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娟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推动作用。他在2015年新春团拜会上的讲话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优秀家风的传承与建设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庭作为构成社会整体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回望历史,湖南黄氏家风家训既有代代相传的不变基因,又有顺时应势的创新发展,在文化传承、社会建设、国家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态度来考察斗争形势问题。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来提这个问题,就等于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起码要求。”[2](P689)“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3](P375)任何事物的形成都受到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分析黄氏时代家风的生成逻辑,也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力。
中华传统伦理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伦理文化深刻影响和教育着中华民族,培育和铸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和性格,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显示其伟大的文化力量[4]。其一是儒家思想对家族文化的重视。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主流思想,家族在中国儒家文化里是十分受重视的,所以《孟子·离娄》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中国的家训文化把古代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结构模式运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把教育天下的任务分摊给每一个家庭或家族,因此,家风家训文化是中国家族文化一个很必然的结果。其二是家风家训制度化运行的结果。家风家训在古代有着严格的运行机制和奖惩措施,如每日进行自我反省、做错事要当众庭训、在宗祠内宣读家训教化子孙等。这种制度化运行的模式既有强制的约束性,又有成本低、易操作的特点,在全社会建立起一个家家有责、人人践行、代代相传的教化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家风家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一是湖南精神基因的传承。“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近百年前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湖南人的精神》的文章,为湖南人叫好,而美国人类学家奥天柏将全球人类分为六大型,其中一种便是“湖南型”,这足可见湖湘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影响力。湖南自古人才辈出、英豪硕硕,而湖南精神就是一种敢为人先、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从战国屈原、南宋张栻,到清朝曾国藩、左宗棠;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湖南人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一直传承着湖湘文化的基因。
二是湖湘人民的教化理念。教化理念是具有同一性和传承性的,不同家庭的教化思想具有相通之处,并各有侧重。从古至今,湖湘地区很多家族都把自立自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忠孝传家作为最基本的家风传统,培养了一大批勤劳勇敢、忧国忧民、血气方刚的湖湘儿女。黄氏时代家风内容在形成发展中必然也受到了当地民众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黄氏家族特色的普遍价值观,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家风家训需要跟随时代进行转化和创新。一是对传统家风的继承。据记载,黄氏家风传统要求:“精忠报国,孝悌传家,儒学立身,开拓进取。”只有短短的十六个字,却包含了深邃的家国情怀,把为国尽忠摆在第一要义,深谙国和家的关系,彰显了黄氏家风的国之根本思想。优良的传统家风警示着后代要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对家族的品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建构了黄氏时代家风的基本框架。二是现代家风的探索。时代发生了变化,国际国内大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在重修黄氏家谱的过程中,编委会对黄氏传统家风进行批判继承和新的发展,形成了“八以”家风,涉及为人处世、道德修养、知行合一的全面发展。虽然未必能够全面概括江夏黄氏家风的全部,但黄氏家风的精髓、主流都已经包含其中,可以作为当代和后代子孙学习、继承、发扬优良家风的参照标准。可见,湖南黄氏时代家风是结合时代特点、进行现代化探索的产物,是参考了全国各地黄氏家风家训后总结、凝练出来的。
家风,又称作“门风”,是在世代繁衍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家庭风气、家族风尚,家训则是家风的语言载体和表现形式[5]。为了进一步发掘优良的传统文化,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地弘扬黄氏门第的良好家风,《湖南黄氏二修世谱》编委会将黄氏时代家风概括为“八以”,即以知为本、以德修身、以孝事亲、以忠报国、以勤持家、以和睦邻、以爱助人和以拓进取[6](P9)。
