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明
(云南省文山市秉烈彝族乡人民政府 云南 文山 663000)
文山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连砚山,南邻马关,东南接西畴,西连蒙自,与屏边有一河之隔,大部分地区属西风带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文山城镇人口较集中,坝区、半山区、高寒山区相对较稀少,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盛产三七。以壮、苗、彝为主的少数民族,铸造了当地多彩的文化。在这些当地文化中,以乐西土戏最为显著,对它们进行解读,有助于我们对文山市文化本质进行全面性的了解。
“乐西土戏”为云南壮剧的分支剧种,自称“戏布傣”,土戏是他称,形成于清光绪年间,以六代的师承关系推算,距今至少有140多年的历史。乐西土戏发源于乐西村,因地命名,故被称为“乐西土戏”。乐西村隶属于文山市德厚镇,原叫“乐期臼”,据开远《向云霄墓志碑序》记载,明末清初乐期臼属阿迷州(今开远市),民国初年划归文山。其地处马塘镇北边,距德厚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距市区50公里。东邻朝阳村,南邻乐龙村,西邻德厚村,北邻明湖村。辖乐西、坝头、双贵等8个村民小组。村内有铁矿储藏。属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养殖业为主。
乐西土戏起先以神话传说、惩恶扬善、祈祷太平、庆祝丰收等内容为表演题材,后来逐步渗入了汉剧情节,从历史演义、章回小说、传奇故事中选取题材,用民族语言和曲调演唱[1]。1932年—1935年间,是乐西土戏最兴盛的时期,拥有数十出传统剧目,如《香山记》《蟒蛇记》《槐阴记》《大孝记》《柳阴记》《铡美案》《秦雪梅吊孝》《古城会》《木兰从军》等。演出地仅限于本地,演员均为男性,女角为男扮女装。1952年,乐西土戏首次到文山公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的县政府给予了支持与奖励。1958年4月1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成立纪念日,乐西土戏进入文山城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并与云南壮剧的其它两个支系——富宁士戏和广南沙戏首次汇合,进行表演。1959年,乐西土戏再次到县城演出《陈世美不认前妻》时,有两名妇女参加演出,打破了女不登台的传统戒律。1989年,乐西土戏代表当时的文山县壮族剧种参加文山州首届壮剧汇演并获奖,其历史艺术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乐西土戏音乐为曲牌式结构,分为唱腔音乐和器乐音乐。有“追召士”“荣考吭”“咙埋”和“咙阿西”4个唱调,分别在开场、收尾和剧中使用,主要表现各种悲欢离合和困苦情绪的唱词内容。有悲调、喜调、催场、阿西、过场5个曲调。文场使用二胡、三弦和尖头箫,武场使用牛皮鼓、大锣和钹。还可用壮族民间乐器比勒溜等民族乐器演奏一些民歌改编的即兴曲调穿插于剧中。角色有生、旦、净、丑。台词独白多,唱腔少。男装仿汉剧,女子着本民族生活装。道具有刀、枪、剑、鞭、棍等。
乐西土戏音乐中,喜调和悲调的唱词均为五言五句式,前者节拍规整,后者节奏自由;阿西调和催场调的唱词均为三句式,腔调较为简单,音乐为一个乐句的重复使用。
乐队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其中司鼓一人、锣钹一人,主弦一人,正反弦各一人,弹拨乐二人,吹管乐一二人。文武乐器的席位都在舞台的左边,由内向外一字排列,武乐在内、文乐在外。
乐西土戏演出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初六至十五),演出前要进行开台仪式,设灵牌位,班主焚香念祷词,乞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当时杀鸡献饭,以后开始唱戏,以演出《香出记》为开场,《闰张过五关斩六将》为扫台剧目。演出结束先拜本村观音庙,然后沿寨内主干道蔌寨心到武庙拜关公后卸妆。演出“三国戏”时,只演关公胜的剧目,不演关公败的剧目。据说不这样做,关公会显灵吓人。在每次演出过程中,有踩台、催场、扫台等一整套习俗和祭祀活动,演《关公戏》和《香山记》时,扮关羽和观音的演员要提前三天沐浴净身,以示崇敬。
乐西土戏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族戏种,如今已是第五代和第六代传承,拥有业余演员三十余人。现在的主要传承人是本村的村民蒋瑞应,1946年生,男,壮族(土支系),点戏师。代正义,男,壮族(土支系),1962年生,是现今业余土戏班的队长,已成功申报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师余华德也是本村村民,已故。
乐西土戏已由文化部门收集整理,出版于《云南壮族志》一书。文山市文化馆原任馆长赵跃华曾写过乐西土戏的调研文章,发表于《云岭剧论》及省级刊物和国家级刊物,先后多次接受省、州、市各级媒体的采访报道,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时至今天,由于乐西土戏剧本的缺失、自身内容单一、传承人稀少等客观原因,乐西土戏已普遍缺少观赏性。现急需对其实施保护,挖掘其文化蕴含,丰富其唱腔和内容,提高其艺术性和观赏性,以乐西村为项目传承点,培养一批乐西土戏传承人或文艺骨干,开展传习活动,供传承演出,带动土戏的发展和传承[2]。
广大群众对民族文化认识不够。以前苗族民间人人跳芦笙舞、户户传歌声、人人会吟唱。壮族民间人人会对歌、彝族人人会跳三弦。如今会者已屈指可数,精美民族服装几乎绝迹且不论,就连舞蹈时已见不到伴奏乐器及其演奏的场面,已很少有人会唱歌,到哪里演出或比赛,均以舞蹈为主,歌唱已经是随音乐对口型,而伴奏永远是舞者身上背负的音响。现在的文山市少数民族,除了少部分老人还流连于当地民族文化的记忆中,痴迷于跳三步弦,大多数人早已走向了汉族广场舞的大军中,一谈起本民族,除了语言和服饰,再也没有可拿得出手的东西[3]。
专业文化人才缺乏。文山市编制内的文化工作者自身专业理论、技能运用性不强,各乡镇文化工作人员之间专业差异性较大,专岗不专用,几乎已形成了全员抓经济、弃文化的趋势,大部分人身兼数职,原来的本职工作成了其余工作的附属。加之青年曲艺创作人才、青年演员人才、文艺理论研究型人才、文化馆业务辅导人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计算机操作专业人才、文博文物鉴赏管理人才、市场化运作等专业人才也严重缺乏,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普遍老化和中层管理人员缺乏现象也尤为突出。
