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后起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这一论述对于当下高职课程思政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课程思政在充分利用显性教育的同时,要尽可能发掘隐性教育的优势,以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笔者聚焦“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的专业课程,对其运用隐性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及路径进行探析。
从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心理机制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分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指通过间接、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受到思政教育影响的教育过程,“所谓无意识是指未被意识到的意识,而不是没有意识,它是不知不觉地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和体验。”[2]隐性教育对受教育者没有明显的外部强加意图,教育者往往把教育目的和教育信息隐藏在受教育者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及其所处的教育环境、教学情境中,通过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内容。与之相对应的显性教育是指通过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施以明确的教育影响的教育过程。这里的“隐”或“显”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多个层面,如理念、课程、方法、资源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交融在一起,共同存在于同一思想教育活动中。如在同一堂思政课上,显性的讲授方法与隐性的环境浸染可以并行不悖,共同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构建 ,即便同是讲授法,既可选择亮观点、明态度的显性方式,也可采取婉转迂回的隐性暗示,具体方式取决于针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教学规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主导方向一致、方法得当的情况下,能够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思政教育整体,显性教育因其公开性、权威性、系统性以及相较于隐性教育更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形态;但隐性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所展现的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又是显性教育无法替代的。
隐性教育对于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厘清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定位。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一是在培养任务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在培养功能上具有协同性。利用各自的学科及教学优势发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在课程思政中,专业课程的定位有别于思政课。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通过公开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仰,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思政课程相比,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隐性的,是通过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人格培养等内容,对大学生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作用。”[3]也就是说,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重点不是在于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理论,而是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专业课程所隐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影响学生的政治追求与价值选择。
第二,有助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效果。思政教育的关键是价值观教育,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相较于对普通知识的学习,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更依赖于主体基于自身经验、认知、情感进行的自觉选择,在这一过程中,说教明道、以理服人的显性教育固然重要,以爱感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的隐性教育力量亦不可忽视。所以在漫长的中国传统思想教育实践中,虽然没有“隐性教育”这一概念,但隐性教育的作用一直被关注,如在教育理念上,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隐性教育思想;在教育方法上,“孟母三迁”是重视环境熏陶这一隐性教育因素的典范;在官方价值观教育中,常常通过寓教于榜样、寓教于乐、寓教于风俗礼仪等形式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自觉萌生价值认同。高职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强化、独立意识快速发展,一方面刚刚从高考的单行线上解放出来,迫切寻求、探索、确证自我;另一方面,身处新的学习环境与场所,强烈希冀获得认同感与归宿感。在学校,他们不会只“听”教育者说什么,更要“看”教育者做什么。会用心感受身处其中的环境与人际界面所传递的温度,观察并思考其背后折射的道德状态与价值趋向,进而确定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走向。在这一过程中,身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发挥好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作用,同时关照青年学生的情感和心理诉求,在关注和关爱中,在创设平等尊重的教学情境中,发挥好陶冶式、体验式的隐性教育的作用,对受教育者进行正向的榜样激励、情感鼓励、思想引导以及心灵滋养。
第三,有助于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优势。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要视教学要求和内容而定。如对于学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引导就可以既采取显性教育的方法,如明确教学目的,进行专题讲授;又可以展开隐性教育,如隐蔽教学目的,利用实训实习场景让学生感受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两种方式交融形成合力。相较于思政课,专业课程的隐性教育优势更加突出。第一,专业师生关系的持续维护有助于隐性教育作用的实现。在教育实践中,同一所学校,思政课的授课对象往往比较广泛,跨院系、跨专业。相较于思政课,专业课程的受教育者相对集中,而且通过专业教学、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教师可以实现与学生经常性的持续交流,良好亲切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思政影响力。第二,专业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思政隐性教育资源。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大多隐含于专业发展史、专业思维、专业服务等蕴含的人文精神及价值取向之中,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受到浸染和影响,从而淡化其对外在灌输式教育的抵触。第三,专业实践实习过程是思政隐性教育得以开展的生动载体。专业实训实习既是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必由之路,又是了解职场规范,锤炼职业道德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接触洞察社会的窗口之一。专业实践教学能够将对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引导、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职业伦理道德素养的培养嵌入专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之中,通过环境塑造、师徒相授、社会服务等环节渗透教育目的,达到育人效果。
一是教师的政治感染力。在有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教师能否明辨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专业人才为谁服务、怎样服务事关价值判断和选择,正所谓“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因此,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培养好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素养,同时也应该成为学生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的引路人,凡涉及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要与思政课的主旋律正能量要求同向而行,协同合力。二是教师的人格与品行感染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天然的思想品德的“教科书”,教师自身正直乐观、豁达坦荡、积极进取、自觉向善的人格力量会如磁场般吸引学生亲师信道;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会如旭日春雨般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灵。三是教师的职业素养感染力。一次课、一次实训,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学生习得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有对待职业的态度与方式。教师身上所体现的扎实的专业功底、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等是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应当如何敬重职业、守护岗位。