以知为本,就是要不断加强学习,重视系统把握各类知识体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升学、就业、务工、竞选、任职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耕读传家历来是国人治家的根本正道,黄氏也是如此。江夏黄氏家训歌有言:“耕读为本持家道,吾族裔孙记在心。”分宁双井黄氏虽隐于田间山森,却聚书万卷之多,且开设两所学馆教黄氏子孙,故传至第五代时,同族兄弟13人中竟有10人成为进士,时人誉为“十龙”。其家规中还强调:“应常感不足,图强精进,学中干,干中学,不断充实,经世致用。”清朝光绪年间,四地知县黄光燮时刻牢记祖训家规,书写“学仰从心”牌匾,作为人生信条。黄庭坚《家戒》也教导儿孙应该致力于研习学问,从书中领会古人留下的训诫,以此达到年轻一代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目标。黄氏一族耕读传家,人才辈出,正影响着一代代人保持终身学习、思考的习惯,进而成为有知识、有担当的现代公民。
以德修身,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行。黄氏一族认为,修身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兴家业也要以德为基。黄氏家规第十一条“豫蒙养”中强调,“若做秀才、做官,固为良士、廉吏;为农、为商者,亦不失为醇谨君子”。这就要求黄氏族人身怀学问就要回报社会,当了官员就要为政清廉,即使身为普通百姓,也要做一个淳厚谨慎、品行高尚的人。数百年来,一代代黄氏后人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都始终谨遵祖训家规。身为平民安分守己,少有违法犯罪;身为官员清正廉明,常怀律己之心。黄氏后人以自己的知行合一生动地诠释着家规家风的要义。清代学者黄式三以德为人,在日常生活中真诚地对待身边人,让人如沐春风;对敌人疾恶如仇,鸦片战争英军侵占定海后,作《五箴》讽喻当局应警惕外国侵略者的野心,并不顾英军威胁避走镇海,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骨气。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常提到的“修身齐家”是黄姓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只有牢记、发扬、发展,黄姓人才能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壮大。
以忠报国,就是为国家竭尽忠诚,不惜牺牲一切。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国民应尽的责任和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黄氏家族历来提倡族人应当为祖国富强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黄氏宗谱》有云:“国之不存,何以为家?卫国御敌乃吾族之责也。”要求族人胸怀大义、心系苍生,担负起报效国家、保境安民的使命。如辛亥革命先驱黄统,辅佐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著名将领黄兴,在抗日战争中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大量工作、从清末举人到新中国的副总理黄炎培,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用身体挡住敌人枪眼的英雄黄继光等。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无数的黄氏先贤,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国家的统一发展和强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和平年代中,还有很多黄姓子孙,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力进取,默默无闻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为社会向前发展而努力,这也是热爱祖国的体现。爱国爱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因素,也是黄姓家风的重要内容,黄姓子孙一代代传承着这一浓厚的家国情怀。
以孝事亲,就是用孝顺的态度来对待、侍奉亲人和长辈。黄姓是公认的中国传统孝道的典范之一。黄姓历代家谱中,都将孝作为家规族训的重要内容,作为规范子孙后代思想、行为的重要准则。在中国的《二十四孝》一书中,“黄香扇枕”即列为一孝。《三字经》中也以黄香为中国孝子的第一位代表,“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上的黄氏族人,孝扬天下的大孝子还有很多。唐代黄芮也是孝感天下。黄芮因继母患病甚危,医治无效,黄芮根据医书《本草拾遗》云“人肉可治病”,竟在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汤给继母喝。后来父亲去世,他则终身为父亲守墓。唐贞元十九年,朝廷特“旌表门闾”,并将其名列国史。孝道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其实际的内容。据黄氏族谱《家训》对孝的阐述,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孝是感恩,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奉养父母,孝敬长辈;另一方面孝是培养教育好晚辈。尊老爱幼是孝道的具体体现,而孝道的升华就是要立身行道,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不给祖先抹黑,为父母和祖先争光。
