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文化遗产“活起来”探析
——以广西柳州市鱼峰区“鱼峰歌圩”为例

2019-12-27 06:45◎宾
文化产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山歌文化遗产群众

◎宾 阳

(中国文化报广西记者站 广西 南宁 530000)

一、文化遗产和公共文化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遗产三大方面,其中物质文化遗产以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复合性遗产(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景观、线形遗产、红色遗产等)及相关的历史文化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为主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技艺、传统知识(如中医药知识、历史地名、文化空间)等;文献遗产以历史古籍文献、历史档案、地方志乘、家谱等为主要内容。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文化遗产和公共文化服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文化遗产多层次服务于公共文化建设。

文化遗产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资源。如我们利用文化遗产建立起大量服务于民众的博物馆、美术馆、考古遗址公园、大遗址、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民俗村等。可以说,离开文化遗产,这些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文化创新项目将无从依托。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新能够使人民的生活更幸福,心灵更丰富,环境更优美,发展更持续。

二、“鱼峰歌圩活起来”机制创新实践

(一)“鱼峰歌圩”的历史渊源

壮族人爱唱山歌,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唱著称于世。鱼峰山是传说中的壮族歌仙刘三姐传歌和骑鱼升天成仙的地方,历来是民间公认的山歌圣地,其影响超越柳州地域[1]。凡在重要节日和周末都有在鱼峰山前的歌仙广场举行的大型歌圩活动,参与者少则千人,多达万人。以鱼峰山为中心,“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为媒”“以歌传艺”“以歌宣教”“以歌招商”等形式,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鱼峰歌圩”原是自发形成的群众性山歌活动,以鱼峰山为中心,向全市各区、县辐射,具有悠久的历史。群众性的山歌活动因为持续长久,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性,即约定俗成的时间和地点,具有了“圩”的特征,人们因此而称之[2]。近、现代的“鱼峰歌圩”包括自发性山歌活动、有组织的山歌演唱、比赛和各种冠名与不冠名的山歌节。山歌节主要有“三月三”山歌节和“中秋”山歌节较为常态化。改革开放以来,党委和政府加强引导,使这一活动更有组织,更广泛,更有影响力。

(二)“鱼峰歌圩”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首先,传承环境有待优化。从全广西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广西85个县市中还存在40多个歌圩活动,全自治区有642个歌圩点,规模在一万人以上的有75个。然而,据广西区图书馆的网页上查到的调查资料显示,至2009年,全自治区依然存在有歌圩活动的县市只剩下33个,而歌圩场点也只剩下200多个。

其次,平台建设有待常态化和品牌化。近半个世纪以来,“鱼峰歌圩”也有盛大的歌会活动,但是单场次的比较多,缺乏系统性和常态性。正因如此,“鱼峰歌圩”的影响力更多的体现在柳州周边,而对公共文化的带动也较为有限,发展潜力还有待挖掘,品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最后,参与人员老龄化问题有待解决。调查发现,现在“鱼峰歌圩”场上活跃的对歌者都是年纪在四十几岁到六十多岁的中老年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几乎很少见到。在柳州,年轻人大多不会演唱山歌,更不会创作山歌,传统壮族山歌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传承危机。

(三)制度设计与实践

1.实施“八个一”工程

鱼峰区文化馆新馆建设工程,2016年底投入使用,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平台、大舞台、大展台;区域性广场文化龙头阵地建设工程,把全国群众文化特色广场——江滨社区文化广场升级改造,使之成为在柳州、甚至自治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广场文化建设龙头;少年儿童艺术团建设工程,打造成在自治区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团队;文化专家顾问队伍建设工程,建设鱼峰区“文化专家库”;文化特色街区建设工程,加快“夫子路”改造工程建设进度,培育一条融历史、文化、景观、商业和休闲为一体的文化特色街区;民族精品歌圩建设工程,通过持续举办“壮族三月三鱼峰歌圩”“全国民歌邀请赛”等活动,丰富、提升“鱼峰歌圩”特色民族文化品牌的内涵和影响力;“鱼峰之歌”艺术创作工程,创作一首代表鱼峰区文化特色的歌曲,一部反映鱼峰历史人文和现代发展成就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鱼峰区文史类图书编写工程,编撰、出版一本高质量的鱼峰区文史图书——《柳州有个鱼峰山——刘三姐文化大观》。