专业不仅仅是抽象的工具性的存在,任何专业自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打上了清晰的社会烙印,兴起是因人类社会的需要,发展服务于人类社会,价值判断、价值诉求及人文精神与专业发展如影随形。因此,在专业课程中富含思政教育元素:一是专业学科发展背后蕴含的科学精神。在社会发展历程中,科学理论与技术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开创者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执着精神,挑战陈规、坚韧不拔的无畏勇气,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理性品质,那些对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事迹及其精神力量对年轻学子学以求真、克服困难具有重要的激励和榜样作用。二是专业学科蕴含重要的科学思维与哲学方法。如对学生逻辑思维、数学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既有助于专业成长,又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加缜密、严谨、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观察审视自身发展及社会现象,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进一步,无论人文学科还是工科专业,都与哲学息息相关,一方面,哲学能够给予具体学科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具体学科的发展又为哲学提供养分,促进人们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的深入认识。所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如果能够找到恰当的契合点,并结合专业课程中的鲜活案例,能够很好提升学生的哲学素养。三是融入专业背景及专业发展前景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在我国,诸多专业领域的发展与国力强盛、社会变革息息相关。实业救国、经济强国、科技兴国是近代以来几代国人的梦想与追求。今天,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在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还较突出,在此背景下,结合专业教学引导学生“立爱国志”“增建国才”,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为国家、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并关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专业课程的担当与使命所在。四是技术进步与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归宿问题,即为谁服务的问题。1931年爱因斯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演讲中指出:“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标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4]几十年后的今天,突飞猛进的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愈加广泛深刻,如爱因斯坦谆谆教诲学生一般,提醒学生关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依然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育内容。 五是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如仁爱、诚信、敬业、奉献、公正等。职业精神与道德的培养与专业课程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也是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着力点之一。上述专业课程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均可以通过与专业教学本身的有机结合、水乳交融,自然而然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渗透,从而实现隐性思政教育的目的。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认为,场域是一个场所,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物理空间意义的场所。场域是“由不同的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构成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造”[5]49,是“包含着潜在的和活跃的力量空间”[5]50。在课程教学中,“潜在的和活跃的力量空间”是由教师、学生、课程和情境共同构建的,是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既是专业领路人,也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但教学场域不是独角戏,单靠教师独白的舞台是有缺失的。教师是教学场域的主演,也是导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课堂诉求、心理动态的前提下应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并积极创设有利于思政隐性教育的教学情景,如宽松平等的讨论分享、活泼生动的案例展示、整洁高效的实习实训环境、心手相传的工匠精神示范等。好的教学场域既是平台也是纽带,给予教师和学生尽情发挥才华与潜能的空间,同时将师生、生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愿意表达、相互倾听、并能理解教学场景中彼此的情感、语义与思想,在流畅的沟通中,形成有效的对话。这样的教学场域可以使学生在感受关爱友好中学会善待他人,在体会平等尊重中习得互敬互重,在师生间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提升思想素养,在生生间朋辈互学互动中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术业有专攻”,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要求,并不是只要具有一定人文社科知识的教师都能够胜任思政教育,所以,必须提升教师思政教育素养,增强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显性与隐性教育的素质与能力。从培养形式上讲,可以采取专题培训、主题研讨、有引导的组织个人自学等,对于党员教师还可以利用党课学习形式。从培养内容上讲,着重提升教师的以下素养:一是加强育人自觉。能够认识到所有课程都天然具有育人功能,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之责,同时能够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实施课程思政中的自觉意识与能力。二是加强政治自觉。加强对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国家大政方针的把握,保证在思想导向上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三是加强理论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在课程思政实施中,虽然不要求专业课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融入必不可少,因此要求任课教师自觉加强理论修养,提升传播理论的能力。四是加强道德自觉。提升自身人格修养,增强道德定力,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坚守道德准则,做到洁身自爱,以德垂范。
在教学过程中,隐性教育借助受教育者的无意识状态对其进行思想影响,而且呈现出的形态往往不那么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隐性教育就是偶然的、随机的、无计划的。相反,要使课程形成有效的隐性教育,必须从多方面构建有意识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顶层设计。一是思路与框架设计。基于立德树人要求及课程特点,确定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目标、要求及基本思路,构建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框架。同时处理好与思政课及其他课程的关系,要形成与思政课及其他课程的有效同向协同,避免简单低效重复,要各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二是内容设计。课程所安排的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案例要与由课程自身内在生发。延展而来的思政要素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拼接。三是方法与手段设计。探寻和构思课程思政内容最适合的隐性教育的展现方式,以恰当的对话交流、情景构建、示范演练等方式手段实现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目的。上述课程设计应在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中加以呈现,加强规范化,力求机制化。
课程文化是课程在运行过程中所蕴含并展现出来的文化特质。一方面,学校课程无一不是人类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离开文化,课程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本身在实施运作中由于人的主体性参与以及受社会、地域、学校、专业发展等影响会生成属于自身的文化内容。在课程思政隐性教育中,课程文化可以为其提供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资源宝库。围绕课程思政隐性教育,课程文化建设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明晰课程承载的价值取向。要解决好课程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课程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育人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课程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课程教育教学的宗旨所在。确立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思政方向性的基本保证,并能为隐性教育的生成创造有利条件。二是要构建师生共创的课程空间。以人为本是课程教学的灵魂所在,课程是“为人”的,同时也是“人为”的。好的课程空间应当能够充分激发师生的主体性,在师生间、生生间展开有血有肉的个体生命与心灵的对话,能够形成知识的分享、思想的共鸣与情感的交流。三是要充分建设课程文化资源。除知识性资源外,还要深入挖掘和积累课程本身所积淀的历史资源、精神资源、专业文化资源,同时,不断总结和提炼课程建设发展中形成的新品质、新精神,形成课程思政可资利用的丰富的思想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