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蓉
(盐边县民族中学,四川攀枝花 617100)
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等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国外联系日益紧密,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多年来英语教学条件不断地改善,相应的教学设备不断改进,教学的效果也较以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相对而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的环境改善程度不大,条件好的还添加了一些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条件差的地方甚至连多媒体都没有,整体来说学习英语的整体氛围不浓,软环境较以前改变不大。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初中阶段,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规范书写的习惯等都是形成于此阶段,因此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学习的软环境等问题,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学习英语大多数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应试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很多农村地区的初中生考到县城、市里高中后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听力、口语表达方面的差距很大,英语的读音甚至也有不标准的,产生挫败感,导致其不敢练习、不敢在课堂上表达,逐渐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要在初中教学中积极改革,探索出适合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教学模式。
一是缺乏英语学习的文化背景,英语中很多知识的背景与国内不一样,存在英语教材背景缺乏的问题,学生对此文化背景了解不多,这样教师、学生无法同时融入英语的文化背景中,难以产生共鸣,容易导致学生的理解产生偏差,最终导致其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交流沟通中[1]。二是每周安排的课时不足。初中的英语课程有的农村学校每周安排的课时不多,不够合理,教师要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难度比较大,一般学习1 门新的语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如此少的课时安排形同虚设,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数量相对缺乏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生活环境艰苦、待遇较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师更为缺乏。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能力相对较弱,而且有的地区小学未开设英语,初中才开始接触到英语,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对于学生在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方面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英语教师的相对缺乏不利于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村地区的初中英语老师负担比较重。在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中每个班每周英语课平均2~4 节,由于师资的缺乏有的英语教师可能还要担任劳动课、品德课等副科的教学工作,而且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人口数量稀少,各教学点分散,有的英语教师还需要同时承担几个教学点的教学任务,教师从1 个教学点到另一个教学点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导致教师的时间、精力不足,无法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研究教材、针对性地备课、因材施教等,教学效果不理想。二是农村地区的教师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初中的部分英语老师未经过英语专业学习,要么是其他教师转岗的,要么经过一阶段的英语培训上岗的,有的是自学的英语,降低了整个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的水平。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中大多数未经过系统的英语学习,其自身英语发音就不标准、英语语法薄弱,词汇量也小,虽然有的英语教师通过各种努力也想提高教学的质量,但是受到外界因素以及自身能力的影响,往往力不从心,导致了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欠佳。三是农村地区的教师进修的机会比较少。我国城镇的初中英语老师,尤其是近些年新进的教师,几乎都是具有大专或者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达到硕士以及以上学历,其知识面广,每年还有机会接受英语方面的进修培训,而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僻,教师进修的难度很大,不能对其现有的知识进行补充、发展。
一是认为学习英语很难,兴趣不大。由于农村地区英语教师整体在教学基本技巧方面的缺乏,不能有效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多是采取教师一味讲、学生就坐在那里听的传统模式,比较枯燥,学生难以全身心融入进去,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二是农村地区初中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少。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地处偏僻,和外界接触少,不少学生未意识到努力学习英语的用处,因此一直忽视英语学习,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语文、数学的学习上,将英语放在副科的位置上。三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理,未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如单词的记忆可采取延伸记忆、情境对话、归纳等方式,而农村地区的初中生绝大多数还是靠死记硬背,效果甚微。四是农村地区的家庭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督。在学习新的语言时,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尤其是英语教学,听说读写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氛围,而多数农村地区初中生的家长自身知识水平欠缺,导致其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方面爱莫能助,而且当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是父母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给老人,老人一般比较溺爱孩子,只注重他们的吃穿,对他们在学习上的期望不高,不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
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广大农村地区,导致初中英语教学效果较差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程度的影响,单靠英语教师去努力难以取得很大程度的改善,教师只能精心备课,尽量让自己的课更加的精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要学好一门语言,一般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习的动机,可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展开,内在的动机就是学生自身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来源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快乐体验,这种体验越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就越大,这种动机是内在的,相对较为持久,而外部动机就是外部的一些奖励措施,或者是别人的夸赞等,通过内在动力和外在动机的结合,最终导致了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同。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者课外活动中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通过适当的外在激励,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目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即使在少数民族的农村地区,很多初级中学都配备了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在提高教学效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来传统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挂图、黑板等,形成的知识体系也较为笼统,难以让学生形成一个直观化的效果,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可以将具有丰富内容、形象逼真、声音讲解的各种图片、视频、文本等展现给学生,将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全面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更高,且学生自己还可以在计算机上通过边看边练,反复操作,确保其掌握。而且英语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还可以获得更多、更有趣的教学资料作为英语教学课堂中的辅助材料[4]。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满堂灌,教师在课堂上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学生一直比较被动,学习兴趣不高,无法集中注意力,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开展一些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设置小组活动等,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方法、具体过程,之后适时将指令交代给学生,此过程要注重新知识、老知识的衔接,在此基础上英语教师要全程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控,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中肯的评价,且评价要以提高学生自信心、发现并改进问题为目标。此外课堂活动的设置时要充分结合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展开,指定的任务难度要适宜,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让参与的学生在语言能力上有所提高,一点没有难度的活动不值得花精力、时间去实施,另一方面设置的难度又不能太大,如果学生通过努力不能顺利完成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针对同一班级中学生的英语能力不同,可以按照英语能力的高低分成不同的小组,将英语能力差不多的学生分在一起,每组结合实际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这样确保每个小组的活动都可以顺利实施。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的知识面不全面,因此英语课堂上也不能以课堂活动为主,要确保教师的授课时间与课堂活动的时间控制在合理的比例。
语言在文化中属于重要的促成部分,要想学好一门语言,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充分的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我国少数民族多数处于我国偏远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较少,英语学习的氛围缺乏,学生就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自身的兴趣不高,加上课堂上多是传授一些语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技术,将更多的语法、语言方面的动画视频、图片、文本等资料下载下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