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2019-12-27 01:11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病患者体重依从性

金 晶

(铜陵市立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高血糖。 高血糖出现的最重要原因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受到损伤,也可能是两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患者一旦患上糖尿病,临床上就会表现出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减轻的症状。 患者血糖升高严重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常见于Ⅰ型糖尿病。 患者如若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就会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不仅如此,患者还会感到疲乏无力,体重增加,这些症状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这类患者早发病之前,就表现出肥胖,倘若无法得到有效诊治,患者体重就会不断下降。 就目前医学发展程度而言,糖尿病依然是一种无法完全根治的慢性疾病,但是如果我们对糖尿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患者是能够达到预期寿命的。 现如今,糖尿病已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它对身体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与社会问题[1],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胆固醇、高血脂及高龄[2],其中糖代谢在血管并发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3],部分患者常因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而就诊[4],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高血糖浓度的持续时间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5]。 倘若患者出现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却并没有及时就医治疗的话,将会容易引起其他一系列的并发症。 据可靠统计,随着病程的进展, 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众多并发症, 数量可达100多种,也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疾病。 糖尿病死亡患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脏病变所致。 因为糖尿病而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0-20 倍。结合临床数据,在发病10 年以后,糖尿病患者中会有30%-40%会感染至少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发生,药物治疗将很难逆转,因此糖尿病一直是我院比较关注的疾病,我院针对糖尿病这个疾病采取了护理小组模式,在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证实,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小组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 年至2018 年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0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并对其采用护理小组模式, 将其作为观察组。 同时再另外选取40 例糖尿病患者,对其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将其作为对照组。 此次参与实验研究的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如下:观察组共有患者40 例,男女分别为22 例与18 例,年龄介于35-76 岁,年龄平均值为(55.1±2.3)岁,病程为(5.1±2.3);对照组共有患者40 例,男女分别为19 例为21 例,年龄介于36-74 例,年龄平均值为(53.8±2.4)岁,病程为(5.39±2.7),观察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并没有明显差异, 符合统计学对于可比性的要求。

1.2 护理方法

(1)对照组 对其一律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 并根据糖尿病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将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评分。