以爱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困窘中,最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急人所难、解人之忧,体现了黄氏家族的整体爱心与立场,它与漠不关心、落井下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早在清代,黄氏族人黄存谟创办了白河县首个“义学堂”,不仅让黄家的孩子、也让别家的孩子到这里读书,并将儒家经典和经史子集等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严格加以教诲。乐于助人还包括行善、做好事,如资助建祠修谱、修桥铺路、扶贫助困、收养孤儿、赈济灾民等。双井黄氏家规中就明确要求子孙应当顾念同宗一脉的关系,根据自家的能力给予族中人帮助,并且要按时修理家族附近的桥梁道路,其原因不仅仅在于方便行人,还在于方便自己,这些都是宽厚仁爱品格的体现。长久以来,由于黄氏家族拥有乐于助人的家风,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对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大批黄氏专家、学者、企业家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以和睦邻,本意是要主动地与邻国或邻家和睦相处,这里,主要指后者。《周书·蔡仲之命》有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亦载“但大齐仁信之道,关于至诚睦邻之怀,由于孝德”;宋曾几《立春》写有“睦邻如有使,传语大梁人”;明朝宰相张英的“让他三尺又何妨”,更是成为中华民族谦逊礼让传统美德的见证。黄氏家训同样提倡和为贵、和为上,家和万事兴、国和万民福,以和安天下、以和开太平。《黄氏家谱》云:“况相角相仇,循环不辍。人厌之,天恶之,未有不败者,何苦如此?”教导族人真诚待人、不与人争恶。家训中有“不损人益己,不倚势凌人,将见和睦熏风、和谐风气、和睦相助,即孔子所谓‘里仁为美’也”;黄庭坚也有名言“吾族敦睦,当自吾子起”,可见,黄氏家风很注重与左邻右舍搞好关系。流传迄今的黄氏家风家训,宣扬的是中华民族“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传统美德,任时光的车轮飞速旋转,依旧会熠熠闪光。
以勤持家,就是要勤俭持家,以勤劳节俭的生活习惯与精神操持家务,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黄氏族人的一贯家风。《黄氏家规》写道:“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就是要求族人要勤俭持家,勤劳才可丰衣足食、家业兴旺,节俭才可以使祖业得以传承。家规还对“勤”提出具体要求,“事宜早为、物宜早办者,必须预先经理”,“事须亲自为者,必亲自为之;须一日为者,必一日为之”,就是说族人要未雨绸缪,春耕秋收要早点做打算,不能事到临头了才行动,要今日事今日毕,不能拖沓,不能耽误农时。家规对“俭”也提出具体要求,应“节衣缩食”,“婚嫁之事,宾客酒席之费,均不可好高求胜”,要求族人量力举事,节俭开支,不可奢侈浪费。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充分说明勤俭的重要性。勤俭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修养。黄氏族人以勤俭为信条,艰苦创业,成为家和业兴、幸福康乐的大家族。
以拓进取,就是要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从而相伴社会跨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璀璨文化的形成,无不是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结果。黄氏子孙重农耕、重诗书,接受新事物较快,往往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步伐。纵观黄姓发展历史,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自黄国被灭而以国为姓,即使流落四方,却奋发进取,重创家业,到战国以春申君黄歇为代表的黄族兴起,再到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勇闯闽粤,都是黄姓人开拓进取精神的体现。在顺境中他们也并不满足现状,贪图享乐,而是继续居安思危,放眼世界,积极向外拓展,开辟新的天地。如邵武黄峭山主动组织“十八子闯江南”,就是黄姓传统开拓精神最典型、最完整的体现。黄峭山对子孙的教诲“好男儿志在四方,放眼天下”,字字句句激励儿孙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辟新的天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黄氏子孙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浪扬帆、奋发进取,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佼佼者。
由上一代向下一代传授或传递道德知识,这是道德教育的自然过程,是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道德教育都必须经历的过程[7]。一部家谱,就是一本教科书;一则家训,就是一种精神信仰,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子孙后代的影响将会世代传承。湖南黄氏时代家风以仁爱为起点、以忠孝为保障、以品德为支撑、以知行为途径,为当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在古代,家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证明,在当代,家谱仍具有明辨世系、敦亲睦族、治家齐国、教化子孙的功能。140年前,以清政府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为发起人,汇聚近千名黄氏贤达,成功创修了《湖南黄氏世谱》16册,并在黄氏族谱中一直注重家风的弘扬,浓墨重彩书写忠孝仁义礼智信廉,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家族风尚的发展,不仅激发了黄氏后人的自豪感与荣誉感,更是鼓舞黄氏后人学习和仿效。140年后,《湖南黄氏二修世谱》编委会秉承“修好湖南黄氏通谱,造福百万黄氏后人”的理念,接过历史的重担,共同发起了重修湖南黄氏世谱的号召,以期祖训长传,族魂远播。短短的6年时间,编撰的家谱达24部之多,还对收集到的旧谱进行了全部整理,并制成电子版本永久保存,为湖南黄氏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家谱档案。修撰家谱是当代社会延续家脉的另一种方式,在家谱中集家训、树榜样、传家风,更是家族文化的现代文化传承与时代担当。
