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典新,陈 健
(苏州科技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9)
“转段生”指的是普通本科院校从专科院校通过自主招生、教育部统考以及院校合作分段培养等方式选拔进入本科进行学习的大学生,通常也被称为“专转本”或“专升本”。“转段生”学习经历的特殊性以及本科阶段学制短、课程难的特点,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转段生”的特点及其在本科阶段学习中所面临的困境,来探索适合他们的培养路径。
1.思想较为成熟,职业规划较为清晰
“转段生”学制的设置为“3年专科+2年本科”,相对于普通的本科生而言,他们年龄相对较大,求学过程也相对曲折,专科阶段的历练让他们的心理发育较为成熟,思考问题也逐步变得完善。此外,专科阶段的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使他们对个人的职业规划也较为理性和清晰。
2.动手能力较强,理论知识较为薄弱
“转段生”在专科阶段就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较于普通本科生,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强;但相对于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转段生”的理论知识就显得较为薄弱,知识结构不够完善,这给本科阶段培养带来难度。
3.对转段培养的本科学历认同感低,学习目标明确
由于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转段生”往往表现出对转段培养本科学历含金量的怀疑和社会认同感的担忧[1],学历的不自信和对未来的迷茫,使他们在进入本科院校前就已经制定了报考研究生的学业目标。根据统计,“转段生”班级报考研究生的比例远远大于普通学制本科班级。
4.注重个人发展,忽视班级建设
根据“转段生”的选拔机制,分段培养的学生大多是出自专科班级里学习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他们学习刻苦,习惯良好,对自己要求严格,注重个人的发展,但在班级事务方面关注度较低,对于班级的组织建设、文体活动、德育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活动等表现出态度消极,班级团支部建设意识淡薄,班级凝聚力较差。
1.不同的教育经历给本科段的班级教学带来难度
受招生制度的限制,进入本科阶段的“专转本”学生有着不同的专业学习背景,他们大多是来自不同的专科院校,不同的教育经历给本科教学带来难度。以我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转本”班级为例,该班级34名学生中来自8个不同的专业,15名学生为相近专业招生录取,而相近专业的同学中还有一部分同学缺乏某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这对于学生在本科阶段的专业培养有着很大的限制。跨专业招生对于专转本班级也容易造成班级成绩的两极分化[2]。
2.在校时间短挤占了学生的环境适应期
“转段生”进入本科院校后,面对的是陌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虽然他们之前有三年的大学生活经验,但是同宿舍室友的生活磨合、同班级同学的学习配合以及对辅导员老师管理的适应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较大的学业压力下,他们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新的组织、建立新的学习关系。
3.课程任务重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转段生”在进入本科学习后,大部分学校学制设置为2年。由于学制短的原因,为了兼顾专科阶段和本科阶段的课程衔接及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往往会将课程设置得比较多[3]。分段培养的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后往往需要根据课程对一些专业基础课进行补习,同时也会存在相同科目重复学习的现象。繁重的学业压力很容易导致“转段生”过度注重学业发展,而忽视对其他能力的锻炼。
4.针对“转段生”的培养体系不完善
“转段生”在进入本科院校后,一般被视为大三学生,由于学制短、学习压力大以及空余时间少等原因,大部分的高校并没有针对“转段生”建立合理的培养体系。面对新的教育环境,大部分“转段生”不能够发挥其自身的能力和特长,高校教师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发掘学生的专长并进行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段生”的素质能力提升。
1.加强“转段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根本,能为大学生其它素质的培养提供不竭动力。高校应注重“转段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利用学生善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基础,贯穿“转段生”培养的全程[4]。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高校应不断探究“转段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转段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涵;要善于借助朋辈力量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焦点人群给予重点关注。
2.引导学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推动班级团支部建设
“转段生”班级中近1/3是党员。因此,在“转段生”的培养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基层建设来促进“转段生”班级和团支部建设,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此外,“转段生”党员具有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扎实、政治觉悟高以及工作能力强的优势,在“转段生”班级班委会和团支部委员会的选拔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他们的优势来进行合理配置,借助朋辈教育的力量来建设班级。针对分段培养学生较多的学校或学院,高校还可以建立“转段生”党支部或学生会,通过党团的基层组织管理来培养他们,给其综合素质提升带来便捷。
3.打造特色化第二课堂,帮助“转段生”查漏补缺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单一的第一课堂已经不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第一课堂结合第二课堂全方位育人是高等教育的趋势。在“转段生”中经常会有“小课堂”、“答疑团”等小团体,他们根据不同需要自发组织,帮助有学业困难的学生辅导课程。因此,高校应顺应学生的需求,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为“转段生”班级构建特色化育人体系,帮助“转段生”查漏补缺,实现“转段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4.发挥“转段生”实践特长,培育创新意识
“转段生”在专科院校学习期间,较多的实践经历使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比普通本科的学生更强,也善于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因此,对“转段生”本科阶段的培养要在弥补理论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善于抓住他们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用项目和竞赛作为载体,发挥学生的专长,积极鼓励“转段生”参加学校的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等活动,引导他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促进其在专业领域的创新发展,为这些学生升学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校在“转段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抓住“转段生”的特点,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符合“转段生”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生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