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嘉梁,胡祖凤,杨小明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杭州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学报编辑部,浙江 杭州 310018)
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沿袭与永续蓬勃发展的优良历史传统,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永恒而又常新的重大战略课题。培育与提升新媒体语境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是新时代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伟大的爱国主义力量的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是坚决而有力地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大力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面临着异常复杂建设环境的新情势下,只有不断培育与强化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才能最大程度地动员和激励广大莘莘学子克服艰难险阻,为实现国富民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奠定伟大的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坚实思想基础。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紧紧围绕“国家认同”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问题展开了一定程度地理性探讨与学术研究,推出了一批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1-32]。本文拟对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一简单扼要的学术回顾与理论评析,以准确洞悉和整体把握该领域的理论谱系、研究现状和主要特点,并合理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可能论域,供大家学习与研究时参考和借鉴,谨以此文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0周年(1949-2019年)。
认同是形成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认同”一词,原本属于传统哲学和逻辑学的基本范畴,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将其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在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埃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同一性理论中得到了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1]。所谓“认同”,是指主体在各种外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下,为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身利益而试图与特定客体建立同一性关系的过程或状态[2]。整体而言,西方学者关于“认同”理论的相关学术研究,起步远早于国内学者,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成熟的解释框架体系,最为著名的是以美国微观社会学或符号互动论为基础的认同理论和欧洲社会心理学所倡导的社会认同理论[3],“主要论及认同的哲学根源与社会基础、认同与群体整合之间的内在关联、认同危机以及认同的建构路径等问题”[4]。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认同”理论被众多西方学者广泛运用于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从知识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国家认同”的概念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行为革命时期的政治学领域[5],主要用于处理政治进步、政治融合以及国际国内政治关系等等重要政治议题[6],并与民族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7]。一般来说,国外学者主要运用“认知理论”、“建构理论”以及“社会化理论”来探讨与分析国家认同问题[8],主要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大基本取向。(1)从理论研究上看,基本上形成了以(英)厄内斯特·盖尔纳(Ernest Gellner)、(美)本尼迪克特·理查德·奥格曼·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和(英)安东尼·D·史密斯(Anthony D.Smith)为主要代表的民族主义流派及以(美)约翰·罗尔斯(John Bordley Rawls)、(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为杰出代表的自由主义流派。前者重点强调民族是国家的基础,国家认同是认同于自身生命绵延不绝的民族文化,主张以文化整合国家,后者则认为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共同的政治价值与制度,主张以制度整合国家;(2)从实证研究上看,由于受行为主义的深刻影响,西方政治学界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不仅擅长于理论与价值层面,更多的则是运用量表测量方法,对外来移民等进行国家认同感的精细测量与具体实证研究[9]。总体而言,“国外学者研究国家认同,政治哲学侧重于不同的政治原则,深度探讨国家认同的各种要素;社会心理学则侧重于认同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不同学科依循各自的研究路向,进而形成了不同但皆具启发价值的理论体系”[10]。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引发了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从而对传统的国家认同造成了强大的影响和冲击,由此国家认同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11]。概要地说,“国内关于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远则可追溯到清末以梁启超(1873-1929)为典型代表的族群民族主义与以孙中山(1866-1925)为突出代表的国民民族主义的分野;近则兴起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其研究热潮一直持续至今,产生了比较丰硕的阶段性理论研究成果”,典型代表性人物主要有:张茂贵、费孝通、张海洋、徐勇、林尚立、许纪霖、杨妍、宁骚、常士訚、金太军、任军锋、贺金瑞、燕继荣、金炳镐、李崇富、周光辉、门洪华、江宜桦、陈达云、韩震、强世功[12],等等。
综观大陆学界的前期研究,不难发现,有的学者从西方民族学的国家认同理论出发,深度考察了中国当下国家认同中的普遍性问题;有的学者则在政治学理论视野下,深刻分析了中国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和变化;有的学者深入探讨中国边疆(主要包括新疆、云南、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状况的认知和如何加强国家认同等问题;有的学者则从历史学视角出发来系统梳理中国国家认同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历程、特征、逻辑与经验[13];另有学者从比较研究的宏阔视角就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展国家认同感教育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及现实启示进行了深入研究;还有学者深度探讨了全球化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等对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生成的负面影响及其基本对策、“微”时代网络文化境遇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基本对策、主流新媒体对边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现状及应对策略,等等。
概而言之,国内学界关于国家认同问题的学术研究,呈现出如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一是时间不长,但成果剧增;二是视角宽广,内容丰富;三是学科多元,联系实际。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借鉴国外理论较多,但消化吸收不够充分;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研究质量仍需要大力提升;三是跨学科合作不足,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化;四是研究的系统性、深入性、连续性有待加强[1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关于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明显受到台湾地区所处之地缘政治、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岛内不同政治力量而形成的复杂政治生态的深刻影响,故而在研究对象、问题范畴等方面难免偏狭与不足,更为现实政治所左右而偏离了学术自身本来应有的理性与客观[15]。这是我们需要予以高度关注的。
本课题组以题名“大学生”并含“国家认同”为检索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暨中国知网(CNKI)上进行搜索,可检索到的各类文献共有190篇,其中包括多篇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同时,本课题组又直接以题名“大学生”并含“国家认同感”为检索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进行精确匹配搜索,可检索到的各类文献仅有20篇(截止统计日期为2019年10月01日),其中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王继辉同志撰写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在大量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研究中对此问题也有一定程度的涉猎。综合整理与分析国内学术理论界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已有成果主要从以下四个重要方面展开理性研究:
