融合具备双主体、互利性等鲜明特征,应该能够为培养人才,满足企业需求提供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然而,实际来看当前的“产”“教”关系远远未达到真正融合。高校和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双方主体,高职院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而企业的本质是追求财富,二者只在人才的供需上发生联系,从根本上说高职院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服务方,而企业的人才来源并不仅仅只有高职院校,还有其他高校、企业甚至社会。相对来说,高职院校对于进行产教融合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更大一些,但是若企业在产教融合中付出的价值大于收获,企业将会重新评估参与产教融合的方式。因此,若想要产教进一步融合,真正达到理想的水平,必须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了解他们各自的利益诉求与价值选择,激发各类相关者的内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