2.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

鱼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始于2011年开展城市管理网格化建设。到2012年下半年,全区城市管理网格化基本建成并投入应用,所辖61个社区划分为808个网格,每个网格均设置网格管理员、网格指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警员、网格司法员、网格消防员、网格信息员等人员。

2014、2015两年,鱼峰区城市管理网格化系统依托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已经将政府、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等组织的文化软、硬件资源、人才信息资源全部集成在同一个信息资源库中。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文化事业力度。二是设立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示范点建设专项资金。三是争取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经费支持。

扩大对“鱼峰歌圩”的体系化支撑。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等更多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推动图书馆、文化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书屋、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类骨干公益性文化机构参与“鱼峰歌圩”建设。

4.制定引导群众参与的“六项措施”

开放活动舞台和平台,并坚持开放性与竞争性相结合,培育打造了多项文化品牌和群众“自我表现”的活动平台;以会演和竞赛提高群众参与度,提高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举办“三月三”全国山歌邀请赛,提升“鱼峰歌圩”品牌影响力;建立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常设性民俗主题公共文化活动体系,涉及各种规模、多种样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发展“互联网+歌圩”和“微传播”,构筑鱼峰网上山歌台;实施优秀歌圩文化“四进”系列活动,建设基层示范点、文艺展演、专家讲座、文化专干下基层等平台。

5.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着力提升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和服务能力,文化馆(站)工作人员,常年下基层、进社区,组织培训,带动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创作和开展活动;着力提高业余文艺团队参与积极性,转变基层文化建设思路,由单纯送文化下基层,到送文化“种子”下基层,扶持群众性业余文化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开展辖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一方面力求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结合调查数据和受访者反馈信息不断整改提升。

6.推动文化传承进入人们日常生活

在形式上,由过去的一对一山歌对唱,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样式的山歌擂台比赛发展;内容上,由过去主要反映反抗奴役压迫、渴望幸福生活、追求自由恋爱,向主要反映新风新貌、勤劳致富、普及科学、计划生育、民主法制、倡导文明等发展;参与人员上,由过去以本地青年男女为主,向遍及全区、老少皆宜、人人参与发展。

7.建立社会资源整合机制

建立人才队伍整合机制。实施“123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工程,建设一支品牌队伍——“小歌仙”青少年儿童艺术团;二支专业队伍——文化专家顾问团、城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三级文化专业人员队伍;三支业余队伍——群众辅导员队伍、文化志愿者队伍、社区群众艺术团。

借助区域化党建,建立歌圩文化传承的党员支持体系。通过组织共建、人才互动、活动互助等方式,逐步健全城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党员服务体系。利用这个政策,鱼峰区文化部门建立歌圩文化传承的党员支持体系,推动歌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建立民间文艺团队的星级管理机制。建立民间文艺团队的星级管理机制,就参与公共文化的主动性、活动量、效果、影响力等多项指标,对民间文艺社团、文化专干等进行考核评价,授予相应星级荣誉牌匾,并根据星级相应给予鼓励和支持。

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成立文化专家顾问团,建立数据库,定期召开咨询研究会,为“鱼峰歌圩”的创建和公共文化建设建言献策,提供学术保障。

8.建立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基地和传承人的管理。出台政策措施,明确“鱼峰歌圩”代表性传承基地和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被命名的单位和个人有权开展传习活动,依法获得活动报酬,获得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其开展传习活动的支持,并履行相应培训、传承等义务。同时,对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传承人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由区文化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其进行审核,并对其进行传承补助,对不符合条件的传承基地将取消其资格。