一是关于国家认同和国家认同感概念内涵的初步分析。如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尹剑(2012)指出:“国家认同,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所属国家成员身份的接受、认可,即个体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归属于某一政治共同体的,意识到自己具有了某国成员的身份资格。除此以外,国家认同还应包括伴随国家成员身份意识而产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上的心理归属、对自己的国家有正面的评价和积极的情感等。”[16]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瑞萍等(2017)指出:“国家认同是指对于国家的四个方面的认同。其一,对国家的历史的认同;其二,对国家疆域的认同;其三,对国家文化的认同;其四,对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17]
关于什么是国家认同感?学术界也是莫衷一是、见仁见智。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郭倩(2016)撰文指出:“所谓国家认同感,是指公民对国家的‘归属感’或‘身份感’,以及对本国政治、文化、历史和族群等的认同。”[18]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佐斌(2000)深刻指出:“国家认同感就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份的知悉和接受。国家认同感是一个包括许多成分的复杂的心理结构系统,这些成分可以相对被区分为知识和观念亚系统、情感与评价亚系统。作为认知成分的前者包括了人们对自己国家和人群的知识和相关看法,后者作为情感成分,主要涉及人们对于自己国家和人群的情感、情绪和评价等方面。”[19]南通大学马艳(2013)指出:“国家认同感是一种高级道德情感,它不仅仅是知识、激情、热情,更是理性的、深刻的对国家的热爱、关切、认同归属等复合情感。”[20]
二是关于北京、香港两地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实证比较研究。如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庞琴、蒋帆(2015)“采用‘中央—边缘’的独特视角,通过比较北京和香港两地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差异,探讨影响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感的特殊因素。与媒体所渲染小部分香港青年‘反内地客’的情况不同,香港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普遍较高。尽管他们在国家共同体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两方面要稍低于北京青年大学生,但两方面的差异水平并不均衡,在国家共同体认同方面的差异明显小于民族文化认同方面。这种不均衡现象与‘他者’对香港学生的国家共同体认同提升效应更强有关,这一点通过建立‘他者’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以证实。”[21]
三是关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策略研究。如哈尔滨工程大学王继辉(2009)深刻指出:“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首先必须进行思想上的转变,树立国家认同感培养长抓不懈的正确理念;其次,要革新教育内容,坚持‘知、情、信、意、行’的统一,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思考问题的能力;再者,创新教育方法与载体,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非传统的教育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充分发挥资源体系的教育功能。”[22]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白鸿萍(2015)指出:“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正在迈向更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全球化发展趋势将导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大大降低。全球化趋势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积极拓展教育内容。”[23]
四是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和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培育的重要性及路径的深度探讨。如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邢涛(2016)指出,“要增强湖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应从改进教育方法——推进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结合、推进本民族地域认同与国家整体地域认同的有机结合、推进本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机结合、推进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机结合;完善教育内容——在语言与行动互动之中做到言行一致、在传统与现代相交织之中实现功能互补、在管理与情感相渗透之中体现情理交融;优化教育环境——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优化校园制度文化环境的建设、优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等三个重要方面入手。”[24]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郭倩(2016)指出:“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的路径主要有: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群设置,增强学生的国情认知;第二,提高艺术院校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三,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第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25]
第一,对于国家认同及国家认同感理论内涵的科学阐释有待进一步深化。虽然目前已有学者做出了初步分析与概括总结,但尚未形成较具共识性和说服力的概念界定。我们认为,应在明晰国家认同概念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深度理论阐释,进一步概括归纳国家认同感的实质、内容和特征,探讨把握国家认同及国家认同感的时代蕴涵。
第二,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展。目前在研究对象和范围选择上,主要针对特定地域和特定高校的部分大学生分散进行,对象范围较为狭窄和拘囿,鲜有成果能够关注和体现出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整体状况。在研究内容上,也缺乏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
第三,对于中外高校开展国家认同感教育异同的比较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国家认同感教育是中外高校共同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外高校在教育理念、管理体制、理论方法、实践对策等诸多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拓展研究的国际化视野,梳理总结和深度分析国外高校在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过程中的理念、内容、方法、载体,对于我国高效开展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问题学术研究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四,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构建。目前的理论研究已初步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教育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但对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测度方法与路径、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的创新研究以及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方面略显薄弱和不足[26]。
总之,关于国家认同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问题研究仍有很大的理论拓展空间,后续研究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文献整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对策研究——模型建构——复制推广”的基本思路。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深度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及教育对策问题的深度理论研究,“需要综合采用哲学论证法、比较分析的方法、跨学科分析的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问题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等有效分析工具,以不断增强和提升这一课题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7]。全球化视阈、新媒体语境下大力培育和强化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