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两方面,家风也有好坏之分,优良的家风对家庭成员具有约束、引导、激励的作用,可以让家庭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好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反,低劣的家风则容易使家庭成员受到不良影响,从而道德败坏,危害社会和国家。我国从古代起就强调德才兼备,古语有云:“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唯德才兼备,方能成其大器。”又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之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把“以德为先”贯穿选人用人工作始终,可见崇德修身是为人处世之本,高尚品德之源。黄氏时代家风在提炼的过程中也注重德与才并重,赋予传统家风新的时代意蕴。在“八以”中,以知为本提高文化素养,以德修身提升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才能积淀优良的家风,让家庭充满正能量,让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对社会和国家起到推动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更是熏陶培育子女的第一课堂,家教、家风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和整个社会风气。黄氏“八以”时代家风从家庭和人的本质出发,以忠孝立人为目的,强调个体对家庭的“孝”,对国家的“忠”;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指导思想和家庭教育的基本纲领,从孝悌礼仪、敬家睦族之理,到做官为民、经邦济世之训,统括了人生的各个方面,这正是对后人修身处世、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为人处事基本原则的告诫;将这些大道理、高尚品德寓于日常生活小事之中,从而达到道德教育日常化的目的。常言说“正人先正己,治国先治家”,撰修家谱、传承家风,只有把育人作为目的和本质,才能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焕发新的风采、适应新的时代和社会发展。在今天,这也是我们加强青少年人生观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反腐倡廉和树立文化自信的一部极好的教科书。
“中国道德文化能够绵延两千余年而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古代社会对道德践行形成了稳定的践行机制与践行策略。”[8]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由“知”到“行”的重要性,这也符合德育的发展规律。相比于道德认知,道德践行是“内化于心”的外在体现,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自律、稳定的道德行为。湖南黄氏家风中提倡的友爱之德,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注重道德践行、完善教育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氏先人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黄氏家风家训,涌现了黄兴、黄克诚、黄溥等一大批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涵盖各行各业,在各自的领域勤恳踏实、奋力进取。家风家训并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熟记于心即可,而是要求我们还要外化于行,要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我们心中所认可的,不要做“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要做优良家风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精诚”就是“精业奉献,忠诚担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古代多用于形容医者,而“克己”就是“克除私欲,严以修身”,二者都是古代伦理文化的精华。黄氏时代家风中既提倡以拓进取即“精诚”,也要求“以勤持家”即“克己”,可见,精诚克己建立在人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和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并运用这种理念来调节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有效抓手。但当前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的挖掘与运用并不同步,正如有学者所言:“近代以来的伦理观念受到西方思想不断强化的影响,包括许多伦理问题的研究都已经忽视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伦理学的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精华要素迫切必要。”[9](P11-12)因此,当代的道德建设应以“精诚克己”贯彻始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强调严于修身律己,树立道德新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0](P42)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也是当代塑造道德人格、维系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时代家风相比于传统家风,实际上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进程,是现实的人通过实践的过程,从而创造出顺应时代发展、引领文化认同的现代化家风。在现代家风建设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参照,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对于传统家风中优秀的部分要继承和发展,糟粕的部分要改进和剔除,使之符合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只有这样,家风建设才能发挥其为个人塑情怀、为社会促和谐、为国家树自信、为民族谋复兴的“软实力”功能,创造出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家风构建形式,使整个社会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