加强歌圩文化社团的管理。对歌圩文化社团实行年终综合考核,对活动频繁的团队进行登记管理,实施以奖代补的办法,重点补助经常开展活动的歌圩文化社团,有效提高群众参与歌圩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加强街道、社区支持歌圩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管理。将歌圩文化传承作为基层文化工作的内容之一纳入全区绩效考评体系。鼓励和引导各街道、社区重视歌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多种渠道,支持歌圩文化人才和队伍的建设,开展歌圩文化活动。

三、制度创新和实践成效

(一)地方特色文化传承机制创新

1.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政治责任

落实“一把手亲自负责”政策。鱼峰区分别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筹划指导、协调推进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落实。在创建中,鱼峰区委书记、区长把创建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而且在全区上下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示范项目创建的相关工作,为示范项目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2.因势施策重点突破

作为西部地区,柳州的经济并不发达,文化工作面临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体系建设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鱼峰区人民政府作为创建单位制定出台了措施明确、切实可行的专项政策来加以破解,比如针对辖区公共文化设施不完善,区政府出台政策明确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区财政预算;针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不充分的问题,出台政策规定就街道和社区举办公共文化活动给予定额补贴,并专门设立歌圩文化示范基地建设资金等。

3.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这些文化服务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实践工作中取得显著而突出的成绩,也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4.坚定让地方特色民俗“活起来”的文化自信

在文化发展中,鱼峰区党委、政府始终坚定让地方特色民俗“活起来”的文化自信。在广西首先举办高级别的“三月三”全国山歌邀请赛,汇聚了各地山歌高手前来交流,成为全国山歌届的盛宴;“鱼峰之声”群众文艺会演连续办了21届,每届都吸引成千上万的群众参与,成为辖区乃至全市的嘉年华;网络歌圩更是引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的参与和关注,成为一个歌圩文化走出去的便捷通道……让地方特色民俗“活起来”,鱼峰区对自己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化特色和发展前景充满自信。

(二)实践成效

解决“鱼峰歌圩”传承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有效解决了传承环境恶化的问题。针对传承环境面临的诸多困境,创建期间,鱼峰区推进“八个一”工程建设,组织举办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全国山歌邀请赛等系列赛事,开展传承示范基地进校园、传统文化教本进课堂系列歌圩文化“四进”活动,出台了《关于扶持“鱼峰歌圩”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政策,鼓励广大群众参与以“歌圩文化”为代表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成果显著。至2018年底,鱼峰区建成13个基层示范点,在八所中小学开始传统文化教本课程试点,在全市乃至全自治区率先推进歌圩普及、新歌先唱、培育团队、发现和培养人才活动,传承环境明显改善。

第二,有效解决了传承平台不足的问题。创建中,鱼峰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活动,各种活动舞台向人民群众开放,并坚持开放性与竞争性相结合,培育打造了多项文化品牌和群众“自我表现”的活动平台。广大人民群众是观众也是演员,还是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所演节目均为群众喜闻乐见,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创造性、提高了参与性。

第三,有效解决了参与人员老龄化的问题。一是夯实平台建设,丰富服务手段,通过搭建歌圩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对歌比赛、组织各种互动性强的传播活动等,吸引各个年龄段的群众参与;二是抓普及,系统开展歌圩文化“四进”活动,推动歌圩文化教材进校园,标准化建设歌圩文化示范点,让歌圩文化走进娃娃的乐园、学生的课本、青年的学习、中年的生活和老年的习惯当中;三是推动文化传承与新媒体融合,吸引青少年群体的广泛关注。

第四,有效解决了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化的问题。创建中,鱼峰区找准着力点,致力擦亮“鱼峰歌圩”品牌。首先,举办“三月三”全国山歌邀请赛,汇聚了全国各省区山歌高手前来献艺交流,社会广泛关注。其次,构建“三月三”主题性公共文化活动体系,引导社会力量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举办公共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节庆氛围,为城市旅游增添新资源新亮点。再次,组织专家队伍开展系列学术研究活动,编辑出版相关学术图书,创作艺术作品,占领学术高地,为歌圩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猜你喜欢
山歌文化遗产群众
山歌还要妹起头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山歌
多让群众咧嘴笑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苗山歌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