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声

2019-12-27 08:35
未来教育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认同感导师职业

作为一门课程,首先它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其次是要有可操作性,当然,其前瞻性亦不可或缺,高二学生面临高考的志愿选择,高中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甚少,青年人对职场的艰辛、单调缺乏亲身经历。本课程在这些方面可做些弥补,甚至起到点燃激情、催人成熟的作用。

我们常常反思,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我们也常常感叹,学校除了教文化知识外,如何把教做人教得更扎实;我们还常常设想,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的青年学生,一定要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这些很难解决的困惑,这些不易实现的理想,现在由于有了这门课程,我们或许会看到一丝曙光,倘若我们能坚持下去的话,“全人教育、全面发展”又会多一个办法。

——书记叶克明

“你将来想做什么呀?”这样的提问几乎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经历过。答案五花八门:科学家、老师、医生、国家主席、飞行员,等等。

听到这样的梦想,中国的父母往往欣慰一笑,“真不错,有志气,好好努力,将来就会过上体面的生活,不会像我们这么辛苦!”如果同样的场景发生在美国,美国的父母可能会这样去引导,“亲爱的,这真是个美妙的梦想,如果我们做点事情来了解这份职业那就更好了,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上它的!”不同的回答折射出两国不一样的职业认同感。前者将工作定位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后者更多的是,将职业当作人生快乐的源泉。

工作是什么呢?它是否可以带给我们快乐?这本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正如电影《阿甘正传》中所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工作亦是如此,不经过体验,你永远不知道它真正的滋味。小的时候,你们对父母的工作充满了好奇与憧憬,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去感悟它、体验它,你们对工作的记忆,也许只剩下:父母下班回到家时疲惫的身影;无数个周末加班时的无奈;还有家长会上缺席的失望……因为这些曾经并不美好的回忆萦绕在心田,所以,记忆中的工作成了你们不快乐的源头。如果没有快乐的回忆,没有真切的职业体验,又何谈职业的认同感呢?

对比中美中小学生的职业教育现状,我们意识到现在需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弥补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我们认为,对于工作认同感的培养,不能仅仅只是基于梦想式的憧憬,而更需要体验式的感悟。

有鉴于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寒假里组织开展了这样一个体验式的职业规划综合实践活动——“如影计划”。短短的三五天里,你们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你们的导师,与他们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职业特点,知道从事这个行业需要储备什么知识、具备什么资格证书等,在这些日子里,你们对工作有了最直观的感悟与体验。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你们还收获了许多感动。也许,导师从事的工作很普通,岗位更是平凡,他们只是一名图书馆的管理员、电视台的小编辑、出租车公司里一位普通的司机,抑或蛋糕店里的一位糕点师傅,然而,总有那么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他们正用平凡的工作肩负起家庭的责任,在默默无闻中彰显着个人魅力,在无私奉献中实现着人生价值。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有部流行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这部小说曾经感染了我们那一代人,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书中折射出来的职业态度与精神仍不过时。在亲身体验中,你们明白了工作的真正意义与价值,看到导师在工厂里挥汗如雨,你们会被他那种高度的敬业精神感动;看到导师在电脑上聚精会神地剪辑视频,你们会被他那认真专注的神情感染;看到导师在管理中统筹全局、精心规划,你们会被他们个人的领导魅力及综合素质折服——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中最美丽的人。恰如你们所感悟的那样,“艰辛知人生,实践增才干!”这也正是学校开展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初衷。

一周的体验虽然很短,但我们欣喜地发现,在五天的时间里,你们在忙碌中播种希望,在充实中收获感动,你们学会了用理性去看待职业,用暖色去对待生活,用换位去理解父母。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用一次体验去感悟一份职业,远比无数次的空想更有意义。

——教师盛波、校长施爱英

猜你喜欢
认同感导师职业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业写作
V eraW an g
我爱的职业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爱情导师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