(2)观察组 针对该组患者采取护理小组模式进行护理, 内容包括:1) 护理小组进行糖尿病的专科护理。 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血糖监测情况,一旦发现患者的血糖测试数值出现异常, 及时对患者采用相对应的药物治疗, 若使用相应药物后血糖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时, 则需要报告医师进行下一步的处理;为患者建立一对一的档案,并制定一系列科学的护理方案。在患者出院后2-3 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咨询,定期电话访问病患[6]。 医护人员在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时,及时为患者答疑,鼓励并指导患者坚持监测血糖、规范胰岛素注射、戒烟限酒、加强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并注意足部保护,预防感染。 2)加强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和顾虑,仔细总结并分析,并耐心的为患者解答疑惑。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全面的了解患者的身心情况,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顾虑和疑惑,耐心倾听,并帮助他们消除各种焦虑。 在为患者答疑解问时,以鼓励为主, 让其充分意识到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情况给予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消极情绪,鼓励并帮助其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交流中使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被尊重,进一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水平, 有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7]3)加强饮食护理。 在日常饮食方面,糖尿病患者需要加强摄入总热量控制。 结合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性别、体力活动量以及病情轻重程度来确定其需要摄入的总热量。计算标准体重,可参考的公式如下: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5 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将计算获得的标准体重减去2kg 就可得到女性的标准体重, 还可以直接结合年龄、性别及身高查表获得。得出标准体重后,综合考虑个人日常体力活动情况,对每千克标准体重热量需要量进行合理估算。 计算获得日需热卡量后,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肥胖的患者在控制饮食方面必须更加严格, 主要进食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以利于减轻体重;如患者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可酌情在上午9-10 点,下午3-4 点,或者睡前予以适量加餐, 睡前加餐与否主要是根据睡前的血糖水平来决定, 如果睡前测得的血糖数值在正常范围内或者是接近正常值, 那么睡觉前加餐量应该相当于全天摄入总量的七分之一左右。 加餐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 可以避免患者在夜间出现低血糖的不适症状。低血糖症状主要表现为:强烈的饥饿感、心慌、出冷汗、乏力、头晕、肢体抖动、视物模糊,严重的低血糖还会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而低血糖导致的昏迷超过六小时以上会出现永久性不可逆转的脑功能障碍。 事实上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身体造成的损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 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另外,从事体力劳动者或者当患者日常活动量较大时也应该注意适当的增加主食的量, 也可以酌情加餐。除非患者已经出现低血糖症状,否则加餐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如粗粮制品、牛奶、苦瓜、黄瓜、西红柿等。 为了加强对食物摄入总热量的控制,除了要对主食摄入进行有效控制外,还要加强对副食,特别是肉类、脂肪含量高食物的摄入,确保摄取的热量平衡,以实现对血糖与体重的有效控制;还要确保各种营养成分的安排妥当,使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 蛋白质占25%-30%,脂肪摄入量占25%-30%;做到少食多餐,一天不少于三餐,一餐不多于二两,不仅能够确保热量与营养供给正常,又能避免餐后血糖的高峰。不得使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类食物充饥。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豌豆,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的量;高纤维饮食,能够有效控制饭后血糖,又能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保持饮食清淡,尽可能地少糖、少盐和少油。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这对保持身体健康是极其关键的。 4)运动疗法。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运动能够使人体免疫力得以增强,抵抗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患者在饭后一小时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消耗人体多余的热量。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运动对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并鼓励患者饭后一小时进行适当的锻炼, 如散步、 爬楼梯、 打太极等。 研究表明,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需要患者长期加强自我管理,包括饮食、身体锻炼、并发症处理、药物、血糖监测等,也就是说,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行为存在密切关系。

1.3 观察指标

观察获取三组数据,并记录如表1、表2、表3,结合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依从性和满意度做记录并对比。

表1 2 组病患者血糖水平(±s)

表1 2 组病患者血糖水平(±s)

组别 例数 餐后2h 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mmol/L) 观察组 40 7.18±1.20 5.86±1.10 5.93±0.71 对照组 40 9.14±1.42 7.10±1.20 7.27±1.20 t 值 - 4.856 3.491 4.404 P 值 - 0.006 0.004 0.037

表2 比较2 组病患者依从性(分,±s)

表2 比较2 组病患者依从性(分,±s)

组别 例数 自我监测 运动 饮食 药物治疗 观察组 40 30.12±5.35 31.32±4.42 31.82±4.11 30.33±5.35 对照组 40 25.41±3.27 26.57±1.38 25.58±2.42 25.27±3.30 t 值 - 7.080 6.814 7.955 7.634 P 值 - 0.002 0.032 0.012 0.016

表3 比较2 组病患者满意度[例(%)]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获得的患者数据使用SPSS12.0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将患者的满意度与依从性进行比较,通过数据能够看出观察组的依从性, 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2 组病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对比(n,%)

2.2 2 组病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对比

对2 组糖尿病患者的满意度、 依从性等进行观察,其中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95%(38/4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75%(30/40); 观察组总依从性90%(36/40),对照组总依从性70%(28/40),由此可以看出, 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言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更佳,2 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小组路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法, 针对性较强,具有一对一的优点,能够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诊疗计划。 不但能提高护理效率,也能使患者的依从性与满意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结合上述研究分析, 能够明显看到, 观察组采用了全新的护理小组模式, 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进行合理的分配管理和有效控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分析、 排解患者内心不良的心理情绪,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患者的血糖监测情况密切关注, 出院后对患者定期进行电话回访等。 总之,与传统护理的护理模式相比, 护理小组路径在护理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大范围推广。

猜你喜欢
病患者体重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