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巴向辉 岳会芳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写话的主题是“我对奇妙大自然的疑问”。教学本次写话时,笔者重点从“问什么”和“怎么问”两个方面设计训练活动,有序引导,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表扬为主,建议为辅。
自读例文,感受提问的角度与方式。学生自读例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示例中不同的提问方式,随后标记出“怎么、谁、哪儿、为什么”等疑问词。通过比较疑问词在句中的具体位置,感受多样的提问角度与方式。在替换疑问词的过程中,学生感受提问句能灵活变通的特点。例如“石头上怎么会有贝壳呢?”可说成“为什么石头上会有贝壳呢?”“石头上的贝壳是哪里来的?”学生观察插图中的事物,自由提问时,会发现更多的提问方式。在自读例文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实施口头圈点,肯定和激励学生的言语表达,鼓励用新的疑问词发问。
借助图文或动画,增加提问的空间与个性。二年级学生的联想和好奇的品质经过激发和引导才能更顺畅地“倾泻”出来。笔者先是为学生准备不同主题的套系图片,如“有趣的海滩”“植物园探秘”“仰望星空”“奇怪的天气”等。欣赏“有趣的海滩”时,笔者有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观察小螃蟹、海螺、脚印、波浪。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就图发问:“海螺里为什么会有海风的声音?”“小螃蟹为什么横着走?”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大自然的范围之广、未知之多、奥秘之深、趣味之浓,从而基于图文和动画生出个性化的疑问。对于个性化的发问,笔者秉持“少改易之,以圈为主”的策略,充分肯定或者引导,保持学生表达与探究的欲望。
练习说话,丰富提问的情境与趣味。提问与回答是相应的行为,有问有答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个人的思考,增加提问的趣味。一是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问同学,并获得及时回答。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熟知的事物创设情境,做好圈点。以香蕉为例,学生观察并提问:“香蕉为什么是弯的?”教師引导对比思考、对比发问,帮助圈点修正:“大多数水果是圆的,为什么香蕉是弯的?”由外而内,扒开香蕉皮引导体验并思考:“香蕉的种子在哪里?”“果肉中黑色的小点就是种子。”形成问答。结合香蕉树的图片引导提出更多系列性的不同问题,如:“香蕉树真的是一种树吗?”二是借助图片,认真观察与联想,结合生活实际,把问题问清楚。图片以单元课文中的事物为主线展开。如植物类的荷花,动物类的蜘蛛、蝉,气象学类的雨、风,天文学类的北极星、太阳等。“星星为什么能给人指路?”这样的问题提得宽泛,不够清楚。教师适时圈点,引导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星星无数,范围太宽,哪些星星有指方向的功能?结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修正问题:“为什么北极星能够指明北方?”提问者问得更明确,倾听者才能想得更深微。这一环节口头圈点的重点:一是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二是赞扬角度奇特、方式多样的提问;三是合理点出问题的不清楚之处,引导学生说得更清楚。
动笔写话,强化对提问的认知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把说话练习中的个人表述写下来,更加清晰地感受提问的角度和方式,有意识地学习和创新例文的格式。写话环节可采用口头圈点与书面圈点相结合的方式,圈点的目的是认可学生的写话内容,巩固学生的写话兴趣。无论是有趣的提问、出乎意料的提问,还是寻常的提问、条目较多的提问,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要“少改易之,以圈为主”。低段写话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