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2019-12-27 16:40吴贵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培育意识

吴贵峰

(怀化学院,湖南怀化 418000)

创业自古有之,自从经济全球化一来,全新的经济时代掀起了新的创业浪潮,“大众创业” 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再加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得创业所具有的创新性特征更加明显,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创业趋势逐渐上升。但是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创业比例逐年上升的同时,创业失败率也在不断上升,甚至达到95%。分析原因得出,创业的客观环境日益优化,但是内在动力和创业精神培养却停滞不前,创业过程是艰难的、充满挑战的、面临风险的,没有精神力量的推动,很难实现长久发展。因此,高校创业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敢担风险,敢为人先,善于与他人合作,不轻言放弃。

1 创业精神的内涵

“精神”是唯心主义者推崇的内在品质,无论在中西方“精神”一词很难被定义。从哲学角度来看,“精神”是与物质相对应的一种主观性、社会性存在;是与身体对应的灵魂和思想,支配着大脑和心智的一种活动方式;是个体追求的一种主观信仰和感受,能够展现出自我超越的能力,体现出国家倡导方向和个人努力境界。

创业精神是人主观意识支配下的一种社会行为,本质是人生价值实现方式和世界观价值取向的体现。也就是在创业过程中既体现主体价值,又实现社会价值,要求创业者拥有坚定的创业理想和持久的创业信念,发展良好的创业素质。对于大学生而言,作为社会的初涉者,首先需要实现创业精神的培养。

2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创新是当下社会的时尚元素,创新意识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根基,能够更好地表现主体性,主动对自己职业生涯做出规划。在创业过程中洞察先机,确定创业方向,挖掘创业潜力。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来说,要做到“知”“行”并举,以“知”为基础,以“行”为中心。

其次,具有挑战自我、承受挫折、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创业过程不是一帆风顺,充满着不可预测和挑战。就大学生来说,克服学业困难的同时,还要承受创业压力,忍受社会舆论的击打。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意志坚定的人敢于挑战挫折,战胜挫折,意识消沉的人只能屈服于挫折,被现实打败。没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怎会又有“鹰击长空”的魄力,最终也只能无功而返。

再次,还要具备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职业操守。一家独大的存在形式永远不可能稳固,在多元化时代,“术业有专攻”的职业特性越来越突出,合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合作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合作中取长补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维持创业长久的不变法则,体现的是创业者的魄力和职业操守,也是一种软约束。

最后,要具有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创造价值的责任感。“责任”是人生来的一种使命,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责任。另外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为社会与国家提供服务、贡献力量的人生才更有价值、有意义。社会责任承担通过个体在贡献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来体现。就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而言,首先要让其对在学校中所创造的价值有正确认知。向学生灌输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意识,与人民群众携手共进,体现创业精神的深层价值。

3 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现状

调查发现,四分之三的学生认为创新在创业中十分重要,对创新的价值给予肯定。但是创新意识培养并非易事,对于理科生和工科生来说创新意识培育难度不大,主要和学科有关实验操作有关。在创新意识培育途径上,大部分学生选择参加创新创业实训实践活动、拓展项目训练或社团活动。但是在活动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过分相信权威,不敢质疑,缺乏求知精神,而且对学校举办的创新课程不以为意,归根结底在于学校创新创业氛围不够强烈。

从意志品质培养来看,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是社会历练、生活经验少,无法完全社会角色,在创业过程中缺乏自觉性、果断性与坚韧性。有些学生在创业机会面前举棋不定,错失良机;有些学生遇到挫折时会直接放弃,因害怕失败放弃自我挑战。但是高校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培育途径。

从专业操守培养来看,一半以上的大学生缺乏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和吃苦耐劳的艰苦作风,很可能在面临利益诱惑时越过法律底线,陷入贪图享乐的泥沼。通过调查发现,学生都希望学校能够举办贴近生活的讲座和实践。

从社会责任感培养来说,近年来志愿者活动中频频出现大学生的身影,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通过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示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但是仍有一部分是为了“获得奖学金”或者“丰富简历”,没有对社会责任形成相对全面的认识。

4 普通高校学生创业精神培养机制

4.1 从培育内容入手,实现丰富化

创业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某个群体独有的,需要后期经过不断学习与实践,从主体意识上逐渐加强。所培育的内容必须是丰富多样的。

首选要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是创业精神的根基。在高校创业教育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自身有明确认知,有主动发展自己的意识,确保在创业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新知;另一方面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方法,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创作思维,使学生能够从复杂的社会表象中揭示事物的共性和规律,可以大胆设想,提出新方案、新命题。此外,还要多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小比赛,感受创新思维发展。

其次要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创业行为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教师可以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断锻炼方法对学生创业素质进行培养,结合其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形式、内容多样的训练项目,提升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学会团队合作、磨炼意志。此外,还可以借助体育教学开辟第二课堂,组织体育项目,像“巨人天梯”“信任背摔”,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感受意志品质的重要性。

最后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价值的教育,强化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后的人生方向,决定学生能否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当下“金钱的奴隶”“物质的享受”等错误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高校急需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可以通过案例讲解或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体验服务社会、奉献集体的幸福感与荣誉感,明白精神财富的宝贵性,树立正确创业价值观。

4.2 紧抓精神培育环节,实现创新教学

创业精神的培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中丰富创业相关课程是实现精神培育的基础。

首先,研发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的课程。笔者建议可以打造“专业教育+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培育教学一体化,将创业精神有意识地融入课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可以将创业精神作为独立章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强化创业教育的魂。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帮助学生直观化理解,使教育内容更丰满。

其次,提高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训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精神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升华。建立面向全校师生的创业活动空间,在创业模拟实训平台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性与趣味性,提供手动模拟创作空间。此外还要结合声、光、电技术,营造科技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或者与校外企业建立联动机制,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兼职,以一种社会人的眼光审视自己,在企业实践中了解职业操守,发展意志品质,在互利共赢的形势下形成一种长效的合作机制。

4.3 优化精神培育环境,激发内在因素支持

环境影响人的情感发展,间接支配人的行为意识。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过程中,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是一项必要环节。校园文化要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文化层面,能够反映学校精神风貌,这样才能够影响学生价值观取向、道德品质,促进理想人格塑造和发挥。一方面在校园设施方面可以在宣传栏、校报等平台印刷优秀大学生创业事迹和全国爱岗敬业模范; 重点发挥自媒体作用,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上播放创业视频;设计以创业精神为主题的比赛等,从视觉上刺激学生。另一方面开展实践活动,像征文比赛、辩论会、创业为主题的影视剧赏析等,发挥社团价值。

当然除了校园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社会是创业者的实践场地,硅谷之所以可以成为“创业者的天堂”,离不开当地社会大众的鼓励与肯定,是社会舆论氛围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与自我超越的动力。建议当地政府可以在文化广场举办“创业文化周”系列活动,向群众展示学生的小发明、新创造;或者权威媒体加大对创业成功案例的报道力度,弘扬创业正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5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就业实现的一大趋势。为了提高创业质量,高校有义务培养学生创业精神,结合具体内容和现状,客观地提出优化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途径,使大学生全面认识创业、参与创业,推动社会进步。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培育意识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徐小平: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