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英
(新疆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与中国特色传统文化革命精神相融合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脉相承的天然联系。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征程中所积累的,表现为物质形态、信息形态、精神形态的历史文化资源”。[2]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使学生学习精神、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类课程教学为例,探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要做到“八个相统一”,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正是“八个统一”思想的具体实践。
新疆红色资源类型十分丰富,新疆14个地州市共有69个红色旅游景点,有3个国家级、11个自治区级、22个地区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以及巴州、哈密等成为新疆重要的红色旅游区[3]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陵园碑塔、事件遗址、历史人物故居、博物纪念馆、新疆红色革命事件等,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文艺作品、书画展览及新疆精神、兵团军垦精神、喀喇昆仑山精神。这些资源反映了新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新疆各族人民为争取民主、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真实地记载了新疆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侵略、反对分裂一致对外的革命历史,是民族团结的现实缩影,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性。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无论以物质形式,还是精神形式存在,都承载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4]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奋斗史,正确认识自身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新疆红色文化的永恒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最大限度的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于思政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大思政视域下各类课程都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都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因高校各类课程体例与侧重点上存在差异,决定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的路径、方式、重点不尽相同。本文仅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类课程为例,探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教学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5]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类课程主要选取现当代文学名家作品,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赏析时,应明确现当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子,时刻牢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育人目标。教学过程中,不仅止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还要深挖文学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文学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而生活的感知来源于社会实践。坚持文学作品赏析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离不开中国化、现实版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留存下来的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正是鲜活例证。教师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为己任,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类课程教学体系,丰富教学素材,切实做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把握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间的契合点,抓好教学设计。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内容,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中的内容呈现方式。在学生自主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教师依托教材内容融入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对作品中的创作背景与新疆红色文化革命历史相勾连,引导学生由文学作品转入现实思考,深刻领悟爱国爱疆的革命情怀。例如:在讲艾青诗歌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教学内容可设计为由学生课前搜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抗战时期的革命历史,课上进行分享,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新疆红色革命史实充分理解艾青创作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如:讲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在讲到第七章《革命》一节时,可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新疆红色革命事迹,引导学生学习革命烈士毛泽民、陈潭秋、林基路、赛福鼎·艾则孜为新疆和平与发展不惧敌寇、视死如归的精神。
教师在授课时,要灵活运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与问题思考式、创作体验式等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形式。开放式教学模式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相结合,利于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合,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分析柔石作品《为奴隶的母亲》时,教师可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课前自行欣赏新疆红色文艺作品《戈壁母亲》,课上分小组讨论两篇作品的异同,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点评、答疑解惑。结合作品不同历史背景提供素材,引导学生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百姓创造幸福生活的革命实践意义。此外,教师可把生动鲜活的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微课,再将微课引入教学环节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可利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引导学生对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考察,如实地调查“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毛泽民故居”、“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革命遗址,撰写调查报告,教师课上点评融入现当代文学作品分析,将新疆红色革命历史事件伟大精神根植于学生头脑,达到学习榜样精神、启迪教化心灵的作用。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加强学生对祖国社会的认同感,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