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颖
周六,门诊来了一位35岁的女性,她说:“我感觉自己很煎熬,虽然每天都在朋友圈‘晒一些快乐的事情,可内心其实并不快乐。我经常情绪低落,有时会默默地流泪,感觉生活很苦,人与人之间感情淡漠,甚至想过1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样的问题……每天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什么事也不想做,食欲明显下降。我好想一走了之,甚至结束生命……”
这位女性最终被诊断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以持续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活动减少等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可引起自残、自杀等不良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在门诊的抑郁症患者中,很多都是女性。近年来,许多学者也对抑郁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女性抑郁症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这是什么原因?哪些因素让女性离抑郁更“近”?
抑郁症的遗传率为30%~40%,而女性的遗传风险高于男性。女性的情绪较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在不良环境下,遗传因素会增加特定精神障碍的易感性。
女性激素也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激素可调控脑内多个参与抑郁症发生、发展的神经递质系统,以及个体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从青春期、孕产期到更年期,女性的不同生命周期都伴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而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会使发生抑郁的风险显著升高。有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下降、促卯泡激素水平升高,对绝经期女性而言,都是出现抑郁的危险因素。经前期紧张、产后的情绪低落、更年期的焦虑等,都与女性激素水平不稳定有关。
女性睡眠障碍者人数多于男性。长期失眠会使人思考能力和记忆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精神萎靡、焦虑、烦躁,甚至诱发或加重精神痛苦,引发抑郁。
从青春期开始,女性的情绪不稳定性就显著高于男性。女性更容易经历焦虑、愤怒、内疚和抑郁情绪,应对环境未知结果的抗压力能力较差。于是,女性更有可能将普通情况诠释为“危险信号”,将小挫折看成“大磨难”。女性相对较脆弱、胆小,更渴望亲密的人际关系和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同,面对人际方面的压力和负性生活事件的时候,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为此烦恼。这些特质也是抑郁症的高危因素。
通常情况下,男性对社会心理应激的生理反应更大,更容易出现攻击他人的言行。而女性的应激反应相对较小,对待负性生活事件,她们更倾向于将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欠缺或性格不好。从进化角度出发,这一现象是为了保护胎儿免受母体应激的影响。然而,应激反应调动较弱与更高的抑郁风险相关。基于精神分析的“精神发泄”理论认为,人将体验到的负性情绪及时发泄出来,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如果长期抑制愤怒情绪,最终将导致抑郁。
人大脑里有一个叫“杏仁核”的结构,虽然体积不大,但和人类的情感调节有着密切联系,在情緒反应和情感记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家发现,女性抑郁症患者杏仁核体积缩小较男性患者更明显。尽管青春期女性杏仁核体积缩小并不直接与抑郁症风险相关,但可能造成女性对负性事件敏感性增加,继而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心理学家发现,最初出现情绪低落时,男性喜欢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发泄和摆脱自己的抑郁情绪,转移注意力;女性往往不愿意活动,她们会不自主地进行“心理反刍”,即反复思虑情绪低落发生的可能原因并给出各种可能的解释,被动重复地体验伤痛,延长了抑郁情绪的持续时间。长期如此,进展为抑郁症的风险大大增加。
有研究发现,女性社会经济地位和受教育水平越高,抑郁症发病风险越小。这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应对生活事件时思考问题比较全面,心态相对较好;低收入、低学历者,由于社会接触面较窄,在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时,解决问题的途径较少,更容易引起较重的负性情绪。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女性抑郁和婚姻质量明显相关。婚姻关系的不协调使已婚女性心理和生理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情绪低落、内心痛苦等症状得不到配偶的理解和安慰、疏导,致使心力过度劳累,心理耗竭,诱发抑郁。而对于本身就有抑郁的患者来说,较差的婚姻质量会使原本低落的心境变得更差,可谓“雪上加霜”。
针对女性的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包括躯体(性)虐待、强奸、性别歧视等,在某些地区还存在强迫结婚及生育等。这些应激事件可能增加女性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早年成长经历中的负性事件,如躯体(情感)虐待、被忽视,会形成“解不开的结”存在于身体中,这些“结”会使人身体“非常僵硬”。而在之后的人生中,只要有相关事件或场景“唤醒”这些往事,痛苦、焦虑、自卑等情感就会重现,令生活“看不见阳光”。
目前,世界各国精神卫生专家都高度关注“女性抑郁”的问题。从大的方面讲,全社会都应该维护女性权益,为她们建立温暖、宽容的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给予女性必要的人文关怀,使她们得到心理支持和安慰,感受到幸福。从个人角度讲,女性要学会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保证充足睡眠,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遇到不良情绪时,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如转移注意力、向亲友倾诉等);注意个人的自我成长,多学习新知识,同时注意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等等。
大众医学2019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