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桐
【摘要】幼儿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关键因素,心理健康会影响幼儿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身心发展的状态,现阶段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众多幼儿教师以及家长迫切想要解决的教育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通过努力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学前教育 心理健康 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0076-02
一、营造和谐良好的人文环境
对于刚接触生活和学习的幼儿来说,一切都是未知神奇的,这个时候的幼儿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幼儿平时的言语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语行为,防止给幼儿带来不好的影响。同时,幼儿阶段的孩子心灵十分脆弱,其感知能力也非常敏感,因此,教师在学校要保持积极的教学状态,和幼儿交谈说话时要把握好自己的语气,如果幼儿犯了错,就对他们大呼小叫,进行言语上的呵斥,则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阴影。所以,幼儿园需要建设一个和谐友爱的人文环境,让幼儿的心理健康在良好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教学活动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措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引导幼儿心理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幼儿的心性格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比如在开展《汽车跑呀跑》这一主题活动时,可以采取扮演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分别扮演不同的小汽车、行人、以及交警叔叔,让幼儿们学会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红灯停、绿灯行、要走斑马线等等,不仅利用课堂进行了教学,并且让幼儿学会了正确过马路的方式,这种教学活动将知识和心理教育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再比如开展《水的世界》这一主题活动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播放视频的方式,在课前提前准备好课堂中所要讨论的内容,可以播放关于水的重要性的视频以及不同地方水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好奇心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小朋友们有谁知道水有哪些用处?”“没有了水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小朋友们要如何爱护水资源?”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幼儿们就会有强烈表达欲,这种上课方式不仅使得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而且还向幼儿传达了水资源十分重要的观念,让幼儿的心理有了要爱护水资源的认知。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學当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要在自身的教学基础上加以改进,让幼儿心理伴随积极乐观的心态成长。
三、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
家庭是幼儿心理成长的第一站,一则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幼儿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温暖,自然就会在情绪上变得开朗稳定,不会产生太大的情绪波动。二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如果家长用全面理智的态度来教养孩子,幼儿就对于事情的是非对错有正确的认识,比如孩子手里已经拿了一个冰淇淋,能够判断是非曲直的孩子不会大吵大闹再要一个,反之,家长的溺爱和要什么给什么的态度则会使幼儿心理成长变得扭曲。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也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难而复杂的任务。”因此,学校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家长会”、“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研讨会”、“校园资讯”平台以及活动,为学校和家长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下,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会更加完善。
四、尊重幼儿个性差异
尊重幼儿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自身的喜好兴趣,不能拿一个孩子去和另外一个孩子进行比较。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通过语言了解幼儿内心的想法,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帮助幼儿解决内心的问题和矛盾。在学校的当中,部分幼儿的性格属于开朗活泼类型,也有的幼儿属于内向型;有的幼儿独立性很强,也有的幼儿依赖性很强,针对这些个性发展不同的孩子,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开导和教育,对有心理健康障碍的孩子,要进行具体分析总结,找出相应的方法和针对性策略来排除孩子内心的心理障碍,让幼儿能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茁壮成长。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幼儿时期紧紧抓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对待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需要学校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教师对幼儿的引导,更需要家庭为幼儿创造和谐温馨的环境,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马新琳.呵护心灵 健康成长——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J].甘肃教育,201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