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9-12-27 16:40纪海荣祁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6期
关键词:考核教材课程

纪海荣,祁悦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大连 116033)

目前,管理会计已经多所高校列为会计和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显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然而,现实情况是,高校学习管理会计所用教材多数是根据国外教材翻译而来,其内容并不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除此之外,在管理会计的教学上,忽略实践的重要性,使学生不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从而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由此可得,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进行管理会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材料不适用

我国管理会计的教学材料大多是根据国外相关教材翻译而来,与我国现实情况存在着差距。因为企业的发展导致管理会计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方向不同,然而企业的发展又是与一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环境相关联的。那么不同的政治环境和经济政策会对企业造成不同的影响,相应的,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学习也应根据不同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而改变。而对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而言,重点放在了学习国外关于管理会计的相关研究上,忽略了适配性的问题,简单地对国外教材翻译,没有根据我国竞价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进行改编,导致高校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1.2 授课方式单一

部分管理会计教学仍采用的是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听课,课堂上的互动是少之又少。首先,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会大大降低学生对管理会计学习的兴趣,不能很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互动的欠缺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那么由此可见,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得管理会计的学习效果大大降低。

1.3 管理会计的学习与实践脱节

目前我国财务会计等相关课程的发展都比较成熟,具有实践教学课。并且,高校对实践课是相当重视的,特别是财经类高校一般会安排学生先学习财务会计的课程,然后让学生去企业学习相关内容,并且返校后形成相应的报告,总结实习收获,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和更好地去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对于管理会计这门课程,多数高校未开展实践课程,一般是通过讲授案例让学生深入学习。但是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单一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吸收上课的知识,并且案例的讲授一般也是照搬国外,不具有适应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存在敷衍。从根本上来说,教育理论与实践本身不存在与实践脱节,不过是身处于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运用的比例太少以至于理论发展有时间滞后从而导致的理论存在一些不适用的地方,认清解决学习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本身是动态的过程这个问题的同时更要了解到社会对高校毕业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转换的过程中没有缓步的阶梯,而是骤然的提升,这种冲突是社会变革所必需,所不能降阶的,然而校园中的教育并没有如此严厉。即便是科班出身也未必出自“严师”之手。

1.4 考核方法简单

目前,多数高校对管理会计的考核仍是使用传统考核方法,即“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形式,具体来讲就是考核出勤,课堂表现、课下作业和期末成绩。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和容易造成学生形式主义、临阵磨枪的想法,并且学生们已经针对这种考核方法有自己的应对措施了。更有甚者大学教育的互评系统对双方影响不对等也会出现灰色利益交换,学生考核结果最终体现在分数,而大多数学生并不在意自己是及格还是良好,抑或是优秀,但是他们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教师个人的晋升以及职业发展,前者的警示与约束是力量破弱的,但是后者带来的影响确实不可逆转的,因此,有些教育从业者通过让学生 “满意”,“分数体现于情商”等不敢或者是不精细地对学生严加考核。然而大学课程铺列开来,各个教师的管理风格会在学生群体中横向对比,本来规划宽进严出的大学在出口松了劲儿,使得课程的考核体系凝固化,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形式化。所以,使用这种传统而单一的考核方法,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管理会计的核心知识,更别提以后到社会中具体运用了。

2 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策略

2.1 课程的不断更新

教材的不断更新: 我国高校使用的管理会计的教材多数是根据国外相关教材直接翻译的,然而由于国情的不同,可能教材对我国学生的适用性不好。所以,我国高校应该在学习国外教材优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注意我会计相关方面的标准和国际某些方面的不同,据此联合编制符合我国现实情况、适合我国学生学习的管理会计教材。

课程的创新:“互联网+”是目前一大趋势,而全国多个高校在其专业评估后依据时代的需求,增添大数据相关专业。正是基于此,该课程也可以运用新技术配合教育改革,将大数据、“互联网+”等多个富有时代含义的背景信息融合,从而打造先进的管理会计课程。在管理会计课程建设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鼓励学校增加超星课程进行在线课程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2 进行多元化授课方式

全球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是“通用语言”,双语教学以教材为基础,以教育方法为有效手段,以落地故事案例为引导,有利于学习接受最先进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培养国际化思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必不可少,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增加案例分析,进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特别要注意的是案例的选取,一定要是国内的典型案例,并且要贴近实践,高度简化。其次应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流,通过提前案例分析的模拟构架出整个课程的思维构架,缩小时间成本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课堂,使得缩小同一群体中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距。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情景模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视觉思考者,通过强参与感与协作感进行整个体系的构建,通过实战让学生们更深入的学习管理会计,并且以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3 做好课程实践化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准备环节经常容易被忽视,但教学效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实践中教学模式系统化、模块化的过程中,一个好的课堂准备标准可以成为教学积累的财富。管理会计的学习应该增加实践学习的课时。最好的方式是在课程学习后,让学生走进公司进行实习,提前布置实习的任务,让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在实习中学习,在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或者个人汇报,教师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能真正让学生在工作中对管理会计有更深的理解,培养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资料并非单指教案等资料,同时标准化流程也是实践化环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由于管理会计课除了大量的理论功底外还需要较多的实践,因此交互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除此之外,在管理会计教育方面,各高校应利用好国际教育资源,积极促进中外国际管理会计交流,实现立体化发展,助力中国管理会计迈上新台阶。

2.4 进行考核方法创新

为避免传统考核方法带来的弊端,应该在传统考核方法基础上,新增考核方式。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实习成果的考评。这个考评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实习工作的上级共同完成。一方面,上级对学生工作情况进行打分,对学生有过程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指导教师进行打分,指导教师根据上交的实习报告材料,或者个人汇报情况及提问的应对情况进行打分,由此考评学生是否完成了实习前布置的任务或要求,以此监督学生对管理会计进行深层次理解。可以更进一步将高等教育与企业相互结合,通过校外“导师”制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整个社会对科班学子的要求,在工作量、技术难度、创新形式等维度上进行调整,创新的视角下拓展教育载体,二者形成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让学生处理简单且程序化的工作的同时增强对本身专业技能的熟悉度,让企业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在学生口碑中形成雇主品牌,以至于优先获得优秀毕业生源。不过,通常情况下这种平台搭建的难点在于企业无法精确地将流程化作业与技术性创新剥离,也就造成大多企业将难以把本公司财务状况、运营模式、资金周转等情况让尚未涉世、素质不一、保密性尚待考量的在校生操作,这事也创新方法中棘手之处。尽管如此,高校可通过相关法律规范、职业教育等形式提升科班学子个人素质,将专业技能严加考核,不断与社会相融合,不仅能够提升个人核心能力,还能促进就业,推动应用型教育发展。

3 结语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战略、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将为中国企业转型赋能。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发展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管理会计,有必要致力于管理会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推进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建设和中国高校课程共享平台建设,加快管理会计建设。并且,管理会计教育应紧跟智能时代的发展,通过重构、融合进行改革开放,全面整顿教学秩序,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考核教材课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教材精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内部考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