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背反”到“折衷”:浅析张之洞的角色冲突对其“中体西用”思想的建构作用

2019-12-27 07:23:37
文化学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洋务中体西用西学

王 祯

作为晚清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张之洞身兼清廷重臣和洋务先锋双重角色,这双重角色因子的交锋、冲突和妥协,作用到其对中西学不同的态度和实践中,最终建构了其“中体西用”的中西文化观。可以说,张氏“中体西用”的理论与实践源于多方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身份与角色横跨了近代五朝清帝的更迭,几尽与之相捍卫的风雨飘摇的清廷伴随始终,这样的角色嬗变历程,实然是导致其思想观念和实践行动的内生动因,并为其思想的建构和洋务的施行提供了角色支撑。

一、张之洞的双重角色及其冲突设定

(一)身为“儒臣士大夫”的张之洞

张之洞生于1837年,幼年时便身处鸦片战争列强炮火轰鸣“闭关锁国”之时,卒于20世纪初清朝旦夕危亡之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道光到宣统五朝政业。他自26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开始政治生涯后,在官场上陆续扮演了学政官员、清流健将、洋务殿军、新政主角等角色[1]。清帝的更迭、国政的变易导致了他角色的转换与嬗变,为其冲突的身份设定埋下了因子。回顾张之洞宦海沉浮的一生,少年时代科考应举直至而立之年入仕,历经早年官宦时期的沉浮一直到入朝为官,入党清流,张之洞的前半生锻造锤炼出其坚定的儒学信仰和卫道者的追求。其儒学正统的思想和卫道士大夫的政治地位左右了他在“西学东渐”的近代中国历史背景下的政治选择。即使在张之洞仕宦阶段转向西学之后,依然与中国传统学术保持着紧密的关联[2]。

(二)身为“洋务领袖”的张之洞

“洋务领袖”这个新的历史角色因张之洞主政三晋产生,开启了他认识西方、兴学洋务的人生历程。当时西学的大量涌入必然冲击他心中旧的儒学名教的中学思想,如何调适中西学的关系、如何保持“儒臣士大夫”和“洋务领袖”的同一性和完整性以及如何建构中西文化观,成了张之洞扶晋之后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作为洋务领袖,张之洞主政湖广,兴办工业、军事、学堂,留下了大量著述、观点和思想,促推了中国“器物”层面的近代化,也帮助国人更好地内省自己和外视西方。

张之洞的不论是“儒臣士大夫”还是“洋务领袖”,身份的背后都代表着一种价值追求。张之洞思想的独特性就在于,他封建科考的教育背景形成了“儒臣士大夫”的精神气质,其自强求富的政治追求也形成了“洋务领袖”的行为实践,这种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角色定位建构了他独特的中西文化观。

二、角色冲突设定下张之洞思想的嬗变与建构

(一)背反困境:从“经世致用”到“西学为用”的嬗变

在1881年出任山西巡抚之前,张氏一直深受传统礼仪伦理的儒家思想影响,从参加科考到入仕学官再到清流谏言,这一时期,张之洞的政治思想内聚于传统儒学的框架体系中,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极大保留了其思想的完整性和纯粹性。而晚清实业救国的国情客观上使得张氏对经世致用思想的情有独钟。在其早期的学政生涯,管学蜀地时,张之洞作《輶轩语》,其中讲道:“国家养士,岂仅望其能作文字乎……尤宜讨论本朝掌故,明悉当时事势,方为切实经济。”[3]随后张之洞主政山西,再到南下湖广,开始接触先进的西学器物,从而为他从“西学为用”角度进行实业兴国,自强求富奠定了基础。从“经世致用”到“西学为用”的嬗变,张氏一直以卫道者自居,殊不知其为用的西器正是清王朝覆灭的丧钟,这也铸就了其角色定位与政治诉求的背反与无奈。

(二)折衷调和:“中体西用”思想的建构

1895年甲午战败让洋务派惨淡经营数十载的洋务成果付之一炬,洋务失败的表象让晚年张之洞开始更深层次地思考与重构中西文化之关系。经历了从卫道到变革的嬗变历程,张氏开始折衷调和自己的中西思想,他旗帜鲜明地反对维新党人君主立宪等政治诉求,保名教护“中体”于不坠。1898年,为了匡扶儒学,以正文风,张之洞著述《劝学篇》,详尽完整地阐述了“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思想内涵和政治诉求。

张氏在双重角色的影响下兼采杂糅而成了“中体西用”的政治思想,儒臣角色对应捍卫“中体”,洋务实践旨归“西用”,其背反的角色身恰恰规避了其政治诉求的极端性,而在中间寻取了一条折衷调和、内外有别而又兼采中西的道路,从而在《劝学篇》一书中系统地建构起了其“中体西用”的政治思想。

三、结语

纵观学界对张氏“中体西用”思想之建构原因之研究,多论及近代中国之时代背景,萧公权认为张之洞“中体西用”论“折衷新旧,综合本末”[4]。追本溯源,张氏中西文化观折衷性、综合性的范式呈现与其独特的角色定位和身份立场有直接之联系,从人物本体出发,或许能够为我们探寻其文化观点提供创新的思路与启迪。

猜你喜欢
洋务中体西用西学
“中体西用”概念的嬗变与发展:基于近三十年学术研究的思考
汉宋调和与“中体西用”论的生成——兼论曾国藩、张之洞的经学史定位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09:58
康熙皇帝的西学教师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36
从金陵制造局看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文理导航(2017年31期)2017-11-28 19:17:22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8:12
高三复习的概念教学——以“中体西用”为例
《洋务自强》
领导文萃(2016年24期)2016-12-15 08:53:37
孤本《性原广嗣》与西学之影响
西学大家系列丛书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46
浅论“中体西用”中的“实用理性”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