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工作都十分重视,不仅在惠民政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给予了大量物力、财力支持,而且加强了文化硬件基础设施示范点的建设。但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大部分文化专项资金被整合到了“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资金中。而逢年节日连最基本的活动经费都无法保障,文艺活动从不断减少到逐渐难觅踪迹。虽然政府部门大力提倡开展节庆活动,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几乎已无人敢应承此类活动了。
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目前,文山市已基本形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的文化市场,由于缺乏文化产业开发、经营管理人才,无法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无法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群和产业链,文化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并不明显。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还未建立,政策支撑力度较小,还未在土地使用、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方面对文化产业区分、分类给予鼓励和扶持。与产业政策相配套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亟待建立。产业链短、规模小,资金、技术和人才严重不足,缺少主导产业和大型核心企业,散、杂、乱、多并存,技术层次低,科技含量低,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并不明显,竞争力有待增强[4]。
要不断构建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基础上的文化交流平台,充分运用各民族节日、当地风俗、村规民约不断拓宽当地文化的受众面,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创作和推广,逐渐使当地文化散发出人文魅力和独特吸引力,从而让当地年轻一辈主动去继承和发扬文化,形成文化自信,最终达到文化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5]。
首先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文化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任何时候不得挪作他用,坚持支出一分钱就要收到一分的文化传播和传承效果。其次,应设置相应的文化传承补助、扶持措施,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
一是新闻传媒业。开发广播电视、报业、网络等行业为主的传媒业,积极探索各类传媒资源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着力发展网络服务,民族电影译制等符合现代传媒发展潮流的新兴产业[6]。
二是演艺健身业。把乐西土戏武打内容加进民族运动会项目中,进一步加大演艺、娱乐业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促进规模经营,不断提升档次和品牌。要以市场运作的经营理念,做大、做强、做活演艺市场。积极承办省内外、国内外各类民族体育赛事,大力发展文化健身娱乐、文化休闲娱乐等项目,拓展体育项目链接,探索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的群众性体育赛场,助推民族体育运动全民化、专业化和创新化。要通过盘活存量、吸纳社会资金等途径,重组体育馆和体育训练、教学基地。
三是旅游文化业。依托国家AAA级风景旅游区、广南坝美“世外桃源”民族生态旅游的龙头带动作用,适时开发老君山森林旅游资源等生态旅游项目,打造壮族文化乐西土戏主题公园、苗族文化主题公园等壮苗文化产业基地。把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融合起来,提高文化旅游的综合效益。
四是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业,以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以乐西土戏、纸马舞服装为依托,引进刺绣、民族服饰、银饰品加工、版画等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业,努力开拓民族手工艺市场,做活、做大民族手工艺产业。
五是特产文化业。文山生物资源丰富,除三七之外,文山辣椒、草果、八角等特产久负盛名。立足纸马舞、乐西土戏文化品牌和特产资源,建设物流中心,努力打造特产文化发展的新平台,拓宽产业发展路子,增强文化内涵,提高特产附加值,实现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相促进[7]。
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经济命脉,文化的繁荣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要想寻求经济的发展,首先当从发展文化、打造文化品牌上下功夫。当然,发展文化,并不是修几个宏伟的建筑,再给建筑起个响亮的名称,就叫作发展文化了。发展文化,重要的是对原有文化进行追根溯源,并在其基础上不断丰富其自身的内容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具魅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