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A的“中西文化对比与汉英翻译”混合式教学探索

2019-12-27 06:07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汉英中西文化大学

张 健

(石河子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大学英语提高课程是我校已经为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中西文化对比与汉英翻译”已连续三年开设,网络课程建设已经起步,课程教学团队逐步形成。本课程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培养学生的中西文化鉴赏和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和翻译技能。

一、传统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

大学英语提高课程“中西文化对比与汉英翻译”开设之初,任课教师集体讨论选取两到三部国家级优秀教材中的部分章节作为课堂知识要点,优化和设计教学内容,规范和编制该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讲稿、课程设计等教学辅助资料。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与微课。课堂中,教师采用理论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研讨任务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中西文化鉴赏能力,提升大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三年六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该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教师继续进行课程的网络平台建设,积累本课程的相关材料(PPT、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及课外辅助学习资料等)使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统一得到保证。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进一步规范大学英语提高课程教学,探索大学英语提高课程教学与前期通识课程、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的深度融合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教师尝试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促进大学英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教师探索将POA(产出导向法)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大学英语提高课“中西文化对比与汉英翻译”混合课教学模式,将大量语言材料通过多种方式有效输入,充分重视输出的重要性和评价体系,实现课中与课前、课后学习的无缝对接,强化课前“输入”、课上“强化”和课后“输出”。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二、基于POA的“中西文化对比与汉英翻译”混合式教学思路与设计

国外的混合式学习理论和实践较早,相对比较成熟,由学生的网上在线学习和课堂传统学习相结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人机互动的“学”和“习”的混合。在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多倾向于混合式学习与在线学习、远程学习及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对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与思路的研究相对较少。

国内,文秋芳教授与国内外学者和一线教师经过数十年的反复研究论证后提出POA(产出导向法),其中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以教师为中介的教学流程(文秋芳,2015:547)。本文以大学英语提高课程“中西文化对比与汉英翻译实践”为例,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实施“阅读、口译、笔译”一体化教学,继续发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优势,尝试构建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提高课混合式教学模式。该课程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水平对材料知识点等内容进行有效输入,设计相应口译和笔译任务,经过小组探讨交流和教师指导,促进任务的有效输出。为巩固内化输入知识,形成良性的循环,教师根据产出展示情况做出反馈。教学管理过程中将“产出导向法”理念与网络多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尝试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提高课程“中西文化对比与汉英翻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探索解决大学英语提高课程在课堂教学模式及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合作以“产出导向法”为行动指导,采用“教师发布课前产出驱动任务+大量语言输入材料上传+学生课前有效自主学习+小组成员互动讨论和交流+有效产出—-课中知识吸收内化再输出+教师课堂评价反馈—-课后巩固加强与课外实践”的高度融合教学流程,分课前输入、课中促成与输出和课后再输出三个阶段实施混合式教学。在评价体系上,教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有效评价方式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

(一)教学整体思路

POA提倡在整个流程中教师要恰当地发挥中介作用,其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涵盖“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教学流程由“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构成,教学流程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实现方式.(文秋芳,2015:547)

根据这一理论,教师根据产出导向法制定教学流程:首先,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大量语言材料和学习任务单,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性学习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学习材料的融合后完成产出任务,最后在班级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在线评价和课堂评价,小组成员完成自评及互评,教师最终对班级整体学习情况给予反馈。

(二)教学流程设计

1.驱动设计。“驱动”环节对学生学习兴趣有直接的影响。产出导向法理论指出了“驱动”的教学要求是:教师向学生呈现交际场景和讨论话题,激发学生发现自我语言的不足,产生学习欲望,继而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2015,文秋芳)。“驱动任务”的完成需要班级成立若干学习小组。根据混合式教学的驱动教学设计,教师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6~8人),选定小组负责人。小组在课余实施学习任务单的互学互助和学习讨论中,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教师制定的小组手册,内容包括学习任务、分工、贡献值等,教师随时提供咨询和辅导。

“驱动”环节在课前完成。教师提前一周通过我校THEOL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相关教学材料以供学生课前进行选择性自主学习,发布符合教学目标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提供的输入材料需结合学习任务单,提供语言生动,图文并茂有吸引力的材料。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对学习材料进行选择性自主学习,勾画出难点重点和需要教师答疑解惑内容并统一提交给小组负责人,由负责人总结归纳后上报给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掌握能够有的放矢,在网络平台发布的微课及课程PPT和其他辅助学习资料以便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师需做好学生课前学习的在线辅导与检查评价,根据学生在线讨论区发布的帖子或班级QQ群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指导,提供帮助及建议并对学生自主学习问题进行总结,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2.促成设计。“促成设计”环节在课堂完成。教师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再次了解任务单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中学习材料的输入情况,促成产出任务的再次完成。本课程的促成环节设计要点如下:首先,教师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运用启发式,探究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确认其掌握基本知识。随后,教师根据课前学习任务单,要求小组在课堂上进行5~8分钟的再次讨论和交流,指导学生再深层次输出。教师在班级里随时监督小组任务的开展,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督促其在小组活动过程中都必须有所贡献。对小组成员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指导,保证产出的质量。在指定时间结束后,要求小组成员课堂展示其小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的同学不仅是倾听者,也是监督者,要对展示内容和效果在教师制定的小组手册上打分和评论总结。这一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有效反馈,归纳活动展示中优点和缺点,并都加以评价总结,这有利于活动的再次开展。

3.评价设计。“评价”环节是产出导向法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环节。教师需要客观、公正、公开地对待这一环节,确立由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共同打分的复合评价激励机制。

根据混合式学习的特点及产出导向法评价环节,教师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和测试体系,为学生制定小组评价手册和学生个人档案。首先,教师通过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大数据了解学生对教师所发布的课前材料的学习参与度与时长,讨论区发帖数及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在促成过程中的输入及产出情况,各小组成员对自主学习和小组活动贡献值进行自评及互评。其次,在课堂的展示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展示者及整体小组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进行反馈总结,纠正错误,提出改进方向和措施。最后,在学期总评成绩评定方面,纳入小组评价手册和学生个人档案中的数据,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

三、教学改革的意义和目标

(一)探索“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良性生态体系,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统一,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深度融合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2017)要求,各高校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融入并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如微课、慕课、网上优质教育资源等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和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

(二)优化课程综合评价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逐渐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融合教学常态,创设学习者主动学习环境与条件,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的同时,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驱动任务学习帮助学生提升中西方语言、文化分析对比能力、整合甄别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实现大学英语提高课程的人文性、工具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统一

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掌握基本的汉英互译方法和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中西文化鉴赏能力,提升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能力。

四、小 结

在提高课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中尝试混合式教学的经验和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提高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规范提高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构建和完善大学英语提高课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本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及设计思路将使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受益,也可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教研活动中,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汉英中西文化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大学求学的遗憾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