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闪娜
古语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身为语文教师,常深思怎样才能找到“一石”之法激起语文课堂的“千层浪”呢?最近,苦心寻找,偶得妙招,寻得“一石”——精心设“疑”,带领学生向语文学习的更深处漫溯。
为此,我有意识地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起点”问题,从文本、学情出发,恰当设疑,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后,学习效果大大改善!
一、巧妙“设疑”,开启学习之旅
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设疑发问就是一个不错的导入方式,教学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方法一般从文章的题目上做文章,引起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纪念白求恩》时,由于是初中生首次接触议论文,文本内容思辨性较强,如何让学生生发“学习”之念,看到题目,由此设疑:请谈谈你对“纪念”这一词的认识?问题投放,学生思索,种种认识交流后,投影《新华字典》的词义:形容对人或物的一种留恋怀念的情绪。如此之情感,必然源于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师再引:同学们,请带着“白求恩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去怀念”这一问题,细细寻找收获吧!好的设疑导入,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他们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主动探求学习,实乃一妙招!
二、智慧“设疑”,勇攀学习高峰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讲究设疑策略,才能启迪学生思维,设疑的关键点又在哪里呢?我认为不妨借鉴如下三点:
1.于重难点处设疑,助力學习
“重难点”无疑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所在,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课堂上,教师要独具慧眼,捕捉教育情境,把握有效时机,在重难点处巧设“疑点”,用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例如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阿长”的人物形象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更好地走进文本,让课堂的主问题既切中要害,又有亲近感,冥思之下,我这样问学生:假如你们家要找一位保姆,会找“阿长”吗?请用一段话陈述你的选择与理由。最好结合文本中的具体事件或描写的句子阐明理由。这一问,犹如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课堂,泛起了阵阵涟漪。
2.于无疑处设疑,延伸学习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文本中哪些“无疑处”值得关注呢?
一看标点符号。小小的标点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和词语的性质与作用,还往往隐藏着区别文意的作用。比如在《故乡》中,有三处特殊的标点符号“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一个感叹号,一个问号,一个省略号,言尽意无穷,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不同情感。此处设疑而问,引发学生前后比较思考,更深刻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二看文本语言。教材中,有些语言看似平淡,似乎无可疑之处,但我们细细揣摩,也会发现蕴涵着丰富的意味,体会到作者的匠心妙笔之处。例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中有“光滑的石井栏”,我抓住“石井栏”,有心设疑,问:为什么是光滑呢?一问,学生们领悟到:原来是因为孩子们常到园里玩,不断地在石井栏上爬上爬下,转来转去,磨成了“光滑的石井栏”,也磨出了童年的快乐。文本语言的精妙豁然顿悟。
3.于巧点处设疑,深入学习
课堂“平中生趣”,方会吸引学生“爱上学习”。如何“有趣”方法万万千千,在巧点处设疑,不失为一个“激起千层浪”的良策。
讲授《邓稼先》时,初读、研读完,学生们已经深深被邓稼先的事迹和人格魅力所折服,似乎到此可以结束人物传记的学习,可是,教育的经验与语言的敏感告诉我:这样的学习太“浅”,文本的巧妙之点没挖掘出,深思之后,我再次设疑:请同学们看看,读读,琢磨文章中的六个小标题,你发现了什么?哪一个你最喜欢?试说明理由,大家纷纷发言,畅谈着自己的发现。
一个小标题,一句话,一个短语,一个词语,看似简单,却浓缩了太多的意味,写得好,说得也不错!如此设疑解读,课文的深度学习水到渠成,悄然实现。
三、“设疑”重温,拓宽学习领域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引领学生走向更宽广的学习领域,学习结束时的“无疑而问”至关重要。讲授《孙权劝学》时,学习渐入“尾声”,对此,我有意询问:“面对孙权的劝导之术,我们佩服,可是不爱学习的原因有很多,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热烈讨论,交流完成“学以致用,修德立身”的育人目标后,我又追问:人到垂暮之年,应该就没有必要学习了吧?可是在《师旷论学》中,师旷说:“何不炳烛乎?”什么意思呢?设疑引领学生走进课外文本,了解师旷论学的故事,如此拓展、回归,课内与课外衔接,无形中推动了课堂的实效学习。
“疑”字值千金,“有疑巧问”“无疑之处设疑”实为教育者用心之举,巧心之为。要想寻得知识之花,需在“疑处”做文章,运用智慧,以“疑”作橹,方可与学生一起向语文学习更深处去漫溯,漫溯……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中学(264205)