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寒
传统的鲜鱼煮烫皮加工过程并不复杂,几乎家家都可以烹制。其主要原料有当地手工制作的干烫皮丝、鲜草鱼,辅料有自产的山茶油、辣椒面、姜、青蒜和當地特有的豆油膏等。制作流程:在炒锅内倒入山茶油烧热,放入青蒜段炝味,再放入切成1.5~2厘米见方的鲜草鱼块;翻炒数次,加入食盐、姜丝、辣椒面再翻炒数次,倒入足量(根据干烫皮丝的用量决定,中途不可再次加水)的冷井水或山泉水,盖上锅盖;旺火烧开后投入干烫皮丝,煮2~3分钟后改小火或关火(火候不足会令烫皮发硬、口感不佳,时间过长则烫皮易碎不成形),同时用干净筷子挑上少许(1.5~3克)豆油膏融入汤中,加少许酱油并在锅内推动烫皮。然后将烫皮、鱼块连同汤料一并装入碗内趁热吃,久放易发稠,影响口感。
“烫皮”是赣南与湘南部分地区居民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蒸熟、晾干、切丝或片等工序制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风味特产,在湖南其他地区,其被称为米粉。湖南人素有用米粉当早餐主食的习惯,尤其是冬日的早晨,一碗热气腾腾、盖有自己所喜爱“码子”(配菜)的米粉会瞬间令人精神抖擞、寒意四散、食欲大增。常见的米粉“码子”食材包括猪肉及其内脏(瘦肉片、红烧肉、排骨、肚片、肝等)、牛肉(或牛杂)、鸡蛋、香干、木耳、剁辣椒、碎酸菜、酸豆角、榨菜等。唯独湘南地区(包括衡阳、郴州和永州)居民除用上述食材来做“码子”外,还喜欢用鲜鱼来做米粉的底汤和“码子”。
据传,鲜鱼煮烫皮与三国时期的庞统有一段渊源:庞统投奔刘备之初并不被重用,只是任耒阳县(今属衡阳市)县令的小职。一次公差途中,他投宿栖河古渡小镇(今属郴州市),因心事重重、寝食不安,一夜辗转难眠。待第二天起床已是晌午时分,顿觉饥肠辘辘,而店家早餐食料早已卖完。正在店主着急之时,恰巧一渔翁打鱼回来经过此店,店家灵机一动,买了条鲢鱼,立刻宰杀熬成鱼汤,加入当地的五爪朝天红椒粉,调入当地特产豆油膏、茶油等佐料,用家里过节备用的烫皮(干米粉)做成一碗鱼粉。庞统食后汗流满面、胃口大开、酣畅淋漓,顿时觉得精神抖擞,大声赞道:“此乡野之味,亦可登大雅之堂!快哉!快哉!”回耒阳后,他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因庞统号凤雏,为纪念他,后人把庞统夜宿的古渡称为栖凤渡,而店家为庞统做的美味鱼粉也就被称为“栖凤渡鱼粉”。经过近2000年,这种特色美味在湖南的湘南地区广为流传,即本文所指的湘南鱼粉。现今,湘南鱼粉所用鲜鱼已经不限于鲢鱼,更多用草鱼(皖鱼、鲩鱼等),也有用黄颡鱼、鲶鱼、鲫鱼、鱼杂、鳙鱼头等。
湘南鱼粉不仅味美,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营养特点:
·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谷类为主”膳食原则,而大米加工成米粉后,使谷类主食变得更为丰富。
·鲜鱼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且鱼的蛋白质品质高,又易被消化吸收。
·该美食用天然山茶油进行烹饪,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病等慢性病。
·湘南的豆油膏是大豆经过发酵等复杂工艺制作而成的,除有天然鲜味物质外,还含有大量具生物活性的肽类物质。
从营养角度来分析,如果在传统湘南鱼粉制作过程中适当减少辣椒面的用量,既可降低辣椒对消化道的刺激,又可适当减少食盐的用量。另外,如根据个人喜好搭配适量新鲜菌类、叶类蔬菜等,可使食物结构更趋合理,营养更均衡。
在原料的加工上,现在已经由机械化的湿粉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石磨干粉制作,不仅使生产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还使产品质量和卫生状况更加稳定,同时大大推动这一传统美食的市场化进程。在烹煮过程中,湿粉也可以采用煮捞面的方式来制作。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湘南鱼粉的美昧,应尽量使用原生态的各种食材,如野生河鱼、鲜草饲喂的草鱼、地道的山茶油、豆油膏等。
大众医学2019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